获得徽章 0
赞了这篇沸点
必须分享一波笑话,笑死我了,前几天听到同事讨论一个客户投诉,投诉内容如下:这个用户叫xx,他在使用我们开发的系统中需要有那种提交审批的功能,然后会选择下一步处理人,结果我们当时做的事小米明文展示,正好他的下一步处理人姓操,叫操xx,后面的字和他姓名一模一样,然后直接投诉说加密展示。[憨笑][憨笑][憨笑][憨笑],真的奇葩啊
24
赞了这篇沸点
算法作为一种技术工具,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意图和目的。当算法被滥用以追求流量和利益最大化时,算法能引导并放大社会情绪,加剧信息的茧房效应,使得网络空间成为负面情绪和极端言论的温床。


表面上看,我们是被算法机制投喂内容,被技术所影响,但仔细想想,真正产生影响的是算法背后的价值观。



按理说,倘若信息茧房现象真实存在,那么茧房效应无疑是与平台的商业化目标背道而驰的。长期向用户推送同质化的内容,不仅会削弱用户的活跃度,还会逐渐消磨他们的新鲜感。唯有保持内容的多元化与丰富性,方能有效激发用户的活跃度和参与度。或许可以说,造成极端对立的并不是信息的茧房,而是观念的茧房。



这就说明,应用算法的人必须有价值观,有道德底线。平台作为算法的应用者和管理者,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确保算法技术的合理与合规使用。



算法的不当使用,其负面影响远不止于滋生网络暴力,它还深刻地体现在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算法合谋导致的市场垄断以及个人信息数据被非法侵犯等多个层面。



算法可“善”也可“恶”。通过算法分析医疗影像数据,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这种应用也同样是算法在发挥作用。
展开
评论
赞了这篇沸点
看了感同身受的一句话,“你进去阿里云控制台,有一千个按钮等着你,进去都不知道点什么。“,[哭笑][哭笑][哭笑][哭笑]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