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 Coding
NEW
沸点
课程
直播
活动
AI刷题
APP
插件
搜索历史
清空
创作者中心
写文章
发沸点
写笔记
写代码
草稿箱
创作灵感
查看更多
会员
登录
注册
MobotStone
掘友等级
资深AI应用架构师
|
保密
国内首批AI资深专家,10余年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兼具7年一线研发和6年AI产品管理经验。拥有三家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履历,擅长技术管理与大型项目落地,曾主导多个千万级AI产品商业化实践。
获得徽章 9
动态
文章
专栏
沸点
收藏集
关注
作品
赞
305
文章 261
沸点 44
赞
305
返回
|
搜索文章
赞
文章( 261 )
沸点( 44 )
手把手教你玩转AI绘图
各位小伙伴们,你们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尴尬: 兴致勃勃地在Midjourney里敲了几个关键词——“宇航员、骑马、写实”,结果AI给你生成了一个四不像,眼看就要崩溃? 今天我要给你介绍 AI 绘图界的新
AI训练的悖论:为什么越追求准确率越会产生幻觉?
在早期时,我曾让大模型撰写一位冷门历史人物的传记。它胸有成竹,娓娓道来:年代、成就,甚至几句“名言”,一应俱全。读起来简直像历史上真的存在一样。 唯一的问题是:大部分内容都不是真的。严格来说,模型并非
LLM 采样入门到进阶:理解与实践 Top-K、Top-P、温度控制
在语言模型(LLM)的生成过程中,“采样”指的是模型在预测下一个词语时,如何从多个可能候选中进行选择的机制。与其说采样仅仅是挑出概率最高的那个词,不如理解为它通过不同的策略(如 Top-K、Top-P
MCP vs Function Calling vs A2A:大模型技术协议横评,谁更胜一筹?
大模型时代主要采用三种核心协议方案:MCP(模型协作协议)、Function Calling(函数调用)和A2A(代理间通信协议)。这些协议在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上各有侧重: MCP专注于多模型间的协同
2025年你真的懂AI智能体吗
刚刚结束全国教育系统紧张的高利害阶段的攻坚工作,我特别欣喜地正式将多个AI智能体部署至生产环境,并且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这段时间我们成功研发了几个实用的AI智能体应用: Text2SQL——实现了从
2025年你必须知道如何利用工具提升大模型效果
欢迎回到AI智能体系列文章。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智能体系统的三大核心要素:大语言模型(LLM)、工具调用能力和推理决策机制。今天我们将深入解析这一架构中最基础的实现形态——LLM+工具的简易组合
都2025年了你还不知道怎么用AI 智能体工作流架构吗?
这是关于AI智能体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展示了大模型(LLMs)如何使用工具与现实世界系统互动,无需具体指令就能解决问题。虽然这种灵活性很强大,但它可能以控制力和可靠性为代价。在这里,我
从试错到优化:大模型的循环改进策略
这是关于AI智能体系列文章的第四篇。虽然我们通常通过提示词工程来提升大语言模型的任务表现,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个核心缺陷:它依赖模型一次性准确执行任务的能力。本文将讨论另一种通过反馈循环来改进大语言模型系
2025年不得不知道AI 智能体系列五:打通大模型与工具的最后一公里
距离上次更新"AI智能体系列"已经过去一周了,我决定给这个系列做个完美收尾。当然要重点说说MCP。 在搭建AI智能系统时,最关键的就三大块:大脑(大模型)、工具(各种功能模块)和知识库(数据资料)。但
AI试点的艺术:如何用"小成功"撬动企业智能化转型
过去半年,我一直想写篇"泼冷水"的AI应用现状观察,但总感觉缺少几份真实的一线实践反馈。 转机出现在上周,我先后与几位科技公司的CTO深聊,当谈到各自企业的AI应用进展时,有些直言不讳的反馈实在过于真
下一页
个人成就
优秀创作者
文章被点赞
1,484
文章被阅读
429,111
掘力值
12,595
关注了
19
关注者
631
收藏集
1
关注标签
19
加入于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