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赞了这篇沸点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叶一一学习如何讲宋词的故事🎤
📗书籍名称:《半小时漫画宋词(全两册)》🎨
🕰阅读进度:73% 🌟
👩‍🏫叶一一课堂开讲🎬
老杜之称的周邦彦
周邦彦23岁去了首都汴京深造。成功进入了太学,当上了官方大学生。后凭着《汴都赋》从一个普通的太学生,变成了太学的教导主任。前半生周邦彦为官比较佛系,但是晚年还是卷入了朝廷的斗争,被踢出了京城。最终病逝在了南京。
周邦彦爱搞音乐,很有可能是词人里面音乐玩得最好的。他有一首词,叫《兰陵王·柳阴直》,这首词一共有三段。据说这首词最后一段的音调特别高,只有乐坊的老笛师才能吹奏出那个音。
他的词用词精工,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典故,同时善于铺叙,词的结构精巧严谨,整体浑厚和雅,又因他善于音律,所以他的词都具有音韵之美。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王国维才评价周邦彦为词中老杜。
绝代才女李清照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喜欢喝酒作诗,到处撒欢。她这一时期的词主要是写她少女时代的生活状态。除了描写游乐的场景,李清照偶尔也会抒发少女的烦恼。比如17岁的时候写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通过对春天的怜惜来表达对少女时光匆匆流逝的感叹。
婚后的李清照是幸福的,而且开启了花式虐狗的模式。比如赵明诚在外出差,李清照就写了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表达思念。
晚年的李清照几经波澜,先是努力寻得的金石文物遗失被盗,后所嫁非人,离婚后又遭人非议。不过她没有就此消沉,她开始着手整理赵明诚的《金石录》,创作了大量的精品诗词。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这和她写的《词论》中“词别是一家”的主张是一致的,被后世称为易安体。
下节预告
下节讲朱熹和陆游💐
展开
叶一一于2022-09-15 15:32发布的图片
叶一一于2022-09-15 15:32发布的图片
12
赞了这篇沸点
#会员学习bbs# 如果说学到了多少我还真不知道,因为在学习一些东西之前大多数都会点,看得多了收获就会越多,之前学习的话直接在极客时间买课(确实贵),属于速成吧,但是我在掘金买会员买小册大多属于查漏补缺吧,给我的是经验吧,但是掘金给我的乐趣就是抽奖兑换实物,虽然几率很小,万一呢 ,谁叫咱是一个俗人呢。
3
赞了这篇沸点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中国通史》
阅读进度:35%

这是一部用白话文撰写的中国通史。作者使用了新思想、新方法去解释历史。我们去阅读本书可以更加容易的去了解历史的发展。作者会站在历史的角度 使用白话文去描述中国的历史发展!推荐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阅读一下!
展开
Jed_于2022-09-15 16:27发布的图片
8
赞了这篇沸点
书籍名称:《南渡北归》
阅读进度:5%

在西南联大求学,除了可以汲收大师们的学识,瞻其风度外,吃八宝饭与跑警报绝对是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的校园活动。
抗战期间,民生凋敝,物资匮乏,即使是联大的教授一个月的工资都只能勉强养活一家人的嘴,那些没有收入的学生可想而知其处境。尤其对于老家是敌占区的同学,家里人很难通过封锁线给他们寄来生活费用,很多家庭自己都难以生存,更别提寄钱给远在昆明的子女。
对于联大的这些同学,国民政府发放了一笔贷款用以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当然所有人都知道这笔钱不会还回来。即使如此,学生们能吃到的终究有限。他们的伙食被戏称为八宝饭,八宝者何?曰:谷、糠、秕、稗、石、砂、鼠屎及霉味也。
跑警报这项活动之前的沸点提过好几次,虽然日军轰炸昆明的强度远不如轰炸重庆,但是也给师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与危险。围绕跑警报也发展出种种好玩的事。沈有鼎能占易,一天晚上大家请他试占,得节之九二,翻书一查,竟是“不出门庭凶”五字,于是,众人决定第二天早餐后即出门,择野外林石胜处,或坐或卧,拿出所携之书阅读。当然事后证明并没有轰炸的危险,可见怪力乱神,占卜算卦都是封建迷信,绝不可信。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展开
格兰芬多粪弹小王子于2022-09-15 16:42发布的图片
7
铭记于心:自己能预估事的后果,绝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能避免损失的就提前预防,选择其它方案呀。
明知道晚下班坐车的时间可能会赶不到站点,还是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应该不会那么恰好还是选择了公交车。
好了吧,还有5分钟站点车就启动了,然而你还有1站公交的距离,回家的时间成本加1个半小时,经济成本加30元,苍天饶过谁,涨点记性吧。[流泪]
展开
14
赞了这篇沸点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课本上学不到的漫画中国史》
阅读进度:15/19。
古人住客栈的时候往往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看过那么多小说,那些年追过的古代片,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就是一些人去住客栈的时候,往往很危险,比如碰到半夜趁你睡着之后,通过迷烟把人弄晕之后,然后进来劫财,运气不好的时候,有可能你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的,或是被绑了,类似这些古代的客栈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害怕。
今天来聊一聊是不是跟传说的那样呢,古代真的有那么多黑店吗?
在汉代的时候真的出现了,汉武帝出去游玩住的旅馆,差点出事,好在老板娘把老板灌醉绑起来,这才救了汉武帝一命。
不过后面随着经济发展,旅店也发展了起来。
做着谋财害命勾当的真黑店其实并不多,《水浒传》里描述的:遍地都是做“人肉叉烧包”的黑店,恐怕更像是一种都市传说。
总结一下,古代人如果在住店建议在城里住,如果在偏僻的地方也要住正规店。至少安全意识还是要有的吧!
展开
手可摘棉花于2022-09-16 10:31发布的图片
手可摘棉花于2022-09-16 10:31发布的图片
22
赞了这篇沸点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清朝开国史》
阅读进度:10%

这本书是历史学家阎崇年先生的力作!总共分为上下2卷,上卷讲太祖朝,下卷讲太宗朝。这里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经,贯穿讲述自努尔哈赤起兵反明,至清迁都北京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大势。这本书的规模很宏大!读起来也相当有趣!推荐大家去阅读一下~[西瓜][西瓜][西瓜]
展开
Jed_于2022-09-16 15:10发布的图片
5
赞了这篇沸点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叶一一学习如何讲宋词的故事🎤

📗书籍名称:《半小时漫画宋词(全两册)》🎨

🕰阅读进度:85% 🌟

👩‍🏫叶一一课堂开讲🎬

今天讲陆游和他的好友,他们有个称号叫做“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

陆游此生除了写诗,偶尔写词,主要是在北伐抗金的路上。

在镇江,极力劝说名将张浚北伐,结果被赶回老家。

在南郑(今汉中),和王炎将军一起来抗金,还经历过大散关的战斗。可惜,八个月后,王炎被调回京城,幕府原地解散。

陆游80岁的时候,听说当时的宰相准备北伐。十分兴奋,还应邀给韩侂胄写了篇文章,可惜北伐失败了。

陆游85岁这年,因忧愤成疾,卧床不起。这一年的冬天,陆游与世长辞,临终前,留下了有名的诗《示儿》。

这就是陆游充满爱国情怀的一生。👍

杨万里

提到杨万里,我首先想到的是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给自己起过一个号,叫作诚斋先生,所以他的诗,就被人们称为诚斋体。

杨万里一辈子写了不少诗,题材非常广泛,生活的、爱国的、反映现实的,其中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诗写得最好,流传得也最广。

范成大
范成大人生的高光时刻是他一次出使金国之行,当时他不顾性命,为南宋朝廷保全了面子,将被掳走的宋钦宗的陵寝迁回来。

出使回来的范成大,有一次到四川去练兵,在那碰上了陆游,两人常在一起喝酒写诗。

范成大晚年的时候,经常在石湖享受生活,也写了不少诗。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四时田园杂兴》组诗。🗞

尤袤
他曾经当过泰兴县令,泰兴县的外墙多次被敌人毁坏,尤袤就命人把它修了一遍。没过多久金国人就打过来了,连扬州都沦陷了,但这个泰兴县因为有了这一道外墙,得以保全。
只可惜他的诗基本都失传了,只能从他仅剩的几十首诗当中,看到一些他对时局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关心。

下节预告
《半小时漫画宋词(全两册)》接近尾声了,压轴的大佬要来了。💐

展开
叶一一于2022-09-16 15:18发布的图片
叶一一于2022-09-16 15:18发布的图片
16
赞了这篇沸点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硅谷之🔥》阅读进度--100%
原来在【1968年】的时候就已经有鼠标、键盘、实况视、音频会议技术,这我真的是第一次知道,也是大受震撼。看到这里的时候,脑海中想到的是去看看计算机的博物馆,看看曾经到底是什么样的,亦或者去看看计算机方面的纪录片,应该也别有一番风味🧐。
现行的苹果学生优惠,没想到是乔布斯在NeXT公司时,就已经有这样的实践了,不知道把这认为是苹果学生优惠活动开始的萌芽会不会有问题勒,不过这些大佬的眼光,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是真值得让人去学习👨‍🏫。
接近书的末尾,谈到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的卸任,也表明着一个时代的落幕,另一个时代的开启啊,薪火🔥相传,一群人又一群人👨👨👧👦为了生存亦或是自己的热爱亦是梦想,和电脑结缘,和代码结缘,走上了探索未知亦或是追求梦想的道路。前路仍迷雾🌫漫漫,哪里是终点,哪里是远方,可能即使等到我们落幕,也仍看不到终点,【放开你的想象吧,不要让自己受限】。
“手机人人都会用,但是却没有造手机的能力,我们是这个科技时代的使用者,是这个科技时代的冲浪者。那些技术革新者推波助澜,改变了时代发展的轨迹,一次次的使不可能成为现实,成为功不可没的那一潮海浪!”🌊
其实我也有过这样的沉思,但可能没法表述的这么好,遗憾的是我们不是这个科技时代的技术革命者,但幸运的其实也是如此,我们的能力让我们成为了这个科技时代的深度体验者,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把握住。✊
这本书阅读完成了,下一本书籍还在找寻~😎
整本书读下来,其实是很简短的内容,只是我读的比较慢罢了,这本书只能说是一本较为粗略的历史书籍,如果想要了解一些详细的内容可能还是要去单独的去看看其他专门的书籍。
展开
宁在春于2022-09-16 15:45发布的图片
宁在春于2022-09-16 15:45发布的图片
宁在春于2022-09-16 15:45发布的图片
宁在春于2022-09-16 15:45发布的图片
9
赞了这篇沸点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阅读进度:42%。
【战国七雄】:
韩赵魏楚燕齐秦,这也是灭亡的顺序。
要问如何速记——“喊赵薇去演齐秦”,是不是瞬间记住~[偷笑]

【变法】:
阿魏第一个搞变法搞创新;
商鞅辅导大秦,大秦的势力大增,商鞅变法;
楚国吴起也主张变法,变法有风险,商鞅和吴起的下场都很惨……[泪奔]

【合纵连横,远交近攻】:
主人公:合纵-燕国苏秦,连横-秦国张仪,远交近攻-从魏国跑到秦国献策的范雎。[击掌]
主要事件:秦国变法强大以后,燕国苏秦提出合纵的方案,六国联合对秦。接着秦国张仪提出连横的方案,游于六国之间挑拨离间,逐个击破。最后苏雎提出远交近攻——与远处的燕齐楚交好,并攻打近处的韩赵魏,这招高哇![强]

最终,天下归一,大秦凭借着强有力的战术,力克群雄,霸占了整个教室。[力量]
展开
尚影嫣于2022-09-16 16:31发布的图片
尚影嫣于2022-09-16 16:31发布的图片
16
赞了这篇沸点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法医陪你一起读道德经💪👀
📚书籍名称:《道德经》
⌛阅读进度:35%💦
🎬原典:“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这句出自道德经第70章,大意为知道我的人不多,但能理解我就更难能可贵了。人生需要朋友,真正的朋友不在于多少,在于知己难求,有一两个足够了,如果有那么几个人,你在他们面前不必戴面具,也不需要防备什么,让自己能够敞开心扉,也算人生一大幸事,大家有知己吗?🙆‍♀️
展开
法医于2022-09-16 16:45发布的图片
14
赞了这篇沸点
书籍名称:《诸葛亮传》
阅读进度:60%

自光武帝刘秀借助豪强势力建立东汉以来,汉朝对于豪强的打压逐渐松懈,而且还给了豪强更大的优待,这对老百姓与国家而言无疑是场灾难。土地兼并加剧,各地起义此起彼伏,很快东汉就来到了末年。
然而豪强势力随着国家的衰落反而更加根强力壮,在整个三国乃至晋朝他们一直都影响着天下。

三国时期诸路枭雄,无论是宦官之后的曹操,天下没有一万也有八千的皇室之后刘备,还是家业不过一百年的孙权都称不上是真正的豪门贵族,然后他们却分别击败了顶尖豪门袁绍,强行占据了成都压住了本地豪强,收服了江东本地的各个豪门建立了东吴。

在乱世中豪强赖以生存的土壤逐渐崩塌,他们的势力仍在,但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却荡然无存,那就是规则,准确的说是国家上下体制的权力规则。有了这条权力规则,一个豪强可以发挥出超过它自身力量的十倍。但在皇权无法掌控天下的时候就是这个规则失效的时候。无论是家兵万千还是家财万贯,在长达数十年的动乱中没有任何一家豪门耗的起。他们会做的就是寻找新的代言人,如同他们之前选择刘秀一样,他们现在会选择袁绍,选择曹操,选择孙权。

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势力最为强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天下大部分的豪强都选择了曹操作为依附,相对应的,曹操也要给予这些豪强回报。曹操作为一代枭雄非常重视民生,而且宦官之后的他心里清楚那些豪强并未真的瞧得起他,他们仍然以自己的出身为荣,因此曹操一直对豪强是打压状态。在曹丕上位后玩不过曹操的豪强终于得到了机会反击,曹丕面对豪强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先是搞出了臭名昭著的九品中正制,以出身来定一个人的职位,之后豪强索取更多,他们选择了同为豪强的司马懿作为新的代言人去推翻势单力孤的曹家。如此,中国历史上最为孱弱,风气作为诡异,思想最为扭曲的晋朝诞生了。此时中国的命运陷入了历史的最低谷,为日后埋下了无数的隐患。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展开
格兰芬多粪弹小王子于2022-09-16 16:59发布的图片
5
赞了这篇沸点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阅读进度:33%。
同学们,新学期开始啦!我们迎来了波澜壮阔的战国时期![击掌]
本学期的前期是自由淘汰期,后期是终极PK场,最终天下归一。[v5]

Case1:“卧薪尝胆”。小吴和越越开始打架,第一回合小吴赢了但一时心软放走了越越。不曾想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后回来报仇,灭了吴国,小吴从此退学。[吃瓜群众]

Case2:“三家分晋”。老晋养了一群小弟,最有本事的是——阿赵、阿魏、阿韩。某日,赵魏韩强强联手,把老晋逐出家门,三家分晋,从此有了赵国、魏国、韩国。[悠闲]

Case3:后院起火且出来个山寨小齐。一个冒牌的小齐把原来的小齐消灭了,自己充当了小齐。春秋时期是姜子牙地盘下的姜齐,战国时期是田齐。[熊吉]

Case4:“围魏救赵”。每当阿魏去攻击阿赵和阿韩的时候,小齐就跑去阿魏家闹,阿魏只能半途折返,回家救急。小齐这招既救了友国,又避免了正面相刚,真是高到没朋友哇~~[强]

Case5:“五国伐齐”。小宋坐在各大国的中间,还成天惹事生非,山寨小齐把小宋打败后,独占了小宋的地盘。小齐这个吃独食的行为惹得阿赵、阿魏、阿韩、大燕和大秦非常不爽,五人强强联手,讨伐了小齐,齐国大败,KO。[大金牙]
展开
尚影嫣于2022-09-15 15:12发布的图片
尚影嫣于2022-09-15 15:12发布的图片
17
赞了这篇沸点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硅谷之🔥》六 阅读进度到60%啦
昨晚的内容感觉让人看的比较舒服,现在感觉过了明天就能看完啦~
“别担心习俗和传统。我们要做些有用的事情,并且要乐在其中。”
我截下来的这段话,对于它我是向往的,但是面对现实的生活,我是懦弱且无能的。
我也想找到这样的一个归宿,但是停下来想想,我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支撑我。唉
“懒散最终可能会搅乱他的判断,但快乐仍然是生存的最佳回报之一。”
我不知道懒散会不会扰乱他的判断,但是一定会扰乱我的行动。
哈哈
展开
宁在春于2022-09-15 17:47发布的图片
宁在春于2022-09-15 17:47发布的图片
14
一、回顾:
1.什么是致良知:找回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
2.致良知的作用:(1)提升选择的准确率;(2)提升判断力;(3)提升智慧;(4)性情上会让人变得积极、心胸博大;(5)气质上会让人感觉到一身正气。
二、致良知的运用: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入门的开始,与佛家开悟之后起修和道家的明道之后修炼类似。
如何达到致良知的境界呢,有以下3点:
1.戒:借用佛家和道家的戒律一词,此处戒的意思就是坚决不能做的事。
(1)不做伤害别人事,遵守道德。
(2)不做伤害自己身心的事,要遵守天理,比如熬夜,酗酒等。
2.慎:做事要认真,比如学习,要完整系统的去了解,这样才能把握真正的规律和真实的现象。
3.恐惧:指的不是需要胆小谨慎的生活,而是有两层意思。
(1)敬畏天道或法律或道德,这样让人不敢去做坏的事情;
(2)大意是居安思危,要意识到人生是流变的,需要我们时刻对未来可能产生的新变化做好准备。
三、思考
(1)上述内容都是他人理解的内容,不知道人家当时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了,且对于目前有异议的内容先记下来,待自己可以读原文后在进行对比理解。
(2)第3点恐惧中居安思危如果超过界限很容易就会让自己陷入深深的焦虑中。
展开
13
赞了这篇沸点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法医陪你一起读道德经💪👀
📚书籍名称:《道德经》
⌛阅读进度:30%💦
🎬原典:“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段话出自道德经中第42章,大意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在背阴朝阳的环境下繁衍生息,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的一团温和之气才是发展的主要根本,好比一瓶冰冻的水喝了可能会拉肚子,开水喝了会烫嘴,两者都倒点交融在一起的温水才比较舒服,待人接物也是少不了这一团和气,和气生财也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情绪是非常丰富的,有喜有怒又能适可而止,《中庸》中称为“和”,论语中也有提到,孔子说君子有九思,其中第八思就是“忿思难”,忿是发脾气的初级状态,怒是发脾气的极端状态,如果有人想发怒的时候,应当提前考虑到后果,三思而行。
展开
法医于2022-09-15 16:21发布的图片
8
今日听书《传习录》~第55节~
心学创始人宋朝陆九渊。
王阳明把陆九渊的心学和儒家、道家的理论与智慧,以及孔孟的儒家的理论,加以高度的融合和提炼,创造了自己的心学。
王阳明心学两个核心标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致良知:致,就是找回和恢复的意思。王阳明说的致良知,理解为找回或者恢复与生俱来的每个人的良知。
致良知的作用:
1.当一个人选择时,他能准确地判断出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在选择上准确率上会很高。
2.人的真假判断会很敏锐,会慧眼识人,慧眼看事儿,不容易被骗,不容易上当。
3.致良知的人很快乐,不管面对什么事儿都和很积极。因为其人能够真正的看透宇宙万物,包括人类的整个发展的规律,心胸更加的博大。
4.致良知之后智慧会大幅度提升,学东西会很快。
5.如果真正能够做到致良知以后,或者接近致良知这种境界的时候,那么一个人的品德也会很高尚,他会给人感觉这个人很阳光,一身正气,低俗的邪恶的事情就不会碰。
(PS:好强大,虽然存疑,但我想继续了解下去)
展开
6
赞了这篇沸点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硅谷之火》阅读进度超20%
以往都是我看小说,催作者快更,没想到我有一天被朋们催快看!哈哈,家人们,笑不活啦,经过朋友的催促,我昨晚成功进步10%,来到了20%大关。
计算机的发展是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总结和融合,但是计算机的发展并没有完全像一二次工业革命那般的封闭,而是人们在一次次尝试中,分享自己的失败,最后才促成了计算的快速发展,薪火相传,一个人接着一个人在这路上走着,正如文中所说,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并不遵循传统的经济规律。
明天接着看~,大家中秋节快乐🎑 嘿嘿
掘友说的也没错,在那个计算机开始的年代,国内忙于生存,没能在那个时代中发挥出自己的光热,但以后会有的,也不会让人等待很久的。
展开
宁在春于2022-09-10 17:36发布的图片
宁在春于2022-09-10 17:36发布的图片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