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 昨天接到发小打来的电话,果然又被我猜中了,他又emo了,接了电话,随便聊了两句,听他絮絮叨叨说完,我就问了一句:之前给你寄的书,你翻开了吗?他支支吾吾找了一堆各种繁忙的借口和理由,说还看完,我大概都能猜到,就知道他没看,大学毕业后,他找了一份工作,干了几个月,目前一直窝在家里,过着老年人的生活,之前他让我推荐几本书,我就把我看过的寄了几本,有《终身成长》《习惯的力量》《亲密关系》
大家都知道读书好,但是很大一部分人都卡在翻开的动作上,有的喜欢买书,等书到了也不看,束之高阁,与书无缘。
其实,人生大多时候就像小鸡破壳,茧蛹蝶变,是没有办法一步到位的,所以坚持显得各位重要了,知行合一,贵在坚持,如果你能把每天打游戏刷抖音几小时的坚持用在阅读和行动的坚持上,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正在一点一滴的改变。我们很多人抱怨着天不公,生命苦,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其实改变的方法就在你手边,而你却视而不见。
如果你正在坚持阅读,那么很好,请继续坚持,如果你还没有开始,但是有阅读的计划,那么请从翻开第一本喜欢的书开始,最后: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塑造一个不同的自己,当然也可以加入读书圈的群,现在有60多位小伙伴,我的主页有我wx,你懂得🙆♀️展开127 - #我的宝藏作者#
👀约翰 · 麦奎德作者介绍:
约翰麦奎德是一名记者,也是一名科普作家,曾经在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体系“史密森学会”的众多刊物上发表过文章,萨瓦兰所言:人如其食。味道之中,藏着关于所有人一路走来的秘密,这里的人,既可以指抽象的共同体,也可以指具象的个体,概无例外! 强烈推荐这一本《品尝的科学》,严谨与趣味兼具,细致与悠远齐飞。整本书的编排也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每一篇开头都有一副形象概括本篇要点的示意图,文末又有详尽的文献索引出处。 蒋勋曾在《美的沉思》一书里提到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人的五感中,只有视觉、听觉、触觉发展出了艺术,而嗅觉、味觉则没有。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解答,不同地方的人类,对视觉、听觉、触觉都有着基本一致的认知,于是绘画、音乐、雕塑可以更好地表达和实现共情。 而不同的人,对嗅觉和味觉的感知能力都不同,书里举了苦味的例子,同样的一种苦味剂,有人很敏感,有人则完全无感。人的嗅觉和味觉更多的是,与个体的成长环境、记忆联系在一起。于是《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节目才可以激荡起人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情愫,这种感觉不需要你拥有多少的认知能力。 这里所言,美学与美,并非同一概念。也许味道很难真正的艺术化,构建起某种举世公认的价值,但足以构建起每个人日常生活美的大厦。正如书里所言:只有极少数事物让我们每天的生活不止是生存。作品推荐:《品尝的科学》
展开15 - #这神转折真掘了# 那时的我经历了考编失败,工作也没着落,整天待在房间里,除了吃饭基本不出房门,父母看在眼里,很是担心我,于是老爸老妈走进我的房间,
在我跌⼊人生最低⾕的时候,我妈对我说:“孩⼦,就算所有⼈都放弃你,你⾃⼰也绝对不能放弃⾃⼰,知道了吗?”
我感动地回答:“知道了。”然后,我妈转头对我爸说:“他知道了,咱⾛吧!展开62 - #我的宝藏作者# 推荐塔拉·韦斯特弗,美国历史学家、作家,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
她出生在一个难以想象的扭曲且恐怖的原生家庭,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父亲从不允许家人去学校和医院。17岁前,她没上过一天学,在哥哥泰勒的影响下,她通过自学考上大学并读了博士。
2014年取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2018年出版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2019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为什么称她为我的宝藏作者呢,是因为她给我的影响真的挺大的。塔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传达了教育的重要性,这种非虚构的故事字里行间都是细节,代入感真的很强,某些片段确是让我一度emo了好几天。当我看见作者接受教育前后,视野和认知的巨大变化,好似一道道光芒照入心缝,驱散了心间的乌云。作者告诉我们,教育是打开人们人生中道道大门的金钥匙,可以帮助我们重塑自我,去创造无限可能。如果以教育为翼,我们终能像鸟儿一样飞往自己向往的那座山。展开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