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 #打工人的生活攻略#
1. 点外卖比较多的话,返利app真的太香了。每个月节省大部分吃饭开销诶,谁用谁知道,已经安利身边姐妹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血亏了大几千块
。当然自己在家做饭也比较经济实惠,自己做的也放心。
2. 目前暂时没有买房买车的打算,不想一辈子成为房奴车奴。主要我很晕车,这个城市地铁也方便~
3. 少加班少加班!命是自己的!到点就走不是很正常嘛?不要为了工作而忘记生活了!多出去看看世界,多约姐妹出去玩耍它不香吗?
4. 有购物冲动的时候,先收藏加购,过两天再看看,如果没那么喜欢就不买了。我现在就是这样,之前容易冲动消费,买衣服回来当时喜欢后面就没穿几次,太难受了了,这个法子还是不错滴~几乎不买奢侈品,觉得不值得,只偶尔买点大几百的,很多东西大多数都是品牌效应,人生在世,自己舒服就行,没必要整一些满足自己虚荣的东西来提高自信!我也不愿成为一颗韭菜。
5. 赚到一定资金可以存定期或者放银行的理财产品里,注意是低风险的!我现在把存的钱都放招行的朝朝宝里,每天都有几块的小盈利,虽然不多,但是积少成多也很可观,资金比较灵活。我不会玩基金,之前买的都是亏的。
6. 家离公司不远的,可以整个小电驴,关键是便宜还不费油。
7. 养成记账的好习惯,但是我经常会忘记记,每个月都不小心花超了预算,每次买东西,觉得几十块钱好便宜啊,不知不觉就买一大堆,其实小东西多了累计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诶。避免超前消费,比如工资还没发下来已经想好怎么花完了,尽量不做月光族啦~
展开2624 - #14天共读历史书籍#
今天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奶茶的来历。
顾名思义就是牛奶+茶
奶茶的传说要从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说起……
当时有人说,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时,对当地的饮食很不习惯……
后来为了图方便,直接把奶和茶倒在一起,就是“奶茶”最初的形态。
这样一来,这款兼具奶香和茶香的饮品就诞生了!
其实,在唐朝以前,“茶”这个字少有记载,“霸屏”史料的主要是“茗”和“荼”。
开元之后,饮茶之风逐渐普及,有位叫陆羽的唐人对茶十分痴迷。陆羽对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对茶的品种、产地、土壤及气候做了细致的记录。还对茶的种植、制作,以及品评做了详细的规范和指导。流传至今的“茶煮三沸”也是陆羽提出的。
陆羽还对烹茶使用的用具做了细致的归类和区分。后来,他把这些分析数据集结成册,就成了中国茶文化巨著《茶经》。《茶经》有云:“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这样做的茶饼便于储存,喝茶时,从茶饼上掰下一小块,再次烘干。将烘干后的小块茶饼放进茶碾中碾成粉末,把碾好的茶叶粉末再用茶罗子过筛,能得到更细腻的茶末,茶末可以放在茶屉中保存,随喝随取,茶屉还有茶罗子和茶盒一体式的款式。
碾好茶叶后就可以开始煮茶了。先用茶则量取茶末,再用茶匙进行搅拌。差点忘了,唐朝人喝茶时还要加一勺盐,使茶的味道变得更丰富!虽然和大唐的茶口味很不一样,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来茶店的人,不只是为了喝茶,一杯茶带来的不单是口味的体验,更是人和人的感情互动。
以茶会友,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重要的交流方式。
展开818 - 杰出软件工程师,我暂时还没遇到过,但是高级软件工程师平时倒是接触了不少,大概有如下特点:
✔ 面对疑难杂症不放弃,敢于挑战
像最近我们就遇到了一个难题,用户服务的某台机器,只要发送到这台机器的请求,有概率性会被锁住。业务小组的开发同学分析了半天也没找到原因,我就让技术小组的骨干去分析一下,结果他在座位上一座就是好几个小时,纹丝不动,下午六点钟,是那个姿势,晚上八点还是那个姿势,到了晚上11点,他还是那个姿势,始终是同一个pose,我怀疑晚餐和厕所,他都省了, 。
他正在专注的解决问题,同时他对这个问题也感兴趣。直到隔天早上10点钟,他跑过说,问题找到了,然后就扔一份巨长的分析文档给我,看了文档里的内容,我惊呆了,因为文档里已经包含了JAVA JVM和操作系统底层细节的东西了。
具体的故障原因,这里不细说。我想说的是,真正的技术人,就是喜欢和敢于挑战难题,并对此乐此不疲,可以不眠不休,他就是对这块感兴趣。
✔ 可以因为一个if else,可以跟你吵半天
技术部门平时是有做代码review的,尤其是关键系统的核心代码,那是一行一行代码审核的,因为核心代码只要有一行出问题,就是大故障。可能是用户无法使用系统,用户无法下单支付等。
日常开发中,一个if else,表面看起来挺简单的,但是如果这个if else是关键业务模块里的代码,那还是需要十分小心的。
有技术范的同学,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在写代码的时候,都会特别的设计和思考一些细节性的东西。那么当做code review的时候,如果有人发起疑问,这里为啥要这么写的时候。哇,他的话匣子立刻便开启了,开始跟大家讨论细节,有时候语气会重一些,但是我觉得这个没有关系,做技术的嘛,只要他用自己专业视角说出这么做的原因就行,吵就吵。
他说他的,你说你的,只要都是从自己专业的视角发起就行,至于最终的结果,我们就综合判断一下,当前采用哪种最合适就行。
这里想说的是,有技术范的人,他注重代码细节,他知道好代码是怎么样的。
✔ 代码容错能力好
在他的代码里,真正的业务逻辑代码不多,但是异常处理的代码却非常的多。你过去问他为啥一定要有这么多的异常流处理,他会回复:【长期稳定性。】
自己写的代码,当前稳定不算啥,能长期稳定跑下去,才是好的代码。代码想长期稳定跑下去,势必需要考虑各种异常场景。展开评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