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挑战每日一条沸点# AI正在抹去职场新手村,一场教育革命已在酝酿

AI 带来的冲击,可能比你想象得更直接。过去,一个法学院的毕业生,需要花好几年时间,从助理的岗位上做起,处理堆积如山的文件,慢慢积累经验。但现在,一个 AI 模型,可能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初级律师一周的工作量,而且质量可能还更高。这直接导致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很多行业的新手村正在消失。

这就引出了一个极具颠覆性的思考:如果入门级的工作都没了,那我们花三年时间、几十万学费去读一个学位,意义何在?如果一个 AI 能把教育成本和时间压缩到十分之一的话,这已经不是在改良教育了,这是在革教育的命。

未来,可能不再是谁拥有学位,而是谁能比 AI 学得更快、适应得更快。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9-16 10:02发布的图片
评论
#挑战每日一条沸点# AI内容泛滥!你的价值正在被稀释,唯一的出路竟是?

你有没有感觉到,现在网上的内容越来越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背后,AI正像一场大雾一样悄悄笼罩过来。即使是一个身在印度的孩子,用ChatGPT就能瞬间生成一张我们过去需要设计师鼓捣半天的哲理图文。这听起来很酷,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意味着如果你只会做那些AI也能做的事,那么你的价值正在被无限稀释。当内容生产的门槛低到尘埃里,流量的战场就变成了一片红海,想靠简单的技巧出头,几乎不可能了。

那么,出路在哪?有一个AI无法染指的领域:真实。AI可以模仿文笔,可以生成视频,但它永远无法说出“我曾以1亿的价格卖掉了我的公司”。真正的壁垒,是你亲身去“做一些牛逼的事,然后再把这些事讲出来”。

在这个信息真假难辨的时代,人们极度渴望原始、不加修饰的真实感。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主播可以连续直播8小时“无所事事”,却能吸引十万人同时在线围观。因为那种深度的、真实的陪伴感,是任何算法和AI都无法合成的奢侈品。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9-15 10:24发布的图片
3
#挑战每日一条沸点# 拯救婚姻、提供建议:用户把ChatGPT玩坏了,而这恰恰是OpenAI想要的

当一个工具被用来做它设计之外的事情时,通常会被认为是玩坏了。但对于ChatGPT,这些意外的用法,却成了它价值的最好证明。Openai观察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ChatGPT寻求日常建议,用它来处理自己的情绪,甚至有人声称它帮助挽救了婚姻。这些深刻而个人化的使用场景,让团队感到非常兴奋。

这背后是一种非常值得玩味的产品哲学。大多数科技公司在面对医疗、情感咨询这类高风险、高责任的场景时,会选择敬而远之,以规避风险。但OpenAI的思路恰恰相反,他们选择奔向”这些复杂场景。

他们认为,如果技术有潜力帮助人们解决这些真实而重要的问题,那么逃避就是一种失职,团队的责任是努力把模型打磨得在这些方面也同样出色和可靠。这正是AI经验主义的体现:不发布,你永远不知道用户会用它来做什么,也永远无法在真实的世界里学习和进化。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9-14 22:05发布的图片
1
#挑战每日一条沸点# 当AI开始写稿,我们该如何读懂这个时代?

科技媒体的日子,似乎越来越不好过了。曾经的行业标杆,影响力正在肉眼可见地滑落。传统的广告模式已经失灵,而像The Information这样依靠高昂订阅费生存的精品媒体,又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困境。这背后,是整个信息传播方式的剧变。

如今,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无比分散,你可以用豆包每天为你生成新闻摘要,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关注你信任的某个大V。公众对传统媒体的信任感正在流失。

媒体想要在这样的时代活下去,唯一的方法就是提供AI和普通人无法提供的东西——独家新闻和深度洞察。这意味着记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建立信任,去挖掘内幕,甚至要用电话这样最老派的方式去追寻真相,并保护自己的消息来源。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9-13 13:03发布的图片
评论
#挑战每日一条沸点# 智力大爆炸还是悄悄进化?OpenAI高管亲口承认的GPT-5真相

每次新模型发布,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它比上一代聪明了多少?”。这次 GPT-5 的发布,带来了一种微妙的讨论。虽然官方说它是一次“巨大的提升”,在写作、编程、健康等多个领域都更强、更快、更准。但一些早期体验者,感觉它并非一次戏剧性的飞跃,而是展现出一种强大的能力和自信,很少出错,总能给人惊喜。

Openai 首席运营官 Brad Lightcap 对此的解释是,我们可能需要换个方式来理解智能了。现在衡量一个模型的好坏,已经不能只看学术跑分,而是要看一个更复杂的综合能力。比如,它解决问题的速度有多快?它使用工具的能力怎么样?它能否进行结构化的思考和自我修正?在这些新的维度上,GPT-5 都表现得更出色。尤其是在医疗推理等特定领域的基准测试上,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在现实世界中的意义,可能比单纯的跑分要大得多。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9-12 23:19发布的图片
评论
#挑战每日一条沸点# 7亿周活!ChatGPT封神背后,是甜蜜的烦恼与危机

OpenAI的ChatGPT每周有7亿活跃用户,年化收入冲到了120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简直不讲道理。一个2022年底才出现的产品,快要奔着10亿用户去了,这在科技史上都相当炸裂。

但这种疯狂增长的背后,也藏着不少问题。核心的烦恼在于成本。生成式AI和传统软件不一样,你用得越多,它烧的钱就越多,这可不是边际成本为零的好生意,最热情的用户可能反而让他们亏钱。

一边是海水般的巨大用户量和收入,一边是火焰般高昂的运营成本,这就像在走钢丝。AI公司们现在就像当年的Uber,用补贴烧钱换市场,但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谁的心里都没底。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9-11 18:39发布的图片
1
#挑战每日一条沸点# 1700亿美元估值!Anthropic凭什么在巨头环伺中杀出一条血路?

在一个被OpenAI、谷歌和Meta这些巨无霸支配的领域,一家叫Anthropic的公司,居然能把估值做到1700亿美元,还想再融资50亿。

这背后,其实是他们极其聪明的战略选择。Anthropic没有想着和所有人竞争,而是把宝押在了商业应用和编程这两个点上。

他们的创始人觉得,为企业开发模型,能倒逼自己把技术做得更好,因为企业客户的要求可比普通用户挑剔多了。比如说,模型能力从本科水平提升到研究生水平,普通人可能感觉不到,但公司会觉得这太有用了。

同时,他们发现给工程师做AI工具,简直是找到了最完美的推广渠道,因为工程师们接受新工具的速度飞快,这让他们的产品迅速流行起来。所以,即便面临着像地狱一样的竞争,Anthropic还是靠着精准的定位和过硬的技术,在牌桌上为自己赢得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9-10 10:13发布的图片
评论
#挑战每日一条沸点# 不用leader许可、混乱前行:OpenAI内部的研发文化

OpenAI是如何做到如此快速迭代和创新的?一位前员工的描述揭示了其内部独特的文化。他形容OpenAI是他见过“最野心勃勃得吓人”的组织,有一种强烈的“行动偏好”,员工可以先斩后奏,直接动手去做事。甚至不同团队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开发出类似的东西,也是常有的事。

这种看似混乱的状态,恰恰是其活力的来源。公司可以“在一瞬间改变方向”。领导者鼓励员工,如果你觉得一个想法很棒,那就直接去把它做出来,不用害怕做错事或被问责。

或许,正是这种允许犯错、鼓励冲锋的“朋克摇滚”精神,才催生了那些改变世界的产品。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9-09 10:47发布的图片
评论
#挑战每日一条沸点# 两人团队年入百万,硅谷风投圈新玩法

现在硅谷的空气里都飘着一股味道,那就是“AI要改变一切了”。创业的门槛和模式被彻底刷新。过去组建一个公司需要一整个团队,而现在,一个只有两三个人的小团队,靠着AI工具的加持,在产品上线第一年就能做到十万美元的年收入。这意味着他们能用更少的人、更快的速度把产品推向市场并开始赚钱,早期对大笔资金的依赖性大大降低了。

于是,一种叫做accelerator hopping的新玩法开始流行起来。创始人们先加入一个项目,拿到一笔启动资金和人脉,然后接着去下一个,比如从Launch到YC,再到红杉的Arc项目。他们像是在闯关一样,不断吸收小额投资和宝贵的指导,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一开始就为了大笔融资而四处奔波。

这成了一种在AI时代下,聪明又高效地从0走到1的新路径。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9-08 10:08发布的图片
评论
下一页
个人成就
文章被点赞 4
文章被阅读 3,204
掘力值 1,265
收藏集
0
关注标签
14
加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