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挑战每日一条沸点# 没有技术护城河了,这是闷声发大财的大航海时代

过去大家总在问,AI时代,价值会沉淀在哪一层?芯片、模型还是应用?哪里才有真正的护城河?然而,在当下这个阶段,纠结这个问题有点杞人忧天,好像每一层都没有绝对的防御力。但现实是,从芯片巨头到模型公司再到应用新贵,每个玩家都活得相当滋润。

我们正处在一个巨大的扩张期,而不是存量搏杀的零和游戏。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有数不清的星球等着大家去插旗,根本不用为了抢同一块地盘打得头破血流。

而且,基础设施的切换成本高得惊人,它不是换个App那么简单,而是深入骨髓的系统集成和逻辑绑定。所以,别担心什么商品化,在可见的未来,每一层最终都会形成稳定的寡头,大家都有钱赚,都有很高的利润。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9-05 11:03发布的图片
评论
#金石焕新程# “我觉得”要买房?让数据告诉你机会成本有多惨重

买房或投资,你会怎么选。这是一个典型的人类决策场景:被“拥有一个家”的心理需求所驱动,而忽略了冰冷的数据和机会成本。很多人总觉得付房租是把钱扔水里,但很少计算买房背后隐藏的房产税、维修费、保险费以及损失的投资收益。

这种复杂的决策,正是AI擅长的领域。AI可以为你运行一个全面的财务模型,输入你的收入、地段、利率、预估维修成本和股市历史回报率。

几秒钟之内,它就可以告诉你,在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线上,“租房+投资”与“直接买房”,哪一个选择能让你的净资产更高。这无关对错,只是一个基于概率和数据的更优解,帮你摆脱情感束缚。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9-01 22:18发布的图片
2
#金石焕新程# 你的CFO在尖叫吗?敏捷才是这场AI生存游戏的唯一解

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你还没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你可能已经落后了。AI为你带来强大能力的同时,也在你的财报上增加了一项极其昂贵的成本项(COGS)。如果你的CFO还没为此尖叫,要么是你的AI没啥用,要么就是你没在看账本。在这个时刻,没有人知道完美的定价模型是什么样。市场进入了一个“达尔文时刻”,各种新物种(定价模型)都在涌现,看谁能适应这个全新的气候。

所以,现在唯一能被奖赏的就是“敏捷性” (agility)。问题的答案不是“什么是正确的定价模型”,而是“我如何才能快速试错和迭代”。一些公司甚至采用了“成本+固定利润”的模式,先把市场占了再说,因为他们赌的是未来几年市场会增长10倍。这种用资本作武器,先求分布再求利润的打法,像极了早期的互联网战争。最终,软件的未来很可能是混合模式的天下:对普通用户收取固定的“平台费”,然后根据你从AI获得的额外价值,再收取可变的“用量费”。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8-30 11:47发布的图片
评论
#金石焕新程# 从销售到财务全线颠覆:用量计费,究竟是蜜糖还是砒霜?

现在越来越多的软件按照AI的调用量计费,但一旦决定转向用量计费,那就不是改个价目表那么简单了,它将掀翻公司内部的每一张桌子,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业务转型。

首先,销售的薪酬体系就得重写。过去销售签下百万大单就能拿走高额佣金,但现在,客户没实际使用产品,公司就没收入,销售的提成也得跟着用量走。这迫使销售不再是签完合同就完事了,而是要真正找到好客户,并确保他们能把产品用起来。

这场变革会贯穿整个公司。客户成功团队的目标不再是催客户续约升级,而是确保他们用得爽、不流失。产品和工程团队的KPI直接与软件的核心价值指标挂钩,因为这个指标的跳动,就代表着公司收入的增减。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8-29 09:56发布的图片
评论
#金石焕新程# 新AI发布速度没变慢,是你的感觉出错了

很多人感觉,这两年的 AI 模型似乎没有像当初 gpt-3.5 出来时那么震撼了,好像进步变慢了,并且gpt-4o和gpt-5之间隔了两年。其实恰恰相反,进步实际上在加速。

模型的发布周期从过去的一年一次,缩短到了现在的好几个月甚至一个月一次,我们只是因为身处其中,反而感觉不到那种巨大的跨越感了。这背后,是Scaling Laws依然在坚定地发挥作用,这个法则在过去已经跨越了许多个数量级的验证,堪称科技界最稳固的规律之一。

我们之所以觉得进步不明显,可能是因为在某些简单任务上,AI 的能力已经饱和了,就像满分 100 分的卷子,它已经考到了 99 分。真正的瓶颈,可能在于我们自己,在于我们是否能提出更有雄心、更有创造力的任务,去发掘和利用 AI 日益增长的智能。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8-28 10:04发布的图片
1
#金石焕新程# 为什么市场上有竞争对手才是天大的好事?

在寻找收购目标时,一个反直觉的观点是:如果一个领域里一个竞争对手都没有,那反而是个危险信号。这可能意味着,根本没人需要这类产品。

如果市场里已经有了一两个玩家,甚至有大公司支持的对手,这恰恰证明了赛道的可行性和市场的真实需求。你进入市场,不是去开荒,而是去抢蛋糕,这事的确定性高多了。

收购创业并不要求你是个全才,而是要求你具备识别机会的眼光和整合资源、不断学习的能力。你买下的是一个火种,而你的工作,就是想办法让它烧得更旺。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8-27 09:45发布的图片
评论
#金石焕新程# 万亿美金的AI新大陆与创始人的产品偏执症

AGI将催生一个价值万亿美金的增量市场。全球发达世界有大约10亿人,这些人未来都可能愿意每月为各种AI软件和服务支付100美元左右,这样算下来,一年的市场规模就是万亿级别。这笔钱不是从现有软件预算里挪用的,而是全新的、因为AI创造了新价值而产生的增量支出。

面对如此庞大的新大陆,如何才能分一杯羹?答案听起来简单却又极难做到:对产品产生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

无论是哪个领域的竞争,最终都会回归到产品本身。对于所有创始人来说,这或许是唯一的生存法则,在感到恐惧和焦虑时,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自己锁在产品里,不停地打磨、优化,直到你的客户为你尖叫。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8-26 09:45发布的图片
评论
#金石焕新程# 烧掉10亿美金后,他们才发现一个AI天才值1个亿

Meta为了挖人,开出了高达一亿美元的offer。这听起来简直疯了,一个人,无论他多有才华,真的值这么多钱吗?这比很多世界500强公司的CEO挣得都多。

但是,训练一个顶尖的AI大模型,投入的资金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大公司一次失败的训练,能直接烧掉超过10亿美金。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再回头看那一亿美元的薪水,感觉就完全不同了。

那个能在一场价值连城的训练中发现一个致命bug、挽救整个项目的工程师,他为你省下的,可能就是10亿美金。所以,付他一亿,看起来反而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展开
不摸鱼的老陈于2025-08-25 21:47发布的图片
评论
下一页
个人成就
文章被点赞 4
文章被阅读 3,207
掘力值 1,275
收藏集
0
关注标签
14
加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