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 Coding
NEW
沸点
课程
直播
活动
AI刷题
APP
插件
搜索历史
清空
创作者中心
写文章
发沸点
写笔记
写代码
草稿箱
创作灵感
查看更多
会员
登录
注册
架构和远方
潘锦
创建于2022-01-16
订阅专栏
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架构和远方。 介绍创业路上的技术选型和架构、大型网站架构、高性能高可用可扩展架构实现,技术管理等相关话题,紧跟业界主流步伐。
等 112 人订阅
共126篇文章
创建于2022-01-16
订阅专栏
默认顺序
默认顺序
最早发布
最新发布
架构师必备:MFA 了解一下
还记得 2023 年 GitHub 强制推行多因子认证(MFA)的那一刻吗?从 3 月开始,GitHub 分阶段要求用户启用 MFA,并在年底前全面完成覆盖,这让全球开发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身份安全的重要
程序员的北京折叠:生存、焦虑与抉择
程序员的世界如同《北京折叠》中的三个空间:大厂、小厂,外包与自由职业者,各自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与职业挑战。大厂程序员在高薪与内卷中挣扎,小厂程序员在资源匮乏和职业迷茫中徘徊,外包和自由职业者则在
如何做好 AIGC 产品工程架构的扩展性?
作为生成式 AI 的核心能力,扩展性直接影响系统能否适应未来需求的变化,也决定了企业在技术迭代与资源约束下的生存能力。它的本质并非仅仅追求更强的性能,而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对复杂需求的灵活响应
深入源码解析 ComfyUI 的模块化节点设计架构
ComfyUI 是一个基于 Stable Diffusion 的开源 AI 绘图工具,采用了模块化的节点式工作流设计。它通过将 Stable Diffusion 的各个组件和处理步骤抽象为独立的节点,
关于 AIGC 工程架构的思考 —— 从应用工程、算法工程、炼丹师的角度出发
在 AIGC 引领的新一轮技术浪潮中,企业如何将尖端的 AI 技术转化为真正落地的产品,是一场效率与创新的较量。 尽管 AIGC 的算法突破令人瞩目,但真正实现技术价值的关键,往往在于背后的工程架构。
5 块钱,就可以给娃训练一个专属的 AI 模型
上周末花了 5 个小时,从零开始给娃训练了一个基于 flux1_dev 的 lora,用于生成娃的照片。
研发效能之规模管理:工程化与系统化的思考
随着业务的发展,研发团队和系统架构往往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在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保持高效、稳定的输出。 你是否曾经历过这样的困境:系统运行环境中的负载不断攀升,不得不频繁进行性能优化;团队规模扩
架构劣化,系统复杂度飙升,如何应对?
在构建和演进复杂企业级系统时,架构师常常面临一个令人头痛的现象:架构劣化。 当系统初始设计时一切都井然有序,但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多、新功能的迭代、技术栈的多样化引入,系统开始逐渐变得复杂,模块间的耦
研发团队没有战斗力,怎么解?
如果要真正的解决研发团队没有战斗力的问题,在上面界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还需要有如下的一些操作和逻辑: - 建立目标和成功判断 - 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 - 设定里程碑 - 制定详细的工作
架构师必备: Docker 和 Kubernetes 的一些核心概念
Docker 和 Kubernetes 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革新,它们背后的设计理念深刻影响了现代软件架构的演进。对于架构师而言,理解这些技术的核心逻辑有助于更好地设计系统,提升开发效率和系统的可扩展性
架构师必备:云原生架构的核心要点
云原生架构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软件开发和运维方法,主要通过容器化、微服务、自动化编排等技术实现应用的快速迭代和高效运行
架构师必备:技术债务的识别、管理与解决之道
1992 年,沃德·坎宁安首次将技术的复杂比作为负债。它借用了金融中的「债务」概念,描述了开发过程中因短期的技术妥协而带来的长期成本。 技术债务是为了快速交付功能或应对业务需求
后端架构师必备:提升系统性能的 6 大核心优化策略
【说明】全文约 16000 字,阅读需要约 30 分钟。是关于后端性能优化的系统性梳理,从缓存、批量处理、异步处理、数据压缩、并行化处理、避免不必要的请求等 6 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表述。
聊下 SaaS 初创企业的安全策略
在这个数字化高度依赖的时代,安全不仅仅是一种防御手段,更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对于 SaaS 初创企业而言,安全策略的构建如同奠定企业发展的基石,决定着未来的稳定与可持续性。
架构师的七大核心能力
全文约 15000 字,阅读需要 30 分钟。是关于架构师核心能力的系统性梳理,从系统设计能力、技术能力、全局视角与系统性思维、沟通与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质量保障与技术债务管理、创新与前瞻
初创企业的前后端分离架构落地策略
前后端分离架构是一种现代Web应用程序的架构模式,其核心逻辑是将应用程序的前端(用户界面)和后端(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分离开来,使它们成为独立的部分。前端和后端通过API进行通信,彼此独立开发、测试
从领域驱动设计(DDD)到技术团队管理的6点思考
正如 Albert Einstein 所言:"复杂的问题不能用产生它的思维方式来解决。" 领域驱动设计给了我们一种突破旧有思维方式的新视角。
一文了解文生图中 ControlNet 的实现原理和生态发展
在当下,如果能用好控制出图的三个最关键因素:提示词、Lora、ControlNet,能让「出图与我们想象的画面一致」概率更高。
关于前端稳定性建设的系统性思考
稳定性建设需要建立在真实、可量化的数据基础之上。我们收集并分析系统的各项指标数据,如白屏率、LCP、错误率、延迟等,用数据说话,找到问题点,一个个去解决,优化。
关于后台稳定性建设的系统性思考
全文约 15000 字,阅读需要 30 分钟。是关于后台稳定性建设的系统性思考,从运维、高可用架构、容量治理、变更管理、风险治理、故障管理、混沌工程等 7 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表述。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