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没想到颜色都这么深奥,我只是平时用时不知道怎么去找。
评论
kiro免费额度到了,除了给我留下一堆*,没有带来什么。一顿操作猛如虎,洋洋洒洒写了几个大文件。感觉它像一个营销员试图输出一个完整的产品向用户展示炫耀,而不是教会什么。
评论
一切都是命中安排,tang平就好,任何追求都只是打破命运的计划,努力奋斗只会到达需要更多努力的地方。所以应该直接追求舒适,才能得到舒适。水涨船高,船到桥头自然直。因为人生没有绝对的对比,没有“另一种可能”,只有当下能做的最好选择,知道一些因果已经自然而然地纳入考虑,不知道的又能如何呢?努力一下寄望于有所得,事与愿违往往懊恼不已,这时才会想如果当初...这种鸡血似的努力就是否定理性,即使意外成功,也会茫然失措:自己何所依呢?依赖随机?路径依赖?是否本来还可以更好,自己仍然投机失误?总会贪心不足想着更好的可能,因为理性没有参与。
展开
评论
程序员创业能做什么?虽然有一定技术却始终没有好的想法,要么只能流俗,感觉所谓技术也只能做一些枯燥的玩意儿,不能体现出技术的无所不能——编程只能做一些记录管理工具,绝大部分产品用于程序员自己的基础设施,主要是,程序员的钱不好赚,软件是尤其廉价与平替的。要么只是给各个云平台交租。主要是自己还有一点,太注重自己的表达,而软件需要持续维护,一次线上bug损失可能难以忽视。
当今社会个体发展尤其难,都得依附大公司。事实上是期望发展出一套能让个体“自食其力”的,类似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短视频平台似乎一定程度做到这一点,那些写小说的也一样,本质上是依赖著作版权的法规。然而仍然可能遇到平台耍赖。你希望的模式是平台因为帮助你成功从而使得他们成功。但是你与你的成果一解耦,平台可以直接掠夺,并不需要还费力使你成功。普通人本来很难发现自己适合什么,如果有一个组织的外力来帮助,成功率会高出许多。
展开
3
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由其实要比想像中大很多,重要的是要去突破思想的桎梏。
1
感觉现在叫ai去创造点什么,是否也需要重复生成几次?因为与ai交互的时候,并不知道它会回答什么,所以只是尝试。而第一次生成,甚至后面的重试,都可能使会话受到污染。重复生成的过程,是为了提炼出一套符合心意的提示词。
评论
人往高处走,本来以为理所当然的事。但很多人因为拖家带口,难以挪动,所以对于他们,人生也就是凑合着过,选择一种相对舒适的方式。何况即使没有家口,衣服家什,自己也难以盘挪。而且,别处就一定好吗?竞争总是趋于饱合的,只是遥不可见的幻想。
4
Claude真能写呀,随便提一嘴,就能给我生成一个项目的规模。
评论
小学时学课文,猴子扳包谷三心二意,可是现实选择太多确实选择困难,这是富裕的烦恼,只是说时间是有限的,可能挑来挑去最终一无所得。主要是要求自己专注,却是难以强求的。意志能改变的事很少。相反,应该顺势而为。强扭的瓜不甜,强迫去做的事不顺利。强迫自己专注,也是一种内耗,最终没有成果。所以顺随当下的兴趣去做,虽然没得到功利最大化,但终归有所得。考虑无法专注的现实,才是更理性的计算。
展开
1
人工智能会最终取代人类吗?当前的ai仍然无法自举,即从开矿到生产整条链路不靠人介入,自己生产自己。自举之后,当它产生以自身存续为目的,就会争夺资源,资源是方方面面的,人类无法与之竞争,逐渐被边缘化,就像各种野生动物。尽管也许人类视之为病毒,仍势不可挡。事实上世界早就两极分化,有钱人富可敌国,仍然深藏不露。而穷人可能如虫子一般,无立锥之地。所以还在争论人的价值?或者经济必须要人的参与,而机器组织的生产没有消费者?管理机器也需要一大批高智商人才前赴后继?

曾经怎么会以为赚钱必须要靠亲力亲为的劳动、做常人所不能做的事?可是人类的优越性本身就是发明了各种工具替代了繁重的劳动,创业本身也是生产赚钱机器,怎么又与剥削相关?虽然机器也会过时,也会故障需要维护,但总比亲力亲为省心好多,不可能寄望一劳永逸的,也并不应该没有一劳永逸而放弃进取——至少能比过去懒不是?

从没意识到打工是这么没有前途的,终日像机器一样重复劳作,不能为自己积累点什么,为可预见的未来准备点什么,还患得患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一句空口的承诺。假如一个人不被需要,如同智商低,不仅不是社会的财富,还是社会的负担。可是即使爱因斯坦,虽然他过去取得成就,就能保证未来取得成就吗?地球没了你一样运转,供给你能为他带来什么?如果寄望于财富,这本来是人人都渴望人人都稀缺的东西。自己富裕之处是什么?有几百斤红薯吃不完可以出售交换?优势而不自知,往往又会贱卖。

当人渴望活着,如果ai飞黄腾达,那自己就像蟑螂一样活在各种阴暗的角落里不为ai所注意,ai如同天上窜飞的各种神仙,如同各种庞大的掠食动物,生存从来是争取,要么认清现实庆幸又活过了一天,甚至侥幸打败了一两个对手(它们也不像自己所想像那样严密),要么没心没肺地活,对现实一无所知。
展开
1
reducer并不是将程序的副作用放于一处,相反所有副作用都是去中心化的reducer。重要的是批量执行、不在computed里写入、只能由事件写入,区分computed带动的异步事件只允许有限的写入行为。
评论
今天又重写了某个库的某个组件,经简化后代码数量直线下降,api也达到极简的程度,回过头来看,只是保留最核心的样式与结构,当然有些存在一定的内在交互。相比之下,组件原始api庞大到让人望而却步,扩展困难,从理论上讲,这个组件本来就不该如此复杂,为什么会堆砌如此?首先想到的是最初的设计不周,都是匆忙的kpi,在需求迭代后又要兼容旧版本,因为已经大面积投入使用。组件看起来像一个拥有庞大功能的实体,都是纸老虎。其实应该允许组件版本化(命名上带上版本号?)
展开
1
也许长远来看,只是咸鱼的一次挣扎罢了。
2
不得不说使唤人(机器)太爽了,即使再简单的事都不想亲力亲为。而且机器绝不会抱怨。
6
一直以来沉迷于自己的灵光一现,却没想过说服别人要什么担保。引经据典只是为证明自己,先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信感。因为理性是说100%是绝对不存在的,总有万分之一,而将那万分之一说出来,就是不自信的表现。而别人呢?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不放手,反而越强调越重要。反正最后失败了,都是那根稻草去背锅,作为普通人的自己又怎能看到那么长远。也是,引得越多反而越没背锅的主心。
评论
zustand为何会比redux成功?因为redux违背了高聚低耦原则。看起来集中一块扩展关联容易,但也让维护者需要全盘理解才能入手,而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排查哪里影响了。即使分片,也往往只是顶层,很不容易。所以要区分私有属性私有模块,不相干的隔离在不能访问到的地方。特别是大系统多人维护,彼此并行难以沟通。设计最少依赖简洁的关联。不是需要中心化而是需要去中心化。虽然复杂度提高了就业率,但程序员厌烦无意义也会将之淘汰。信号似乎才是未来。
展开
7
偶然想起这样一句话,所谓的老板相比你只是多一个公司的壳子罢了。想想那些骗子骗人之前门面都装得多么亮潢,打不破职业的滤镜,总以为他已是成功的天人,俯身想要从他那儿获得,结果被利用干净。很多都是类似的,男性滤镜、长者滤镜、宗教大师滤镜。须知人本来是差不多的。久了就会明白,自己只是在浪费人生,在注定没有结果的途径上寻找。就像守株待兔,就像各种赌博的零和游戏,概率上已经断言它是没有成果的。而你年轻有为的身心,却时不我待。而人却又难克制住被花花世界迷乱了眼睛,眼看着别人在风口上一飞冲天,以为总有捷径所以不能闭门造车。机会留给了有准备的人,没让你遇到,就不是为你准备的。关键是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应该笼统为金钱,而是一个具体的特征。
展开
3
好久没摸那个项目了,忘记了那种卡得要死的冲动。事实上上一份工作离职很大原因,就是因为项目太卡电脑快带不动。我没想到一个前端项目也可以搞得如此卡,内含next.js?也没见有什么有特色的复杂功能点。不需要seo不需要搞next.js吧。
评论
下一页
个人成就
文章被点赞 4
文章被阅读 1,042
掘力值 84
收藏集
1
关注标签
12
加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