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写UI后才发现现实世界有一个多好的交互体验:笔可以随意书写,铁丝可以随意弯折。可是UI有特定的排版,要去定义控制点。就是不能轻易数字化。
1
很遗憾地发现大多人需要被组织才能发挥出与人这一身份匹配的价值,没人组织他,便一事无成。因此能组织的人是稀缺的,自然分走绝大多数成果。人总是寄望明主,寄望一个组织自己的人。而有资源的人则希望仆从,希望懂自己的人。所以怀才不遇与昏君佞臣。如果不能自立根生,人就没价值。合作只是因为能产生倍乘效应,以之为前提。
评论
人,太虚伪,明明自己就老是去选那些好看的、好听的,却偏要强调内涵。所谓内涵,就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也就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辩护论证。值得称赞的就是占到对方便宜,不值得表扬的就是没占到任何便宜。
评论
今天有一种没睡醒感,精力集中不起来。其实每一天都有点不适。如何休息好?放松似乎无法计划。
1
确实在与人辩论中才能越辩越明,是别人来启发自己,还是自己被附身一般?自古有怀才不遇的抱怨,事实上是要求消费者理解自己,所以是绝不能跟随的。一切都是商品,打工就是把自己包装成商品,并不在于真实如何,而在于如何让别人主动选择自己、让人们趋之若鹜,所以一般打工人的倔脾气,若不能时而展现出超然的天份,是绝不可能让人选择自己的。资源拥有者总是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选择,终归是顺眼。而你引以为傲的本事,终归是自嗨。特别是需要一层一层对上负责的,观感的无可挑剔才是最重要的,符合大众常识(外行看热闹),而不是选择一个冷僻的标准自作主张。资源拥有者需要自负盈亏,盈是他有眼光,亏也需要承接住,何必便宜别人呢?
展开
评论
写自己的语言总觉得什么都可以改得更好,用什么来约束呢?像一团水无法定形。在别人的语言下做事,寻找一个约束解,只是与坚不可摧的事实相磨合,基于已有的形状扬长避短,化拙成巧。是需要有个乱,修复它才能证明自己的巧,不能凭空而生。还是它本身的潜力就是发挥边界。也是挖矿一般,因为该语言已有庞大的生态,自己去钻研它才有庞大的现实影响力。
评论
之前有一个很有兴趣的事积极了一周,突然发现其破绽兴趣减淡,现在又有点什么也不想周。
评论
平时有很多想法,周末却连电脑也不想碰。也许想法源于百无聊赖。也许是该休息一下。
评论
天天听到网络上各种聊分配问题,好像上天生产了一大块蛋糕,自己没有分到一份。可是,即使工作如此shit,如果你不去做,庆幸躺平到老,你仍然什么也没有,甚至不得不沦落为乞讨,因为别人不会主动分给你。世界虽然发达到如此程度,机器替人做了大量工作,但机器也需要维护。如果一切停止,社会立马回到远古没什么两样。所以不迷失在宏大的进步中,反而更应该关注自己手头能做的事,因为竞争更激烈了,自己的成功可能更难,而且宏大的进步本来是以庞大数量的个体努力为基石,能跟上节奏的是弄潮儿,是演奏者。宏观上更关注做对社会进步有意义的事,累积财富制造工具,而大概率能把握在自己手中。微观上不弃绝,把握每一次机会,特别是落后资源出清的承接,有了资源才能做自己的事。
展开
11
人就是一坨行走着的肉团,凑合地长着,只是欲望收集的一堆工具零件方便去行动,与囤积的财物资源并无二致。所以失去部分财富资源也会像半死一般。剥离所有,大概就只有想做而不能为的欲望,所以世界各地的文化里都有灵魂鬼魅一说。
评论
人其实是最为珍贵的资源,一切资源都从人产生,为什么把他人视为竞争对手呢?视为无法像牛羊瓜果一样使用、反而要处处制肘与自己抢食的仇寇?是因为只当自己是个消费者,却不想离了人,离了社会不约而同的协作,自然环境是恶劣的。所以会诞生剥削理论,即粗暴认为财富源于掠夺,不能占对方便宜自己就没法成为人上人,而不是财富源于合作。我开始觉得工薪关系是一个死胡同,人生绝不应该局限在这一方小池子里。老板希望获得一点帮助,却要持续不断地付出很多薪资,这样心理不平衡矛盾累积。当然,事实上老板创建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赚钱的机器,如果成功自然要考虑替换造成的破坏,而资源只分享给自己的附属如爱物家人。所以不能针尖对麦芒,要寻找一种互补性,比如都爱智慧爱思考爱分享,却不是索要报酬的,对方获得成就感,自己获得帮助。而一旦功利化,连本来正常的人性都扭捏遮掩,交流合作断绝。正因为大家都有深厚的科学认知,才不致于被偶然出现的愚昧拖入泥潭。与自己利益一致的越多,自己甚至不用主动去争取便水到渠成。追求财富应该体面,只有走投无路才落草为寇。甚至说,名誉才是更值得追求的,温保有余还追求财富,显得贪婪。假设自己已经活在理想的环境中,如何为美好添砖加瓦,而不是总是去发现*,因为生活中免不了*的存在。*本来是常见的,人们逃之不及,尽一切努力去遮掩它,而你却偏偏要努力去发掘它,大惊小怪。是因为没有经历过丑陋的现实,把虚掩的装饰当作了真实。
展开
评论
欲望蒙蔽了认知,只是因为极度渴望,便以为有机会,结果反反复复在泥潭里翻腾。彻底没有欲望,对一切失去兴趣,任何现象都有不可承受之轻,为求息事宁人,被有欲望的他人呼来唤去。一秒切换无欲望模式,看穿现实。绝对没有机会的死胡同,连人、人生都不一定有一套正常的模式,能不涉入就是万幸。
1
适当离开电脑反而能深思。
2
写代时讨厌的纠结感,就是有多种方案无法决断。脑子总在寻找最大功利的方案停不下来,像神经网络无法收敛。主要是希望在尽量不增加逻辑的同时保留最大的可扩充性,然后又总不自觉考虑性能。人总是易钻性能的牛角尖而把简单事情复杂化。所以原本简洁的样子应该是怎样的?C系语言在属性访问之上扩充了get/set,使用时纠结。现在又遇到对于数据表,希望原子化保存,但抽象结构又是树状的——自动汇集成树(每次全扫描),和手动去更新树结构。一想到每次跑那么多就难过,像一秒钟重置了宇宙。但事实上使用时性能还不成问题,任何优化都可能引入复杂的bug。
展开
1
严密的逻辑不指望通过三言两语让ai完美实现,当然可以拓展知识面,即人类现成知识体系里有的东西,也可能出一些低级错误。ai适合抽卡编程,也就是适合游戏,是一种模糊的语文式的知识体系。
评论
需要对ai袪魅:除了第一次抽卡,修改的时候总是不如预期。主要是等得太久,电脑越来越卡,也不知是不是额度用完了不响应。主要是用于ui编程——ai设计的,后续补充也需要兼容设计风格。除非指令有明显的提升,它不会懂你所描述的拐弯抹角的细节。然后就是各家的打底风格不一样,新开会话下如果输入相同输出也会类似?

还有注意错别字,以为打对了结果意义完全不同,走向便逐渐鬼畜,浪费大量时间,污染一段会话。
展开
2
我大概有点沉迷于抽卡coding无法自拔,有点误事(其实是我不想做事)。
有点像甲方要求来来回回修改(最后可能还是要第一版)。
评论
有一个Claude兜底的的设计让Gpt-4o继续,还可以,Claude是尽可能丰富,Gpt-4o是尽可能简略,一定要明确提示才下一步。多久没用copilot感觉还可以,胆颤心惊触发容量限制。gemini网页版试了下还行,插件版一直在loading状态不可用。不知不觉vibe coding这个赛道也开始卷起来,很好。之前a16z说大模型的寡头垄断正在降临,像当年的云计算一样,不知道要消失多少。
展开
2
科技进步不是商业的必须,大不了慢一点,所以商业其实也不致于发展科技。牛逼哄哄的新技术出现了,没必要去赶趟,躺个几十年,等到尘埃落定,反而可能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不然为什么后人比前人成功?因为后人站在前人肩膀上,少走很很多弯路,轻装上阵。所以火急火燎地去跟风做什么,以至于自乱阵脚。以为夺得先机,可是最后还是实力为尊,抢抱快不意味着能守得住,反而可能被人当作免费的试错工具。所以人要留足从容份,不孤注一掷。能保住自己,一切才有可能,没必要争先恐后。炫耀于人前,也可能枪打出头鸟。虽然出名有利益,实力跟不上,马上露出原形。
展开
2
v0做出来的好丑啊,相比之前kiro做的。
评论
下一页
个人成就
文章被点赞 4
文章被阅读 1,042
掘力值 84
收藏集
1
关注标签
12
加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