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8
程序员 @彩路公司
程序员 @彩路公司
程序员 @彩路公司
崩溃是我对贾雷德.雷蒙德系列的完结。对于这本书很难说得上喜欢。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驱动力。而人口是社会大分工的基础。没有这些,那么人类社会将依然是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作者本意是想借助本书阐明人类社会走向崩溃的内在规律,并启示后人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应对危机。从美国蒙大拿州的矿业林业,到复活节岛,皮特凯恩岛,亨德森岛,再到阿纳萨齐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和维京人,最后回到现代的卢旺达,海地,多米尼加以及中国和澳大利亚。作者总结出一套社会崩溃的体系-人口发展-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危机爆发-摩擦加剧-全面崩盘。然而不知道作者有没有意识到,作者不知不觉就似乎陷入到人口仇恨的怪圈中。所以他在中国篇这样写到:中国还有一个物种数量庞大,对本国的生态和经济已产生重大冲击,目前向外输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那就是“人”。很难理解作者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写下这样一段话。具我所知作者自己膝下就有三子两女五个孩子。但是如果他真的认为人有问题,那么他就应该先给自己计划生育。作者又在其中提到日本,多米尼加以及马来西亚某岛屿金矿开发等成功案例。对于日本幕府末期到维新时期的森林禁伐及林业管理的贯彻推崇备至。然而作者也提到日本为了本国发展大量进口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甚至澳大利亚的木材,加剧了这些国家的危机。甚至在剧变一书中,对日本保有的“对外部资源拥有无限索取权”的观念保持奇怪。再结合日本历史上出现的例次公害和核污水事件。我想日本和作者希望的应该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无论是日本这种危机转嫁还是马来西亚金矿这种危机暂缓,不过是作者的一厢情愿,自欺欺人罢了。按照作者的理论,人类社会危机的最终解决方案就是我国广大网友发明的躺平直到退化到原始社会。自农业时代开始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索取都是过度的,更何况人类的贪婪。历史不可倒退。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进化到更高级社会文明。但我对这样的希望不抱希望。请原谅我的悲观!

展开
小白7码于2023-10-24 09:54发布的图片
评论
发个书评,居然被规!jym,谁懂啊?[流泪]
小白7码于2023-10-24 09:50发布的图片
评论
剧变这本书是作者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国家甚至世界危机做出的不懈努力。为此作者根据芬兰,智利,印度尼西亚,日本和印度应对危机的方法提出了一套危机应对方案(影响危机结果的因素)。虽然很敬佩作者的初衷,但是个人对人类是否能够找到应对危机的方法并不乐观。因为我们现在连做到作者第一点的要求——承认危机都无法做到。我们在历史中唯一吸取的教训就是我们从来不吸取教训。在充分认识到危机,借鉴他人经验,达成共识,耐心解决,兴许危机可解。前提是危机可以等待你来解决。毫无疑问,作者陷入到幸存者偏差的陷进。能够存活下来的国家都是那些侥幸成功应对危机的国家。而在历史上未能成功应对危机的国家和种族从而消亡的比比皆是。比如南斯拉夫,又比如印加帝国,又比如塔斯马尼亚原著民。很显然,很多危机根本就不是现代国家和人类社会可以应对解决的。其次在应对冲突性危机,比如战争。事实上对于很多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都对为什么二次大战爆发都是百思不可起解。开始只是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之间冲突,但是突然间就演变为。有人认为是英法对德意志的靖绥。在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中我们知道德意志其实对于开战也是犹豫不决的。而丘吉尔也不是一开始就决绝地抗击德国的。危机和我们应对危机的方法一样都是一步一步发展到临界点。所以这就是历来我们都是被动应对危机的原因。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应对危机,而是在危机来临之际我们根本认识不到我们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另外,应对危机需要达成共识。就目前国与国之间在当前逆全球化的前提下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所谓信任下的共识更无从谈起。就如同黑森林法则,我们根本无法预测对方会怎么做。这就是战争总是一二再再而三地爆发。这就是危机黑洞。被引力捕获后,你已经无从选择。当然,做永远比不做好。也感谢有这么一本书!
展开
小白7码于2023-10-02 16:46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3-10-02 16:46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3-10-02 16:46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3-10-02 16:46发布的图片
3
贾雷德.戴蒙德的几部书,不管是第三种猩猩还是枪炮,病菌与钢铁都带有很强的宿命论和决定论。毫无疑问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一本地理决定论的书籍。书本围绕解答作者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位朋友的疑问:为什么是欧洲打开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大门,而不是反过来?探究这个问题的终因。作者觉得是因为欧亚大陆独有的地理物种资源使得这里的人类社会优先发现了动植物驯服的种类,并进一步从食物采集社会迈入到农业集体生产社会。而这一进步激发了人口,技术,社会,政治以及宗教等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欧洲各国的崛起。作者对于人类文明的迁移得出这些结论。通过古人类遗迹中食物,工具,并结合目前现有的人类主群语族之间的关联研究,再辅助于现代人群的基因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这些变化。确实很有说服力。当然有一些论述就有些牵强附会了。例如关于发明中提到的公元前1700年的斐斯托斯圆盘和人类印刷发明之间的关系就有些扯蛋了。且不论斐斯托斯圆盘是否是近现代伪造的论断。其本身土质圆盘上线条粗细深浅一致,图案完整无缺。都不可能是印压的产物。如果是在烧制前印压,那么如何保证线条的深浅一致,热胀冷缩物理规律在这里不适应了么?如果是烧制就印压,什么样的技术能压制出这样棱角分明,无缺无损的图案,就是现代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斐斯托斯圆盘用于印刷,那么表明高低不平的表面以及阴刻的方式确定不是来搞笑的么?所以个人认为是史前雕刻用于祭祀的物件,与印刷毫无关系。对于食物驯服中关于我们祖先之所以选择了小麦,大麦,水稻是因为这些作物可以容易种植,年产高而且颗粒大。这点其实也缺少说服力的。第一这些作为祖先种并不是一开始都有这些特性,而是后期突破的。这样的基因突变在第三种猩猩里论证需要几百年。那么我们的祖先如何有耐心去等待论证这过程,必然是要长期接触。更何况对于陌生的作物确定是否有毒和食用也是一个过程。那么是什么最终导致我们祖先选择了这些作物。个人认为是动物。动物的驯化最终导致了植物的驯化。作物是作为动物的饲料的形式最终出现在人类社会中。动物的排泄促进了作物在人类社会周围繁衍。不然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放弃大而香甜的果树而去长时间培育小颗粒带壳的禾木呢?本书最后的论述也让我困惑,就是为什么欧洲和中国之间也有同样的问题,显然在地理上两者没有欧亚大陆和美洲这样的大差异。最终作者归结为欧洲的不统一。其实我觉得终因是竞争和流动。人口,技术,语言,文化的竞争流动。
展开
小白7码于2023-09-24 16:18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3-09-24 16:18发布的图片
4
嚼完第二册,比较喜欢书中数据完备的论述,但对其中作者的观点却持谨慎态度。拿来主义的弊端在现在的社会中已经越来越明显。另一个系统的优点必然伴随了其本身的生态环境的前提和更为隐秘的弊端。所以就如同两个系统的融合,究竟是彗星撞地球还是水乳交融犹未可知!这让我觉得对本国先人们的智慧的先见之明更加叹服!
小白7码于2023-08-13 21:45发布的图片
评论
天气燥热后,很久没去走走了。今天逮一空,拍几只鸟耍耍,模样还挺可爱![思考][思考][思考]
小白7码于2022-06-08 12:55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2-06-08 12:55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2-06-08 12:55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2-06-08 12:55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2-06-08 12:55发布的图片
评论
记得那年玉兰花开的时候,……
小白7码于2022-03-15 13:02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2-03-15 13:02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2-03-15 13:02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2-03-15 13:02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2-03-15 13:02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2-03-15 13:02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2-03-15 13:02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2-03-15 13:02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2-03-15 13:02发布的图片
2
逮到一只好鸟,给大家瞅瞅[呲牙]
小白7码于2021-12-02 12:40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1-12-02 12:40发布的图片
小白7码于2021-12-02 12:40发布的图片
5
下一页
个人成就
文章被点赞 40
文章被阅读 29,582
掘力值 777
收藏集
3
关注标签
30
加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