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系列文章4——用户需求

222 阅读6分钟

本系列自从去年更新后,终于在今天决定把这个系列的坑给填上,争取今年把坑填完。

第一章主要讲了基础常识,第二章节主要讲转行产品和做产品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后续再补,第三章主要讲了从零入门要具备的思维与技能,本篇主要是讲用户需求的挖掘。

前言

对用户需求的思考和处理是评估产品能力的最直接手段,通常在产品面试的时候都会问到这类问题,给定一个场景或需求背景,让应聘者发现需求或给出解决方案,回答的关键在于你的思考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全面。本篇就是期望能让大家对需求的处理建立全局观。

以下是拟定产品经理系列目录

目录

1.基本常识

2.爱恨情仇

3.从零入门

4.用户需求

5.产品设计

6.进阶修炼

7.职业之路

8.工具推荐

9.精选案例

10.未来趋势

11.推荐人物

“产品要对遇到的一切事物都有极强的好奇心”

发现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image.png 知识和概念分类可以让人更容易理解现实社会,上面的这个金字塔也不是代表只有低一级的需求完全满足后才能进入更高一级的需求,更多的时候是多个需求混合在一起驱使的结果。

当你在生活中做某些事情时遇到了难题,就是需求缘起的开始;

后续你又发现生活中很多人也遇到了该问题,那你就发现了某一用户群体的痛点;

开始进入了下个阶段。

处理需求

当人遇到问题时,会出现很多想法,想法就是经常说的idea,一个人一天可能会产生无数个idea,例如「私家车租赁平台」「梦境重现机器」。

当把想法落地时,就要讲究可行性,思考商业(赚钱)维度的事情,包含市场分析、需求场景的频次、强调、持续性分析,可行性分析。

真正在公司做产品时,接触到的需求更多是任务或加工过的需求,你不是需求的发起者,无法第一时间识别需求的全貌与真实价值。这就需要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明确用户需求发生的场景与背景。

  1. 为什么做
  2. 能够达到什么目的
  3. 解决什么问题
  4. 带来什么收益
  5. 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不一定非要技术实现)
  6. 用户为什么要用
  7. 识别具体场景+使用动机

在公司做需求时,首要目标不是要弄清楚业务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的,而是要弄清楚有多少业务参与者?每个参与者的目标是什么?参与者的目标就是要抽象的角度。

需求价值判断主要通过广度、强度、频率维度三方面

  • 如果使用人数多、频率高、需求也很强烈,通常都是好需求;
  • 需求价值预判,从数据与逻辑角度思考需求的可行性;
  • 投入产出比ROI:商业价值/用户价值-开发成本
  • 优先级判断四象限法则

提出方案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更多是面对单个人的需求分析,而做产品要满足的是一个需求类别而不是具体的某个需求。从而能够从一个具体的需求,看到一类的需求,看到衍生相关的需求,甚至对需求进行分类,看到更高层面的需求。进而才能够系统性的解决同类的需求,而不是点对点的解决问题。

  • 产品经理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让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所以每次的投入都要试图解决一类问题,或多个类的相关问题。

排序需求

每天有无数的问题等待被解决,但资源有限,这时候就需要产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需求的优先级排序,决定需求的解决时间和成本投入。

主要衡量的角度包含发生频率、覆盖用户量、解决难度、收益、迫切程度等因素,需要根据实际环境进行决策。

监控复盘

解决方案上线后,要观察对产品全局的影响,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及时复盘。

其实事情未发生之前,谁都不知道正确的答案,但是随着经验的增长,对产品每次改动的影响预估越来越接近,有了所谓的产品感。

张小龙在2020年6月份曾对视频号进行预估:

未来有一天,视频的播放量中,关注、好友推荐、机器推荐的消耗比例,应该是1:2:10。
即,一个人应该平均看10个关注的视频,20个朋友赞的视频,100个系统推荐的视频这样的比例。

后来的微信后台数据显示,这个比例是1:2:9 ,预估的相当接近。

张小龙当时解释道,他对内容的理解分两种:

一种是你需要花脑力去理解的知识性信息,是学习;
一种是不需要花脑力的思维舒适区的消费类的信息,是娱乐。
朋友赞是朋友强迫你去获取你未必感兴趣的知识性信息,属于学习类的;
机器推荐,是系统投其所好而让你很舒服的浏览你喜欢的消费性信息,属于娱乐类的。

这就是他对人性的理解。

嘱咐

  • 用户需求重点是看场景,业务型需求重点看管理者目的
  • 单一需求分析,多问题几个为什么,了解需求本质

本文没有推荐过多的产品分析方法论以及怎么挖掘需求,主要是针对需求的判断有更新清晰的认识,知道要面对的问题以及问对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方法论扩展:七宗罪分析法、痛点分析法、KANO模型分析、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四象限分析法等

image.png

学的越多,越觉得无知,本来你看到了树,后来你看到了枝干,然后是组织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