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拳]知行合一的行
[右]回顾[左]
1.致良知:找回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
2.致良知优点:提升选择准确率、判断力、智慧;会让人心胸宽广、一身正气。
3.致良知的运用:戒慎害怕。
4.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击掌]如何行动起来[击掌]
[强]作者解读: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我们接触的外界的人或事是和我们内心的思想是完全统一不可分割。
2.心和外物分割后就会形成人的压力,比如在工作上有拖延症,有精力和时间去办这件事但就是拖着,最后会感到不舒服,作者说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在治疗后也容易复发,如果要预防这种问题,只能是强迫自己去做,等1-2个月之后,就会养成想到马上去做的习惯。
3.历史上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很少,大多数人是想到没有及时去行,慢慢让自己变成一个平庸之辈。
4.小技巧:真正积极的行动需要把握住每一天的早晨,强迫自己去想一些积极的、有希望的念头,这一天状态都很积极,行动力也会很强。
[咖啡]思考:
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以我现在的理解是心里的认知会决定是看待人或事的态度。
2.作者本身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他指出拖延症属于心理问题,我也赞同,而且我认为每个人都会有一点点心理问题,大部分人都是一般的心理问题都是可以自己疗愈的。关于处理拖延症的问题在其他的书中也看到过类似的方法都是说强迫自己去做,但是那本书中告诉了我一旦我们开始执行不想接受的任务,痛苦就会在大约20分钟后消失。当开始执行先前想回避的任务后,岛叶皮质就会平静下来。它就会很高兴终于开始做这项工作了。
3.我记得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老师们总是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当我周末早起开始做自己想做的时候,会发现做了好多时间还有好多呀,可以干一点儿其它的计划之外的事情了,当我把计划的事干完然后突然出现计划外的事,比如朋友打电话说来家里聚餐,我会发现我更加开心,因为我很庆幸把事情干完了,没有心理负担可以尽兴的与她们聊天了。
展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