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 Coding
NEW
沸点
课程
直播
活动
AI刷题
APP
插件
搜索历史
清空
创作者中心
写文章
发沸点
写笔记
写代码
草稿箱
创作灵感
查看更多
会员
登录
注册
HTTP详解
長夜難明
创建于2023-04-19
订阅专栏
极客时间透视HTTP规则读书笔记
等 2 人订阅
共33篇文章
创建于2023-04-19
订阅专栏
默认顺序
默认顺序
最早发布
最新发布
HTTP(33):性能优化
HTTP 服务器 服务器一般运行在 Linux 操作系统上,用 Apache、Nginx 等 Web 服务器软件对外提供服务 衡量服务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三个:吞吐量、并发数和响应时间。 吞吐量就是我们
HTTP(32):websocket
WebSocket 是一种基于 TCP 的轻量级网络通信协议,在地位上是与 HTTP 平级的。 为什么要有 WebSocket WebSocket 与 HTTP/2 一样,都是为了解决 HTTP 某方
HTTP(31):CDN
为什么要有网络加速? 你可能要问了,HTTP 的传输速度也不算差啊,而且还有更好的 HTTP/2,为什么还要再有一个额外的 CDN 来加速呢?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呢? 这里我们就必须要考虑现实中会遇
HTTP(30):WAF
Web 服务遇到的威胁 黑客都有哪些手段来攻击 Web 服务呢?我给你大概列出几种常见的方式。 DDoS攻击(泛洪攻击) 黑客会控制许多“僵尸”计算机,向目标服务器发起大量无效请求。因为服务器无法区分
HTTP(29):NGINX
进程池 Nginx 是个“轻量级”的 Web 服务器,那么这个所谓的“轻量级”是什么意思呢? “重量级”指服务器进程很“重”,占用很多资源,当处理 HTTP 请求时会消耗大量的 CPU 和内存,受到这
HTTP(28):HTTP3展望
HTTP/2 的“队头阻塞” HTTP/2 虽然使用“帧”“流”“多路复用”,没有了“队头阻塞”,但这些手段都是在应用层里,而在下层,也就是 TCP 协议里,还是会发生“队头阻塞”。 这是怎么回事呢?
HTTP(27):HTTP2特性预览
刚结束的“安全篇”里的 HTTPS,通过引入 SSL/TLS 在安全上达到了“极致”,但在性能提升方面却是乏善可陈,只优化了握手加密的环节,对于整体的数据传输没有提出更好的改进方案,还只能依赖于“长连
HTTP(26):HTTPS的优化
HTTPS 连接大致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建立连接时的非对称加密握手,第二个是握手后的对称加密报文传输。 由于目前流行的 AES、ChaCha20 性能都很好,还有硬件优化,报文传输的性能损耗小到几
HTTP(25):TLS1.3新特性
TLS1.3 的三个主要改进目标:兼容、安全与性能。 最大化兼容性 由于 1.1、1.2 等协议已经出现了很多年,很多应用软件、中间代理只认老的记录协议格式,更新改造困难甚至不可行。 在早期的试验中发
HTTP(24):TLS1.2连接过程
HTTPS 建立连接 当你在浏览器地址栏里键入https开头的 URI,按下回车会发生什么呢? 浏览器首先从 URI 里提取出协议名和域名。协议名是“https”,浏览器知道端口号是默认的 443,再
HTTP(23):数字签名与证书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以及两者结合起来的混合加密,实现了机密性。 但仅有机密性,离安全还差的很远。 黑客虽然拿不到会话密钥,无法破解密文,但可以通过窃听收集到足够多的密文,再尝试着修改、重组后发给网站
HTTP(22):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
TLS 是怎么为 HTTP 增加了机密性、完整性,身份认证和不可否认等特性的呢? 先说说机密性。它是信息安全的基础,缺乏机密性 TLS 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根之木”。 实现机密性最常用的手段是“加
HTTP(21):HTTPS
HTTP 有一些缺点,其中的“无状态”在加入 Cookie 后得到了解决,而另两个缺点——“明文”和“不安全”仅凭 HTTP 自身是无力解决的,需要引入新的 HTTPS 协议。 为什么要有 HTTPS
HTTP(20):缓存代理
之前谈到缓存时,主要讲了客户端(浏览器)上的缓存控制,它能够减少响应时间、节约带宽,提升客户端的用户体验。 但 HTTP 传输链路上,不只是客户端有缓存,服务器上的缓存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让请求不必
HTTP(19):代理
代理服务 代理就是在客户端和服务器原本的通信链路中插入的一个中间环节,也是一台服务器,但提供的是“代理服务”。 所谓的“代理服务”就是指服务本身不生产内容,而是处于中间位置转发上下游的请求和响应,具有
HTTP(18):缓存控制
缓存是优化系统性能的利器。 由于链路漫长,网络时延不可控,浏览器使用 HTTP 获取资源的成本较高。所以非常有必要把“来之不易”的数据缓存起来,下次再请求的时候尽可能地复用。这样,就可以避免多次请求
HTTP(17):cookie
在之前曾经说过,HTTP 是“无状态”的,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服务器没有状态差异,可以很容易地组成集群,而缺点就是无法支持需要记录状态的事务操作。 好在 HTTP 协议是可扩展的,后来发明的 C
HTTP(16):重定向
“超文本”里含有“超链接”,可以从一个“超文本”跳跃到另一个“超文本”,对线性结构的传统文档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能够使用“超链接”在网络上任意地跳转也是万维网的一个关键特性。它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文档
HTTP(15):连接管理
短连接 HTTP 协议最初(0.9/1.0)是个非常简单的协议,通信过程也采用了简单的“请求 - 应答”方式。 它底层的数据传输基于 TCP/IP,每次发送请求前需要先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收到响应报文后
HTTP(14):传输大文件
如何在有限的带宽下高效快捷地传输这些大文件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 HTTP 协议里有哪些手段能解决这个问题。 数据压缩 通常浏览器在发送请求时都会带着Accept-Encoding头字段,里面是浏览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