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22
- 今天阅读了《连肝7个晚上,总结了计算机HTTP网络协议的知识点》,HTTP的几种请求方法用途:
第一种GET方法:发送一个请求来获取服务器上的某一些资源。
第二种POST方法:向URL指定的资源提交数据或附加新的数据。
第三种PUT方法:跟POST方法一样,可以向服务器提交数据,但是它们之间也所有不同,PUT指定了资源在服务器的位置,而POST没有哦。
第四种HEAD方法:指请求页面的首部。
第五种DELETE方法:删除服务器上的某资源。
第六种OPTIONS方法:它用于获取当前URL所支持的方法,如果请求成功,在Allow的头包含类似GET,POST等的信息。
第七种TARCE方法:用于激发一个远程的,应用层的请求消息回路。
第八种CONNECT方法:把请求连接转换到TCP/TP通道。展开评论点赞 - 今天阅读了《前后端分离项目,该如何定义接口规范》,目前我们现在用的前后端分离模式属于第一阶段,由于使用到的一些技术jquery等,对于一些页面展示、数据渲染还是比较复杂,不能够很好的达到复用。对于前端还是有很大的工作量。下一阶段可以在前端工程化方面,对技术框架的选择、前端模块化重用方面,可多做考量。也就是要迎来“==前端为主的 MV* 时代==”。大多数的公司也基本都处于这个分离阶段。最后阶段就是==Node 带来的全栈时代==,完全有前端来控制页面,URL,Controller,路由等,后端的应用就逐步弱化为真正的数据服务+业务服务,做且仅能做的是提供数据、处理业务逻辑,关注高可用、高并发等。展开评论点赞
- 今天阅读了《数据仓库开发规范》,代码设计规范
脚本是否有备注、复杂计算逻辑是否有注释释。
任务是否支持多次重跑而输出不变,不能有 insert into 语句。
分区表是否使用分区键过滤并且有有效裁剪。
外连接的过逑条件是否使用正确,例如在左连接的 where 语句存在右表的过滤条件。
关联小表,是否使用/*+ map join * /。
不允许引用别的计算任务临时表。
原则上不允许存在一个任务更新多个目标表。
是否存在笛卡尔积。
禁止在代码里面使用 drop、create、rename 等 DDL 语句。
使用动态分区时,有没有检查分区键值为 NULL 的情况。
对于重要的任务 DQC 质量监控规则是否配置,严禁裸奔。
代码中有没有进行适当的规避数据倾斜语句。展开评论点赞 - 今天阅读了《阿里官方 Redis 开发规范!》,根据自身业务类型,选好maxmemory-policy(最大内存淘汰策略),设置好过期时间。默认策略是volatile-lru,即超过最大内存后,在过期键中使用lru算法进行key的剔除,保证不过期数据不被删除,但是可能会出现OOM问题。
其他策略如下:
allkeys-lru:根据LRU算法删除键,不管数据有没有设置超时属性,直到腾出足够空间为止。
allkeys-random:随机删除所有键,直到腾出足够空间为止。
volatile-random:随机删除过期键,直到腾出足够空间为止。
volatile-ttl:根据键值对象的ttl属性,删除最近将要过期数据。如果没有,回退到noeviction策略。
noeviction:不会剔除任何数据,拒绝所有写入操作并返回客户端错误信息"(error) OOM command not allowed when used memory",此时Redis只响应读操作。展开评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