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 #古诗词鉴赏大会#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在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笔下,项羽是值得肯定和称赞的,需要钦佩和推崇的。她极力赞美项羽不惧生死的精神,为何如此呢?无它,恨铁不成钢尔。
随着金人的不断南侵,以赵构为首的达官贵人,富豪将士不断的南迁。李清照跟着丈夫逃亡至乌江之时,她想起来了自刎而死的项羽。与之相比,宋朝的这些男人一个有骨气的都没有,没有一个死战不退(包括她弃城而逃的丈夫)。她一个女流之辈又能改变什么呢,只能手捧圣贤书,骂骂当朝者而已。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在杜牧看来,男子汉大丈夫要做到可以忍辱负重,不能因一时的失败而放弃。这是杜牧上任路过乌江之时想起项羽有感而发之作,当时的唐朝藩镇割据,内忧外患,眼瞅着是中兴无望了。但是他想要尽自己所能去为国家做出贡献,写下这首诗也是为了激励自己,告诉天下人要百折不挠,永不放弃。----题外话,杜牧是个真正的学霸,二十三岁写下闻名天下的《阿房宫赋》,二十六岁就登进士及第了。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这是王安石任满赴京途中路过乌江,有感而发隔空回应杜牧。身为北宋最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是从客观的觉度上来评价项羽的失败。不同于李清照的肯定,杜牧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王安石从楚汉战争的形势来分析,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上来说,项羽无论回不回江东,都是垂死挣扎而已。写这首诗也是因为他要回京变法,想倡导大家要勇于对前人(杜牧)提出质疑,也是创新的一种精神吧。
说一下项羽啊,打了一辈子仗,巨鹿之战时,以数万之众,大败四十万秦军主力,只此一战,秦朝名存实亡,真是应了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彭城之战时,三万大军击溃刘邦率领的五十六万汉军,霸王之名天下传。项羽是勇将确不是良帅,战略目光短浅。项羽大大小小打了无数的仗,屡战屡胜,只败一场,垓下之战。但就是这一场,已经是无力回天了,留下那一句,天要亡我,非战之罪也。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为啥失败,也是一种悲哀。展开赞过评论1
![[流泪]](http://lf-web-assets.juejin.cn/obj/juejin-web/xitu_juejin_web/img/jj_emoji_6.dde0d8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