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AI和人的协同作业模式
sqlboy的价值不在于sql工具
现在工具都做不到完全自动化
领域建模能力还缺
只能说是逐步取代只会用工具的人
工具智能了 以前是人找工具 现在工具找人 适配人
你的认知价值 目前ai是取代不了的
是的前面几轮技术 低代码 自动可视化 取数…
都是想解决一个问题 只是aigc往前把这些想法推进了一大步
展开
liangsh01于2024-04-26 18:17发布的图片
2
大模型公司为什么要自己搞芯片? | 这些应用要被用起来
收益要大于显卡资源投入才行
所以openai会想自己搞芯片是有道理的
哪怕你做的再牛 用户使用成本太高
改造链路成本+api费用比或者说自己搭建环境费用
远远大于现有工作链路运行成本
使用概率就会下来
对于大模型公司能做到就是
1.提高模型能力,拉升能力下界,超过行业7分位
2.降低推理成本,让芯片高效低价
3.让模型推理成本低 并发、推理可复用
如果按这个逻辑看 未来大模型生态就是云计算的生态
大模型公司背后技术就是云公司 业务层面可能会出现差异 这是业务建模的事
他们的商业推理逻辑估计就是 要批量应用 成本必须要低
训练成本和推理成本都要低 特别是推理成本要低
所以搞芯圆厂逻辑上看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你看网络上up宣传的工作流
一大把 但是估计也就他们自己能受益
大部分人看了也就是看了 无法很好和工作结合
反倒是科研学生群体把那些经典工作流用起来的比较能够真正受益
展开
liangsh01于2024-04-25 14:20发布的图片
评论
#AI Bot技术挑战赛# Ai尽头是储能的一些看法
目前ai就是计算机在计算,
所谓算力就是电子在芯片按一定规律运动
然而现在控制电子运动是一个耗散系统无法形成自闭环,
也就是必须不停通过耗电来维持电子一定规律计算
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转换无法自转换 必须消耗电力
那么算力就看你有多少电力
ai多智能就看你有多少能量储备
展开
liangsh01于2024-04-24 10:41发布的图片
liangsh01于2024-04-24 10:41发布的图片
liangsh01于2024-04-24 10:41发布的图片
2
现代数学背后的易经思维和智慧
易 数 理,现代数学本质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表述语言,现代的科学语言大部分是围绕数学语言来表述的。所以在技术和产业界已经更熟悉了这套表述语言,但是背后陈述的思想是否有易经的思维和智慧呢,可以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不是用我们熟悉的“易经”语言表述出来而已。
比如阴阳互生 平衡协调 在目前人工智能的大模型中就是很明显体现,对抗学习提升模型学习和迁移能力 平衡在大模型的ood问题里面也是用的特别多。所以易经的思想不是没用而是用了我们却不认识。至于是否易经语言表述会逐步流行于agi个人感觉这个是有可能对齐,但也需要我们的努力。agi一定是体系化的 君臣佐使 五行调和 平衡测度 这些理论都是可以引进来的 并且会很直接。但是现在缺少对易经理解很深刻的agi学者来做这层翻译和领导工作。
展开
liangsh01于2024-04-21 09:39发布的图片
评论
AIGC产业应用现状及前景
可以肯定AIGC这阶段
产业应用存在极大问题和阻力
没有一个kill APP
一线曙光但改革也是举步维艰
改痛苦 不改怕失去机会
所以大家极力跟进
期待走通一条范例
展开
1
#新人报道# 关于保持更新版本模型前后一致的思考
保持更新版本模型保持前后一致性
图模型前后理解一致性
其实不一致的原因大体看来有3个:
1.条件laten分布的差异
2.文本到图对齐模型差异
3.diffusion生成过程的差异
我们在训练时候既然希望能够保持前后迭代的稳定,并且保持后一版本比前一版本更优秀。
那么其实我们确实需要保证在上个版本中条件laten尽可能一致,至少我们宏观表示一致,我们希望优化的是描述细节、细粒度对齐,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换词换细节描述方式让模型学会细节表述(比如文本被压到的空间分布是尽可能一致)
对于整体如果不符合预期的图文,我们就在新版本中让模型纠正到正确表示
也就是我们后续模型的迭代应该是在做基准模型的sft、rlhf对齐,如果真需要做二次预训练应该也是只对表述不好的图片进行学习
展开
liangsh01于2024-04-19 10:12发布的图片
评论
关注了标签 TCP/IP TCP/IP
算法专家
算法专家
算法专家
关注了标签 C++ C++
算法专家
下一页
个人成就
文章被点赞 22
文章被阅读 17,610
掘力值 943
收藏集
0
关注标签
19
加入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