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 一个项目放多少个页面合适?
全放一起越堆越臃肿,容易引发单点故障;拆得太散又不好维护,涉及整体改造时痛不欲生。
那么按什么依据划分粒度最合适呢?按业务类型?按项目类型?按核心与非核心?还是等项目实在大到不得不拆时再新建个 xxx-new 的项目?
我的看法是:当产品团队脑暴一下午可以产出一百个项目时,任何划分手段都是没用的,长远来看更好的做法是:留足后悔药。在架构设计上做到项目和 URL 解耦(不要拿项目文件路径做域名),页面和项目解耦(把依赖下沉到 npm,对项目的私有依赖尽量少),这样就可以随时根据业务变化和实际需要对项目进行拆分与重组。
每个页面都像一颗标准化子弹,可以填装在不同的枪械上。展开评论3 - 技术的征途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重在知识体系的积累,第二阶段重在解决方案的积累,第三阶段重在规划前瞻。知识、解决方案和规划正是衡量技术能力的三个基本维度,也分别是一二三面的考察点,只不过对不同职级的要求不一样。
规划为什么重要?对个人而言,是否有规划,体现出你是否具备自我驱动的能力;对团队而言,如果一个 leader 缺乏规划能力,意味着被动应对产品需求将是整个团队的常态,无法规划出足够的任务目标让小兄弟小姐妹们去拿结果创收益,大家就得不到成长,得不到晋升,疲于应付业务需求,久而久之人才就会流失。
寒冬说“P5 看承担 P6 看深度 P7 看体系 P8 看规划”,上述三段论跟他说的差不多。
为啥不谈 p9 或 4.x?这个级别的人重在创造,为全公司乃至全行业创造新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只有绝顶聪明同时真正热爱技术、把技术作为自我实现的人容易做到,所以能否达到这个阶段,问题首先不在于你做不做得到,而在于你是不是那样的人。展开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