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新买的 Pegasus plus 跑步感觉脚感怪怪的,跟 ultraboost 一样跑个几公里就小腿肚子酸。是 zoom max脚感都这样,还是我体重比较重?(下面有图,可以猜一下
),穿特步的三千公里这种PEBAX底跑就没事但是那个鞋子鞋底已经磨没了。
有没有老哥推荐缓震比较好的跑鞋的,平常配速差不多在 11~15km/h 之间,大部分都是 11~13。不要带碳板的,标准脚型鞋楦太大的穿不了,目前在看的是 vomero plus 和 Nimbus 27。
),穿特步的三千公里这种PEBAX底跑就没事但是那个鞋子鞋底已经磨没了。有没有老哥推荐缓震比较好的跑鞋的,平常配速差不多在 11~15km/h 之间,大部分都是 11~13。不要带碳板的,标准脚型鞋楦太大的穿不了,目前在看的是 vomero plus 和 Nimbus 27。
展开
10
1
说说最近觉得有意思的两个事:一个小哥发穿搭被群嘲,一个女生发自拍又被追捧又被喷。愈发觉得,大多数人上网,不是来理解别人的,而是来找存在感的。这是人性,改不了。阳光下没人敢直视,但影子人人敢踩。
人只能看到自己目之所及的东西,而认知又受限于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哪怕同龄、同职业,经历与眼中的世界也可能天差地别:有人三十岁了,生活圈还只有公司和出租屋;有人已经换过几个城市、见过几种人生。这不是谁对谁错,而是现实本身就参差不齐。但问题来了: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看不到”,反而把身边的小圈子当成全世界。因为能力差不多才成了同事、朋友,就误以为“大家都这样”。于是,一旦有人跳出这个“平均值”,展示点不一样的东西,就容易被当成“异类”。
其实从我个人审美来看,男生穿搭确实不算出彩,女生长相也算不上惊艳——但这不是重点。土不土、好不好看,本来就是个人审美,没人非得按你的标准活。你可以不喜欢,但没必要非得说出来。有些话说出口,不是为了表达观点,只是为了让人难堪。而互联网最擅长的,就是把“我不喜欢”包装成“你不行”。
有意思的是,那么多发自拍的女生里,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叫三碗的。平心而论,她不算最打眼的那一个,长相、身材都中等,但在她的照片里我能感觉到一种踏踏实实生活的味道,丝毫没有炫耀的意味。我没留言,也没点赞过;我的观点和看法对她不重要,她的生活更不需要我点评。只是默默发现:她很少被攻击。也许,当一个人不急着炫耀,别人也就没了打压的理由。
人最怕的,不是别人比自己强,而是别人强得自己看不懂。看不懂,就无法对齐,那就只能踩一脚,找点优越感。你说月薪三万,他就说“我交的税都不止这个数”。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得让你“没那么得意”。这就是互联网的常态:不是来让你爽的,是来让他们爽的。
我以前特别喜欢杜甫那句:“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现在明白了,这句话在互联网上不管用。
尊重差异,是互联网上最省力的生存方式。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解释。展示自己,就得承受被误解、被攻击的准备。别浪费时间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互联网最好的用法,是找到能聊得来的人。不是不能展示,而是得明白:展示的那一刻,就等于把解释权交给了别人。你可以发,但也要敢接。别人可以说,但你可以选择不听。互联网不是法庭,没人真的想审判你,大多数人只是想借你找点自己的存在感,别计较了。
人只能看到自己目之所及的东西,而认知又受限于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哪怕同龄、同职业,经历与眼中的世界也可能天差地别:有人三十岁了,生活圈还只有公司和出租屋;有人已经换过几个城市、见过几种人生。这不是谁对谁错,而是现实本身就参差不齐。但问题来了: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看不到”,反而把身边的小圈子当成全世界。因为能力差不多才成了同事、朋友,就误以为“大家都这样”。于是,一旦有人跳出这个“平均值”,展示点不一样的东西,就容易被当成“异类”。
其实从我个人审美来看,男生穿搭确实不算出彩,女生长相也算不上惊艳——但这不是重点。土不土、好不好看,本来就是个人审美,没人非得按你的标准活。你可以不喜欢,但没必要非得说出来。有些话说出口,不是为了表达观点,只是为了让人难堪。而互联网最擅长的,就是把“我不喜欢”包装成“你不行”。
有意思的是,那么多发自拍的女生里,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叫三碗的。平心而论,她不算最打眼的那一个,长相、身材都中等,但在她的照片里我能感觉到一种踏踏实实生活的味道,丝毫没有炫耀的意味。我没留言,也没点赞过;我的观点和看法对她不重要,她的生活更不需要我点评。只是默默发现:她很少被攻击。也许,当一个人不急着炫耀,别人也就没了打压的理由。
人最怕的,不是别人比自己强,而是别人强得自己看不懂。看不懂,就无法对齐,那就只能踩一脚,找点优越感。你说月薪三万,他就说“我交的税都不止这个数”。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得让你“没那么得意”。这就是互联网的常态:不是来让你爽的,是来让他们爽的。
我以前特别喜欢杜甫那句:“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现在明白了,这句话在互联网上不管用。
尊重差异,是互联网上最省力的生存方式。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解释。展示自己,就得承受被误解、被攻击的准备。别浪费时间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互联网最好的用法,是找到能聊得来的人。不是不能展示,而是得明白:展示的那一刻,就等于把解释权交给了别人。你可以发,但也要敢接。别人可以说,但你可以选择不听。互联网不是法庭,没人真的想审判你,大多数人只是想借你找点自己的存在感,别计较了。
展开
1
点赞
赞了这篇沸点
看到很多新能源相关的帖子下方都有 jy 提及固态电池的事,有一些个人看法。前沿技术从“发布”到“人人用得上”永远隔着一条成本鸿沟:三星早在 2016 年的 S7 就标配 AMOLED 息屏提醒,可国产千元机普及 OLED 已经是四五年后;比亚迪兆瓦闪充虽然上车,电价 1.6~2.3 元/度、全国桩子才几百根,得额外掏高价、绕路找桩,普通老百姓一般时候也舍不得充。猜想,即便固态电池明年量产,也会先锁在 30 万以上的旗舰车型——材料贵、产能少、配套稀缺,就像初代 iPhone 和谷歌 Glass 一样,早期注定溢价,只有预算充足的极客和发烧友才能尝鲜;等到成本被供应链摊平、基建跟上,才可能下沉到主流市场。一句话:技术上车不等于用户上车,固态电池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依旧是一段“看得见却够不着”的漫长等待。如果有需求的话,别让对未来的预期影响了眼下的生活。
展开
2
点赞
赞了这篇沸点
大家虽然不是学校里的老师,但是你们教会了我装逼、钓鱼、阴阳怪气、复读机、各种经典语录、抽象行为艺术表演等等技能,因此,大家都是我人生的导师。
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3
11
赞了这篇沸点
什么叫狗子藏不住二两香油?
行情好的时候觉得是自己的本事,赚的还没落袋为安就开始到处显摆。
什么叫狗改不了吃屎?
明明是有前车之鉴的,又不是搞长期的一点小波动就嗷嗷乱叫,偏偏不信邪生怕自己卖飞了搞得自己跑路都来不及。
行情好的时候觉得是自己的本事,赚的还没落袋为安就开始到处显摆。
什么叫狗改不了吃屎?
明明是有前车之鉴的,又不是搞长期的一点小波动就嗷嗷乱叫,偏偏不信邪生怕自己卖飞了搞得自己跑路都来不及。
2
3
赞了这篇沸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