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继老司机的”黄金右脚“之后,即将在编程界出现“黄金对话” 。举个例子:
直接输入 App.vue 得到 App.vue => App.vue 搜索结果是 /**/App.vue, n results.
使用vscode ”#“ 选中 ”App.vue" 得到的结果是 "src/page-xxx/App.vue", 1 result.
n results 会增加至少一次 tool call 来判断那个App.vue 是对话中“可能”需要的,而这是一次高级请求 + 可能很昂贵的tokens消耗,因为读取App.vue的内容特征需要读文件内容、或者一次index search。
熟练的AI coder应该善用编辑器提供的快速选择文件、md content、commands等工具,节省tokens的同时提升生成质量。
如果AI是公司买的,请放肆大胆的用。
直接输入 App.vue 得到 App.vue => App.vue 搜索结果是 /**/App.vue, n results.
使用vscode ”#“ 选中 ”App.vue" 得到的结果是 "src/page-xxx/App.vue", 1 result.
n results 会增加至少一次 tool call 来判断那个App.vue 是对话中“可能”需要的,而这是一次高级请求 + 可能很昂贵的tokens消耗,因为读取App.vue的内容特征需要读文件内容、或者一次index search。
熟练的AI coder应该善用编辑器提供的快速选择文件、md content、commands等工具,节省tokens的同时提升生成质量。
如果AI是公司买的,请放肆大胆的用。
展开
评论
点赞
#AI 编程#
Claude code + qwen3-coder-plus 好像有点问题:
1. 我这里常出现多次 参数错误,然后重新发送请求;
2. 有点自循环的味道,某个流程 在反复的做 (读A,读B,改C)多次;
3. Tokens耗费巨大,如图 $30(Claude code计算,仅供参考), 耗费了 阿里百炼平台 100万tokens(注册免费送)之后,还费了我大概3毛7(欠费停机);
效果如何?
生成的组件质量完全够,指明了node_modules里的ui库路径,能根据对话查找对应的 dts和代码,css vars能合理使用。
喜欢用find但特别多*号,不够精确,可能会导致上下文膨胀。
总结:对话要求高,质量够,耗费高
Claude code + qwen3-coder-plus 好像有点问题:
1. 我这里常出现多次 参数错误,然后重新发送请求;
2. 有点自循环的味道,某个流程 在反复的做 (读A,读B,改C)多次;
3. Tokens耗费巨大,如图 $30(Claude code计算,仅供参考), 耗费了 阿里百炼平台 100万tokens(注册免费送)之后,还费了我大概3毛7(欠费停机);
效果如何?
生成的组件质量完全够,指明了node_modules里的ui库路径,能根据对话查找对应的 dts和代码,css vars能合理使用。
喜欢用find但特别多*号,不够精确,可能会导致上下文膨胀。
总结:对话要求高,质量够,耗费高
展开
评论
点赞
赞了这篇沸点
如何评价一次对话能让 VSCode copilot 循环4次用掉进2%(10次左右)的 premium request(Claude 4 preview)更改涉及14个文件。
总结一下(因为之前内侧过github copilot workspace,感受颇深):
1. 一定要用英文,质量比中文好很多,可以错别单词,可以不通顺,但AI能准确理解你的意思
2. Plan 很重要,全局观、核心路径清晰可以让AI少走弯路
3. 清晰代码里AI可能疑惑的地方,比如已经有Hook的地方skip掉非常重要,hook使用了reactive api控制UI状态,assert function用来处理其它代码逻辑(虽然功能重复,但各有各的好),如果你不指明,AI大概率会改你的hook(之前踩过坑)
AI平台和工具很重要,index和模糊搜索的质量直接决定了AI改代码的能力。
打完这段文字跑到 21个文件更改了,结果很不错,基本不用改
下一次遇到案例了,分享把prompts 写的像伪编程语言,效果更佳。
最后,AI的Summary一定要看!
总结一下(因为之前内侧过github copilot workspace,感受颇深):
1. 一定要用英文,质量比中文好很多,可以错别单词,可以不通顺,但AI能准确理解你的意思
2. Plan 很重要,全局观、核心路径清晰可以让AI少走弯路
3. 清晰代码里AI可能疑惑的地方,比如已经有Hook的地方skip掉非常重要,hook使用了reactive api控制UI状态,assert function用来处理其它代码逻辑(虽然功能重复,但各有各的好),如果你不指明,AI大概率会改你的hook(之前踩过坑)
AI平台和工具很重要,index和模糊搜索的质量直接决定了AI改代码的能力。
打完这段文字跑到 21个文件更改了,结果很不错,基本不用改
下一次遇到案例了,分享把prompts 写的像伪编程语言,效果更佳。
最后,AI的Summary一定要看!
展开
评论
1
开源的Figma MCP都是不够的,重写适配到UI库组件(结合UI库的文档,当然,文档也是优化后的)后效果非常好,不算业务代码能有90%的可用度。
那下一阶段呢? DDD -> TDD (Playright MCP) -> AI Coding -> Playgright 自动验证 -> 灰度发布
这些可都支持headless运行,全流程跑一遍不到30分钟。总有一天研究技术的会把自己卷没,而且感觉不遥远了。
那下一阶段呢? DDD -> TDD (Playright MCP) -> AI Coding -> Playgright 自动验证 -> 灰度发布
这些可都支持headless运行,全流程跑一遍不到30分钟。总有一天研究技术的会把自己卷没,而且感觉不遥远了。
展开
评论
1
赞了这篇文章
赞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