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 我的一篇算法博客下的评论,觉得很有意思,看法也很独到。你是怎么看的?
评论如下:
“看到这篇文章,有点想起了《孔乙己》中孔乙己教别人茴香豆的“茴”字的各种写法。当然,我不是把楼主比喻为孔乙己。而是有时候经常在想,真的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去研究各种不怎么实用和使用的实现方法吗?直接掌握一两种通用的使用方法不就可以了吗? 但有时候却又想,不同的职位对同一个知识点的要求不一样,就好像如果是文字研究者就有必要了解“茴”字的多种写法,哪怕很多用法都是几乎不怎么被大众使用的,因为这就是他的工作。而作为一般的文字使用者,只需要记住常用的写法即可。这里我要表达的意思是,对于任意一个知识点,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的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明白自己需要掌握的程度,毕竟人的精力有限,提高效率才好!只是看到这篇文章,有点感慨,不是针对楼主,不要误会哈!”展开45 - 大家好,我是任玉刚,Android 技术专家,《Android 开发艺术探索》作者,国内著名会议 QCon、GMTC、GDG Devfest 特邀讲师,GitHub followers 6.6k。
混过腾讯、百度和滴滴,热爱 Java、Android 和大前端技术,业余时间还打理了一个技术公众号「玉刚说」。
和很多人一样,我本科学校一般,但是我没有放弃,后来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研。在高手云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没好好上课,但是我并不逃课,我在课堂上看编程书。读研的三年间,我读了很多书,如饥似渴,覆盖了 Web 前端、Java 后端、PHP 后端、C++ 和安全攻防。在校园期间,我最擅长的领域是 C++ 和 Java 后端,我用 C++ 写过很多小程序,用 Spring 框架撸了一个小网站。
工作第一年工作,我在 C++、Web 前端和 Android 中间来回转岗。
第二年,我来到北京,成为一个 Android 工程师,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删除无用的 log。后来我奋发图强,在 Android上 取得了小小的成就,也出版了自己的书。我在技术和个人成长上思考很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希望可以和大家在掘金进行探讨。
我会在 2019.03.12 - 2019.03.14 期间挑选有价值的问题回答,大家可以问我 「Java」、「Android」、「大前端」、「个人成长」相关的问题。展开194137 - 好了这次这篇更新久了一些,但好在一字一句的敲,一帧一图的截。也终究算是把它写完了。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