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1
-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23 打卡 day 18
今日学习:
不用动态更新查看日志就可以使用cat查询文件内有没有该内容这个可以、如果需要动态的看新日志进入到文件就使用tail监听着文件的进入。展开评论点赞 -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22 打卡 day 17
今日学习:
go的优点
编译和运行都很快。
在语言层级支持并行操作。
有垃圾处理器。
内置字符串和 maps。
函数是 go 语言的最基本编程单位。展开评论点赞 -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21 打卡 day 16
今日学习:
优点
单表数据量是可控的
水平扩展简单只需增加节点即可,无需对其他分片的数据进行迁移
缺点
由于连续分片可能存在数据热点,比如按时间字段分片时,如果某一段时间(双11等大促)订单骤增,存11月数据的表可能会被频繁的读写,其他分片表存储的历史数据则很少被查询,导致数据倾斜,数据库压力分摊不均匀展开评论点赞 -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20 打卡 day 15
今日学习:
1.完全基于内存操作,性能极高,读写速度快,Redis 能够支持超过 100KB/s 的读写速率
2.支持高并发,支持10万级别的并发读写
3.支持主从模式,支持读写分离与分布式具有丰富的数据类型与丰富的特性(发布订阅模式)
4.支持持久化操作,不会丢失数据展开评论点赞 -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19 打卡 day 14
今日学习:
HTTP状态码用来表示响应结果的状态,其中200是正常响应,4xx是客户端错误,5xx是服务端错误。
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加入nginx,可以起到反向代理和负载均衡的作用,客户端只管向nginx请求数据,并不关心这个请求具体由哪个服务器来处理。
后端服务端应用如果发生崩溃,nginx在访问服务端时会收到服务端返回的RST报文,然后给客户端返回502报错。502并不是服务端应用发出的,而是nginx发出的。因此发生502时,后端服务端很可能没有没有相关的502日志,需要在nginx侧才能看到这条502日志。
如果发现502,优先通过监控排查服务端应用是否发生过崩溃重启,如果是的话,再看下是否留下过崩溃堆栈日志,如果没有日志,看下是否可能是oom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进程主动退出。如果进程也没崩溃过,去排查下nginx的日志,看下是否将请求打到了某个不知名IP端口上。
展开评论点赞 -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18日 打卡 day 13
今日学习:
db.opt文件:主要记录当前数据库使用的字符集和验证规则等信息。
.frm文件:存储表结构的元数据信息文件,每张表都会有一个这样的文件。
.MYD文件:用于存储表中所有数据的文件(MyISAM引擎独有的)。
.MYI文件:用于存储表中索引信息的文件(MyISAM引擎独有的)。
.ibd文件:用于存储表数据和索引信息的文件(InnoDB引擎独有的)。
.ibdata文件:用于存储共享表空间的数据和索引的文件(InnoDB引擎独有)。
.ibdata1文件:这个主要是用于存储MySQL系统(自带)表数据及结构的文件。
.ib_logfile0/.ib_logfile1文件:用于故障数据恢复时的日志文件。展开评论点赞 -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17日 打卡 day12
今日学习:
HTTPS会对HTTP的URL和Request Body都进行加密,因此直接在filter栏进行过滤http.host == "baidu.com"会一无所获。
HTTPS握手的过程中会先通过非对称机密去交换各种信息,其中就包括3个随机数,再通过这三个随机数去生成对称机密的会话秘钥,后续使用这个会话秘钥去进行对称加密通信。如果能获得这三个随机数就能解密HTTPS的加密数据包。
展开评论点赞 -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4日 打卡 day10
今日学习
1. TCP为了实现可靠性,引入了重传机制、流量控制、滑动窗口、拥塞控制、分段以及乱序重排机制。而UDP则没有实现,因此一般来说TCP比UDP快。
2.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而UDP是无连接的协议。这里的"连接"其实是,操作系统内核在两端代码里维护的一套复杂状态机。
3.大部分项目,会在基于UDP的基础上,模仿TCP,实现不同程度的可靠性机制。比如王者农药用的KCP其实就在基于UDP在应用层里实现了一套重传机制。
4.对于UDP+重传的场景,如果要传超大数据包,并且没有实现分段机制的话,那数据就会在IP层分片,一旦丢包,那就需要重传整个超大数据包。而TCP则不需要考虑这个,内部会自动分段,丢包重传分段就行了。这种场景下,其实TCP更快。展开评论点赞 -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3日 打卡 day9
今日学习
文章无非就是通过这种类似的长短句形成的段落堆砌出来的,所以解决了词,解决了句子,自然没什么可怕的评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