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友等级
我主要关注领域 {研发效能、研发工具链、持续集成、交付、DevOps、效能度量、微服务治理、容器、云原生}
获得徽章 0
所有服务商都有生命周期,国内不愿意选择saas的一个底层逻辑就在于这里:不能因为你公司挂了,我的业务也一起同归于尽啊。一些工具型的系统可以用saas,但是数字资产用saas就存在巨大风险。
DevOps相对关注运维自动化,较少涉及复杂算法。
DevOps更专注基础架构和工程流程。
DevOps的工作重心在于搭建工程化系统,而不是产品功能或业务创新。
DevOps工程师相对更专注技术展开,对商业策略和产品决策参与较少。
DevOps也主要在运维团队内部协作。和产品、设计等部门协作的机会较少。
“当一个管理者的智慧无法衡量一支团队的产出的时候,他就会把‘工时’当做最后的救命稻草,死死抱住——这是他唯一听得懂的东西了。”
OKR的聚焦点在于如何达成目标,绩效考核的聚焦点在于考核。他们是两个维度的事情:一个价值创造,一个是价值评估。OKR只是以目标代替指标、同时考核评分环节弱化淡化。但是对目标和结果仍然要量化和评分。
研发效能度量-线上缺陷密度, 这个度量指标有用,但作用不大,也就一点点的作用。给人一种看看就好的感觉,后期会形成虚荣性指标,没有实际意义。但是统计成本一直存在。
DevOps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改进的过程,伴随着工具、平台的引入,企业也需要不断地调整,以达到整个组织的敏捷化、高效化,从而实现业务价值交付层面的提升,推进整个企业从内到外的数字化进程。
研发效能可以降本增效,但研发效能是降本增效最快的方法么?不是,做好研发效能、修炼内功一定会降本增效,但短期内肯定不会降本增效,最快的降本增效的方法就是裁员。但这样副作用也很大,慢慢的劣币驱逐良币,就会把优秀员工一个个「恶心」走。很多问题会延迟发作。
今天看到一句话:研发效能度量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作为领导打 C 的论据,降低了领导打 C 的成本
任何一个 devops 平台没有长时间的投入都很难做出来。投入更多的人,可以缩短时间,但是也只是缩短了一些而已;可以避免一些坑,但另外一些坑还是会跳下去。#devops#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