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 关键要点总结
1. **音色克隆深度优化**
- 用 **WavLM/HuBERT** 替代传统编码器 → 捕捉更细粒度声纹特征
- **噪声+变调增强训练** → 提升复杂场景鲁棒性
2. **三级容错架构**
- `XTTS`(冲分) → `Edge TTS`(保自然度) → `pyttsx3`(保底)
- 优先级逐级下降,确保任何情况下均有输出
3. **工程细节决定成败**
- 预处理消除输入噪声干扰
- 后处理保证输出格式规范
- 重试机制应对服务不稳定
1. **音色克隆深度优化**
- 用 **WavLM/HuBERT** 替代传统编码器 → 捕捉更细粒度声纹特征
- **噪声+变调增强训练** → 提升复杂场景鲁棒性
2. **三级容错架构**
- `XTTS`(冲分) → `Edge TTS`(保自然度) → `pyttsx3`(保底)
- 优先级逐级下降,确保任何情况下均有输出
3. **工程细节决定成败**
- 预处理消除输入噪声干扰
- 后处理保证输出格式规范
- 重试机制应对服务不稳定
展开
评论
点赞
HTTP 2.0 笔记
## 1. 简介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的协议,它是Web通信的基础。HTTP 2.0 是 HTTP 协议的下一代版本,旨在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效率。
## 2. 主要特性
- 二进制协议:HTTP 2.0 使用二进制编码来传输数据,相比于之前的版本,可以更快地解析和处理数据。
- 多路复用:HTTP 2.0 允许同时在一个 TCP 连接上发送多个请求和响应,避免了建立多个连接的开销,提高了性能。
- 头部压缩:HTTP 2.0 使用 HPACK 算法对头部进行压缩,减小了数据传输的大小,提高了效率。
- 服务器推送:HTTP 2.0 允许服务器在客户端请求之前主动推送资源,减少了客户端请求的延迟。
- 流控制:HTTP 2.0 支持流级别的流控制,可以更好地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防止过载和拥塞。
## 3. 使用示例
### 请求示例
```
GET /index.html HTTP/2.0
Host: example.com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89.0.4389.82 Safari/537.36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
```
### 响应示例
```
HTTP/2.0 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tent-Length: 1024
Server: Apache/2.4.41 (Unix)
Date: Sun, 14 Mar 2021 12:00:00 GMT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Example</title>
</head>
<body>
<h1>Hello, World!</h1>
</body>
</html>
```
## 4. 兼容性
HTTP 2.0 可以与之前的 HTTP 版本兼容,并且大多数现代浏览器和服务器都支持 HTTP 2.0。
## 1. 简介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的协议,它是Web通信的基础。HTTP 2.0 是 HTTP 协议的下一代版本,旨在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效率。
## 2. 主要特性
- 二进制协议:HTTP 2.0 使用二进制编码来传输数据,相比于之前的版本,可以更快地解析和处理数据。
- 多路复用:HTTP 2.0 允许同时在一个 TCP 连接上发送多个请求和响应,避免了建立多个连接的开销,提高了性能。
- 头部压缩:HTTP 2.0 使用 HPACK 算法对头部进行压缩,减小了数据传输的大小,提高了效率。
- 服务器推送:HTTP 2.0 允许服务器在客户端请求之前主动推送资源,减少了客户端请求的延迟。
- 流控制:HTTP 2.0 支持流级别的流控制,可以更好地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防止过载和拥塞。
## 3. 使用示例
### 请求示例
```
GET /index.html HTTP/2.0
Host: example.com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89.0.4389.82 Safari/537.36
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
```
### 响应示例
```
HTTP/2.0 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tent-Length: 1024
Server: Apache/2.4.41 (Unix)
Date: Sun, 14 Mar 2021 12:00:00 GMT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Example</title>
</head>
<body>
<h1>Hello, World!</h1>
</body>
</html>
```
## 4. 兼容性
HTTP 2.0 可以与之前的 HTTP 版本兼容,并且大多数现代浏览器和服务器都支持 HTTP 2.0。
展开
评论
点赞
# HTTP 1.0 笔记
HTTP 1.0是HTTP协议的第一个版本,它于1996年发布。相较于之前的版本,HTTP 1.0引入了一些重要的特性和改进,如持久连接、虚拟主机支持和缓存机制等。
- 持久连接:允许在单个TCP连接上进行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减少建立和关闭连接的开销,提高通信效率。
- 虚拟主机支持:一台服务器上可以承载多个不同域名的网站,通过在请求头中包含"Host"字段来区分不同的虚拟主机。
- 缓存机制:通过在响应头中添加"Cache-Control"字段和"Expires"字段,服务器可以告诉客户端如何缓存响应内容,减少对服务器的请求,提高性能。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使用HTTP 1.0的GET方法发送一个HTTP请求并打印响应内容:
```python
import socket
def send_request(host, port, path):
# 创建套接字
client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连接服务器
client_socket.connect((host, port))
# 发送HTTP请求
request = f"GET {path} HTTP/1.0\r\nHost: {host}\r\n\r\n"
client_socket.send(request.encode())
# 接收响应并打印内容
response = client_socket.recv(4096).decode()
print(response)
# 关闭套接字
client_socket.close()
# 测试代码
send_request("example.com", 80, "/index.html")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socket模块创建一个套接字,并使用connect方法连接到指定的服务器。然后,构建一个符合HTTP 1.0规范的GET请求,并通过send方法发送给服务器。最后,使用recv方法接收服务器的响应,并将其打印出来。
HTTP 1.0是HTTP协议的第一个版本,它于1996年发布。相较于之前的版本,HTTP 1.0引入了一些重要的特性和改进,如持久连接、虚拟主机支持和缓存机制等。
- 持久连接:允许在单个TCP连接上进行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减少建立和关闭连接的开销,提高通信效率。
- 虚拟主机支持:一台服务器上可以承载多个不同域名的网站,通过在请求头中包含"Host"字段来区分不同的虚拟主机。
- 缓存机制:通过在响应头中添加"Cache-Control"字段和"Expires"字段,服务器可以告诉客户端如何缓存响应内容,减少对服务器的请求,提高性能。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使用HTTP 1.0的GET方法发送一个HTTP请求并打印响应内容:
```python
import socket
def send_request(host, port, path):
# 创建套接字
client_socket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连接服务器
client_socket.connect((host, port))
# 发送HTTP请求
request = f"GET {path} HTTP/1.0\r\nHost: {host}\r\n\r\n"
client_socket.send(request.encode())
# 接收响应并打印内容
response = client_socket.recv(4096).decode()
print(response)
# 关闭套接字
client_socket.close()
# 测试代码
send_request("example.com", 80, "/index.html")
```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socket模块创建一个套接字,并使用connect方法连接到指定的服务器。然后,构建一个符合HTTP 1.0规范的GET请求,并通过send方法发送给服务器。最后,使用recv方法接收服务器的响应,并将其打印出来。
展开
评论
点赞
赞了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