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表入门(下)

28 阅读6分钟

写链表代码技巧

技巧一:理解指针或引用的含义

--->事实上,看懂链表的结构并不是很难,但是一旦把它和指针混在一起,就很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要想写对链表代码,首先就要理解好指针。
--->我们知道,有些语言有“指针”的概念,比如 C 语言;有些语言没有指针,取而代之的是“引用”,比如 Java、Python。不管是“指针”还是“引用”,实际上,它们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存储所指对象的内存地址。
--->实际上,对于指针的理解,你只需要记住下面这句话就可以了:
--->将某个变量赋值给指针,实际上就是将这个变量的地址赋值给指针,或者反过来说,指针中存储了这个变量的内存地址,指向了这个变量,通过指针就能找到这个变量。
--->在编写链表代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代码:p->next=q。这行代码是说,p 结点中的 next 指针存储了 q 结点的内存地址。
--->还有一个更复杂的,也是我们写链表代码经常会用到的:p->next=p->next->next。这行代码表示,p 结点的 next 指针存储了 p 结点的下下一个结点的内存地址。

技巧二:警惕指针丢失和内存泄漏

image.png --->如图所示,我们希望在结点 a 和相邻的结点 b 之间插入结点 x,假设当前指针 p 指向结点 a。如果我们将代码实现变成下面这个样子,就会发生指针丢失和内存泄露。

p->next = x;  // 将p的next指针指向x结点;
x->next = p->next;  //x的结点的next指针指向b结点;

--->对于有些语言来说,比如 C 语言,内存管理是由程序员负责的,如果没有手动释放结点对应的内存空间,就会产生内存泄露。所以,我们插入结点时,一定要注意操作的顺序,要先将结点 x 的 next 指针指向结点 b,再把结点 a 的 next 指针指向结点 x,这样才不会丢失指针,导致内存泄漏。所以,对于刚刚的插入代码,我们只需要把第 1 行和第 2 行代码的顺序颠倒一下就可以了。
同理,删除链表结点时,也一定要记得手动释放内存空间,否则,也会出现内存泄漏的问题。当然,对于像 Java 这种虚拟机自动管理内存的编程语言来说,就不需要考虑这么多了。

技巧三:利用哨兵简化实现难度

--->如果我们在结点 p 后面插入一个新的结点,只需要下面两行代码就可以搞定。

new_node->next = p->next;
p->next = new_node;

--->但是,当我们要向一个空链表中插入第一个结点,刚刚的逻辑就不能用了。我们需要进行下面这样的特殊处理,其中 head 表示链表的头结点。所以,从这段代码,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单链表的插入操作,第一个结点和其他结点的插入逻辑是不一样的。

if (head == null) {
  head = new_node;
}

--->单链表结点删除操作。如果要删除结点 p 的后继结点,我们只需要一行代码就可以搞定。

p->next = p->next->next;

但是,如果我们要删除链表中的最后一个结点,前面的删除代码就不 work 了。跟插入类似,我们也需要对于这种情况特殊处理。写成代码是这样子的:

if (head->next == null) {
   head = null;
}

--->从前面的一步一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针对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需要对插入第一个结点和删除最后一个结点的情况进行特殊处理。这样代码实现起来就会很繁琐,不简洁,而且也容易因为考虑不全而出错。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技巧三中提到的哨兵就要登场了。哨兵,解决的是国家之间的边界问题。同理,这里说的哨兵也是解决“边界问题”的,不直接参与业务逻辑。
--->如何表示一个空链表吗?head=null 表示链表中没有结点了。其中 head 表示头结点指针,指向链表中的第一个结点。
--->如果我们引入哨兵结点,在任何时候,不管链表是不是空,head 指针都会一直指向这个哨兵结点。我们也把这种有哨兵结点的链表叫带头链表。相反,没有哨兵结点的链表就叫作不带头链表。 哨兵结点是不存储数据的。因为哨兵结点一直存在,所以插入第一个结点和插入其他结点,删除最后一个结点和删除其他结点,都可以统一为相同的代码实现逻辑了。

image.png --->实际上,这种利用哨兵简化编程难度的技巧,在很多代码实现中都有用到,比如插入排序、归并排序、动态规划等。

技巧四:重点留意边界条件处理

--->软件开发中,代码在一些边界或者异常情况下,最容易产生 Bug。链表代码也不例外。要实现没有 Bug 的链表代码,一定要在编写的过程中以及编写完成之后,检查边界条件是否考虑全面,以及代码在边界条件下是否能正确运行。
--->我经常用来检查链表代码是否正确的边界条件有这样几个:

--->如果链表为空时,代码是否能正常工作?
--->如果链表只包含一个结点时,代码是否能正常工作?
--->如果链表只包含两个结点时,代码是否能正常工作?
--->代码逻辑在处理头结点和尾结点的时候,是否能正常工作?

--->实际上,不光光是写链表代码,你在写任何代码时,也千万不要只是实现业务正常情况下的功能就好了,一定要多想想,你的代码在运行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哪些边界情况或者异常情况。遇到了应该如何应对,这样写出来的代码才够健壮!

技巧五:举例画图,辅助思考

image.png

技巧六:多写多练,没有捷径

--->单链表反转
--->链表中环的检测
--->两个有序的链表合并
--->删除链表倒数第 n 个结点
--->求链表的中间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