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追捧的AI写作秘籍,其实正在害你!

18 阅读6分钟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想法:

打开 ChatGPT,随手扔进去一个想法,AI 就吭哧吭哧帮你写出一篇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的文章。

但实际上,结果却是:这篇文章好像哪里都对,又哪里都没说到点上。

不是有明显的 AI 味,就是在正确地废话,绕着一个道理反复兜圈子,空有逻辑,毫无内容。

图片

更可怕的是当你开始习惯了这种创作方式,开始觉得自己不需要写了,甚至不需要想了,只要丢个想法,AI 会帮我搞定一切。

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写作能力丧失的开始。

你正在被一种看似高效、实则误导的写作方式慢慢腐蚀:把写作这件事,完全交给了 AI

今天这篇文章,我不讲提示词,不讲AI调教,而是一套从底层逻辑出发的“AI 人机协作写作方法论”。

一、为什么 AI 写得“没错”,但完全没用?

AI 最常输出的,是一种看起来没有错,但看完之后就没有然后的内容,读了个寂寞。

比如你让它写《如何提高精力》,它会告诉你:

“我们可以通过保持积极心态、早睡早起、合理饮食等方式提升精力。”

你看,没毛病,但也没价值。

因为你根本没有输入过自己的失败、转折、实践过程,AI 只能在公开语料库里捞这些“看起来有用但毫无洞察”的废话。

这就是我常说的:正确的废话

图片更糟糕的是,当你让 AI 举例、给方案、列清单,它往往会“编”出一堆你根本不熟悉的内容。

比如它告诉你:“可以参考 XYZ 方法”,而 XYZ 是它胡编的,那就会出现一个非常尴尬的场景。

你拿着 AI 编的内容发了文章,结果读者一问你:“你自己试过这个方法吗?”

你答不上来,甚至你都不知道那段话是 AI 编的。

这时候,你不只是失去了信任感,你还失去了表达的掌控权

二、为什么我反对“一键生成文章”?

现在很多人追求所谓的“AI 全流程自动写作”,从选题、大纲、初稿到润色、起标题,全交给 AI 一键生成。

听起来很诱人,但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问题:

写作是一条线性的过程,如果开头走偏了,后面就全错了。

就像那句老话:“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后面就全扣歪了。”

如果你想写的是 B,但 AI 帮你生成了 A,并且你没有在第一时间介入修正方向,那 AI 会顺着这个错误一路往下写,最终整篇文章全废。

可偏偏很多人,就是在这个最关键的阶段选择了放手。

这就是“AI 一键写作”的致命陷阱:一旦你不在第一时间介入,就等于放弃了主动编辑权。

图片

三、AI 是你的反馈者,不是你的乙方

你以为 AI 是个写作助理,给你打磨优化就好了,但真正的写作高手,早就把 AI 当成了思考反馈器

什么意思?

当我写到一半卡壳了,我不会让 AI 直接接着帮我写。

我会让它对我写的段落提出改写建议,看看它有没有更顺的表达,但我不会直接接受。

因为第一版几乎总是不是我想要的。

但正是这个“不是我想要的版本”,逼我开始思考:

我到底不满意哪里?这个句子和我的真实表达差了哪一步?我是不是还没想清楚我的核心论点?

图片这就像一个甲方嚯嚯乙方的过程。

乙方写了十几版方案,甲方一开始一直否定,直到最后拍板说:“还是第一版吧。”

其实不是甲方在无理取闹,而是甲方通过这些反馈,才真正搞清楚自己要什么

你要的也是一样。

与其让 AI 一次性给你一个“完美版本”,不如让它不断输出你“不满意的版本”,从而倒逼你思考、对比、选择。

写作这件事,不是寻找最好的答案,而是通过反馈反复抵达你的答案。

四、“快写慢改”

我现在的每一篇看起来不错的文章,基本都遵循这个流程:

快写草稿 → AI 反馈 → 人工判断 → 多轮修改 → 完成定稿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快写要快,别在第一稿纠结。

很多人写作卡住,是因为一边写一边改,陷入 “写一段→删→改→重写→卡住” 的死循环。

我一开始只做一件事:打开空文档,写下脑子里所有想说的话,不管语病、不管重复、不管逻辑。

这就是所谓的“先写一个垃圾版本”。

图片
垃圾版本的价值,不在于它好不好,而在于它把你的思维从大脑中倒了出来,之后我们才能继续处理它。

然后再交给 AI,逐段反馈,逐步打磨。

五、AI 写得越来越好,但你写得越来越差

AI 模型越来越强,很多人也就越来越依赖。

从一开始还想参与,到后来只扔一句“写一篇关于XXX的文章”,然后就坐等生成。

你以为你在提效,实际你在退化。

写作能力会“用进废退”。

你越少动手,就越不会写;你越依赖生成,就越不敢表达。

图片再过几年,当所有人都有写作 AI,那时什么文章会脱颖而出?

是写得最准的吗?不,是看起来最“像人写的”那篇。

就像现在鸡蛋工业化生产了,但还是有人会为了一颗土鸡蛋花十几块。

因为土鸡蛋有独特的“风味”,有不可替代的个体性。

而那种独特的“风味”,就是你这个人:你的经验、你的失败、你的价值观、你的表达方式。

这些,才是 AI 模仿不了的。

六、所以,你还在写吗?

写作能力不是被剥夺的,而是你自己亲手一点点让渡出去的。

你不再写,你就会不想写;你不想写,你就会不敢写。

而当某一天你突然真的需要表达,你会发现,你已经失去了表达的能力。

图片你说你要打造个人 IP,要做自己……

可问题是:你还有自己个人的“声音”吗?

再过几年,每个人都能用 AI 写出流畅文章,那时真正稀缺的,不是内容,而是写的人本身。

不是 AI 能力强不强的问题,而是你是否还在持续写,是否还能为自己的表达负责。

不是所有人都要成为作家,但所有人都该有“写作主权”。

至少在这个时代,还来得及。

但你要现在就开始重新写、重新想、重新找回属于你的那种表达感。

以上,我写完了,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欢迎分享给更多正在学习 AI 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