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思考的不多

2,260 阅读11分钟

过去的一年,转岗到自动驾驶团队,技术层面需要学的内容很多,所思甚少

一、重铸比较优势,弱者的逆袭

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说的是:在单一要素经济中,生产率的差异造成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决定了生产模式。

一个团队里,能力强的员工被安排做更难、更有价值的工作,能力差的被安排更多低水平重复的工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团队分工是合理的,符合"比较优势"和团队利益最大化,这非常"经济"。具体到个人,强者会进一步强化,弱者在"泥坑里"越混越差。

弱者如何改变呢?

1970年,按照世界银行的建议,韩国的比较优势是去发展纺织业,但是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大力发展本国没有的产业,比如轮船、电子产品,使得韩国很快在世界分工中跻身中上层,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迁至中等发达国家。类似,按照苏联的规划,中国应该主要生产粮食,现代工业、原子弹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领袖说了那句著名的话,"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后面半个多世纪,中国的发展有很多和韩国类似,集中力量,重铸"比较优势"。

我们常听到的职业建议是,做自己擅长的事,扬长避短。但是如果你的比较优势处于团队分工的下游,在团队里长期打杂、做边缘工作,应该想想学习新技能、重铸比较优势、改变自己的生产模式。

二、改变需要两把火

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和差不多10位朋友聊过职业发展的问题,大家感慨工作内容没有价值、个人没有成长、晋升困难。

只有一位同事听进去我的建议,另选赛道,重铸比较优势。开始我很难理解,为什么大家认可我的分析和建议,但是不愿做出改变呢?

现在有些理解了,缺少两把火:

  1. 勇气

多数人少年被父母、学校安排,中年被企业、家庭驱使,老年被儿女、医院安排--被安排的一生中,极少得到自主选择的鼓励,畏惧改变。

  1. 对长期价值的信仰

有些朋友只是在乎晋升、涨薪,对能力、自我价值缺少渴望,虽然改变长远看有价值,但是短期对晋升、涨薪甚至起副作用。他们本身对技术并没有太多兴趣,只是把工作看成"时间换报酬"的平台。我和朋友说,我可以降薪、加班做自己喜欢的事,朋友难以置信。

改变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他们心中没有火,眼里没有光。可唯有对长期价值的执着能助你穿越转型期的低迷。

三、激励

商鞅变法的本质是改变了现有的利益分配,把资源朝"激励最大化"方向分配。全国上下唯有耕战,种地提供粮食,战争开疆拓土。所有人,不分皇亲国戚,一律拿人头领赏,按军功加官进爵,打起仗来秦军踏过,全是无头尸,山东六国闻之战栗。兵马俑很少有带头盔的,战场上抢人头杀红了眼,头盔可能还碍事。可见激励设计的好,能造就虎狼之师。

不要怪你们公司没有效率,团队没有能打的人才,多问问你设计了什么样的激励制度呢?少一些没有营养的PUA,多一些系统的、聪明的激励制度,把激励融进团队文化里。

和朋友聊他们公司,我最喜欢问他们公司是怎么设计激励的,比如你推崇公平,那就得问在制度上是怎么激励公平的行为,用户至上,那就得问有什么政策能激励员工以用户为中心。

学习一个企业,不要看他提倡什么文化,要看他如何科学的设计制度保障文化的落地。

四、工作的意义

  1. 生存
  2. 成长
  3. 价值

抖音上看到一个销售讲师说,人生要先追求你需要的,再追求你喜欢的,如果反过来就很拧巴。你在生存期,就不要抱怨没有成长、没有价值。到了成长的阶段,就要专注能力提升,不要过多去谈价值、收益,不要眼红别人跳槽涨薪,要厚积薄发,到那个阶段属于你的跑不了。

五、就业难是常态

2022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确实很难,我参加了秋季校招,候选人不乏清北海龟,确实优秀,最终拿到offer的是少数。

长期来看,就业本来就是不容易的事,父母参加工作那会儿就没有什么企业,都是国家单位,到处求人介绍给安排。我们只不过恰好碰到了大国外交缓和、全球经济增长、通信技术突破等优势,缔造了互联网的黄金十年。

好就业是偶然的,不好是常态。

市场是动态平衡的,容易挣的钱,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和资本进来。我长期在一线面试,通过每年校招的简历可以看到学生的培养方向,18年去武汉校招时,前端方向的简历就不多了,而算法简历堆了几百份,我劝亲戚家的小孩不要一窝蜂的选计算机,尽量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了,不是随便就能高薪就业的。因为市场反馈的滞后,传达到上游的学校、再传递到家长端有个过程。

看到一个数据说,东亚除了朝鲜数据未知,中日韩的出生率在全球倒数前几名。中日韩培养孩子的成本也是名列前茅,一个孩子养育到18岁的成本,按人均GDP算,日本4.26倍,中国6.9倍,韩国7.79倍。韩国65岁以上老人的就业率超过34%,全球最高,这也可能也是我们的结局。内卷、出生率、经济发展多个难题纠缠在一起。

长期来看,或许有更多产业的升级,占据更多全球市场份额,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领域,分散就业压力,能缓解内卷的压力,逐层解套。

六、产品的终点是生意

和一个产品经理聊天,他说他喜欢做功能设计,对商业不感兴趣,我认为这么想会限制PM的发展,功能型产品经理的天花板很低,毕业两三年的PM就差不多能独立设计完整的产品流程了。

过去十年,在互联网快速增长期,产品市场是空白的,比如打车、团购,好用就行,基本上不用考虑增长,对PM的要求就是功能完整、逻辑闭环。

到今天,产品经理从功能型逐步让位于运营型,比如抖音快手,算法只是起到推广的作用,而引领潮流、影响用户心智靠的是产品经理的品味和审美。

产品经理最后会发展到商业型,如果一个产品不能在商业上闭环、不能盈利就不是一个好产品,像雷军、黄铮、李想这些大佬本身就是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小米、拼多多、理想汽车底层都是有非常成熟科学的商业逻辑,产品功能层面才能顺势推进、有惊无险。

想起以前做用户产品开发时,听PM同事讲一个类微博的新场景,在现有的产品框架里,尝试打造一块新的绿洲,感觉就很别扭,现有产品和新的模块在基调和商业逻辑上就不太相容。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盈利,产品的终极职责是设计好的商业模式。

七、汇报的负担

前段时间东哥怒斥公司的总监用花哨的ppt欺骗兄弟,在互联网圈闹的沸沸扬扬。汇报犹如苛捐杂税,层层摊派,百姓苦秦久矣~

我观察到,其实汇报强度和团队形式主义没有直接关系,有些团队经理很喜欢搞形式,但不一定会花大力气搞汇报。

汇报只和一件事有关,那就是老板和团队基线(baseline)的差距,老板的专业知识一般是不如下面干活的员工,打个比方:

假设老板的专业是小学数学水平,团队是中学水平,那么团队做的事就要用小学的知识给老板讲清楚,比如牛顿力学公式:F=ma{\mathbf {F}}=m{\mathbf {a}},这是团队公认的不用解释,但是给老板还得附带讲一遍,沟通上就有大量的细节冗余。

汇报的终极需求源于大老板,他需要了解公司情况和问题,但是汇报的工作主要由中低层承担,这层需要汇集所有原始的信息、整理、润色,老板专业基础越差,越需要一线的员工参与,甚至代劳,一线的管理也不想搞汇报,他有可能是真的不懂,他必须得让你讲明白,他向上汇报才不会尴尬。

如果团队人员专业水平类似下面的三角形结构,梯度下降的很厉害,汇报任务就比较重

如果类似棒球棍结构,整个团队的专业能力差异不大,汇报就会简单很多,老板不一定很懂,但是你提一些核心的数据,原理,他就能明白,不用从头讲起。如果老板比你还懂,那下面的员工都不用讲,他自己门清。

我觉得,如果不改变团队专业梯队结构,无论以什么方式简化汇报、减轻一线员工负担都是白扯,换汤不换药。我不是说老板综合能力不行,汇报和老板专业能力强相关。

八、格局

一个人的格局,由性格、读过的书、看过的世界组成。从深度学习的角度看待格局的养成:

读书和旅行,好比输入数据,一个人的思维格局好比算法模型,如果读书和见识太少,就训练不出泛化能力很好的模型,得出的结论比较单一。

要提升思维的宽度,需要大量获取有效信息,维度特征越广越好。如果你几年都不读一本书,你的思维模型会逐渐固化到简单的维度。有些朋友看待团队、看待世界是一个维度的,非善即恶,非黑即白,房地产商是奸商,老板一定不好,官员一定贪污,日本人好色,美国是霸权主义...

这个世界是立体的,你不一定有机会常出去看看真实的世界,读书可以。

九、极简书单

以前给朋友列了一个极简书单,差不多3个月能看完。如果你很少读书,希望自己有更科学的认知能力。不妨参考:

  • 中国史纲-施展
  • 罗马史纲-李筠
  • 西方史纲-李筠
  •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薛兆丰
  • 香帅的北大金融课-香帅
  • 经济学原理-清华大学.钱颖一(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B站]
  • 产品思维30讲-梁宁
  • 增长思维30讲-梁宁

除了经济学原理-清华大学B站上有,其他的都来自得到app平台

不了解秦汉就很难了解中华文化,不了解罗马就很难理解欧洲的文化。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做决策的学问,学点经济学,懂得科学取舍、理性决策。

每个人都是自负盈亏的无限责任公司,懂一点产品,做自己人生的PM。

历史、经济学、产品思维都是非常好的训练思维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看他人、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