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2016概述
ES2016正式名称应该叫做ECMAScript2016,发布于2016年的6月,与ES2015相比ES2016只是一个小版本它仅包含两个小功能
首先就是数组的include方法,这个方法帮我们检查数组中是否存在某个元素。在这之前如果我们需要检查数组中是否包含某个元素我们都是使用indexOf方法。
但是indexOf不能查询到数组中的NaN,现在有了includes方法之后我们就直接可以判断数组当中是否存在某个指定的元素了,并且他返回的是一个布尔值,而且也可以判断NaN。
除了includes,ES2016另外一个新功能就是多了一个指数运算符。以前需要进行指数运算需要借助Math对象的pow方法来去实现。例如我们去求2的10次方。
Math.pow(2, 10); // 表示2的10次方。
在ES2016中新增的指数运算符,他就是语言本身的运算符,就像是我们之前所使用的加减乘除运算符一样,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就是两个星号**
2**10; // 2的10次方
这种新的运算符对于数学密集型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不过我们在日常的开发过程中很少会用到指数运算。
ECMAScript2017
ES2017他是ES标准的第八个版本,发布于2017年的6月。与ES2015相比ES2017也只是一个小版本,但是他同样带来了一些非常有用的新功能。
首先就是对Object对象新增三个扩展方法
Object.keys 返回的是所有的键组成的数组,Object.values返回的是所有值组成的数组。
Object.entries 将对象转成数组,每个元素是键值对的数组,可以快速将对象转为Map
const l = Object.entries({a: 1, b: 2});
const m = new Map(l);
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s;获取对象的描述信息
Object.assign 复制时,将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当做普通属性来复制,并不会复制完整的描述信息,比如this等.
const p1 = {
a: 'y',
b: 'd',
get name() {
return `${this.a} ${this.b}`;
}
}
const p2 = Object.assign({}, p1);
p2.a = 'z';
p2.name; // y d; 发现并没有修改到a的值,是因为this仍旧指向p1
使用 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s 获取完整描述信息
const description = 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s(p1);
const p2 = Object.defineProperty({}, description);
p2.a = 'z';
p2.name; // z d
新增字符串填充功能
'abc'.padEnd(5, '1'); // abc11; 用给定的字符串在尾部拼接到指定长度
'abc'.padStart(5, '1'); // 11abc; 用给定的字符串在首部拼接到指定长度
允许对象和数组在最后添加一个逗号 [1, 2, 3,], {a: 1, b: 2, }
添加 async + await 异步函数。
在函数声明时加入async关键字,则函数会变为异步函数,当使用await调用时,只有等到被await的promise返回,函数才会向下执行。
const as = async () => { const data = await ajax(); }
ECMAScript2018
ECMAScript2018新增属性允许将对象的剩余属性收集到新对象中
const data = {a: 1, b: 2, c: 3, d: 4};
const {a, b, ...arg} = data;
console.log(arg); // {c: 3, d: 4};
以前该方式可以运用到数组 从 ES 2018 开始也支持对象了。事实上 Map、Set、String 同样支持该能力。
for of 支持异步迭代。 在此之前想要实现异步迭代想要在for of 外层嵌套一个async函数
async function () {
for (const fn of actions) {
await fn();
}
}
ES2018提供了一种新的书写方式。
async function() {
for await (const fn of actions) {
fn();
}
}
ECMAScript2019
JSON 成为 ECMAScript 的完全子集:在以前,行分隔符(\u2028)和段分隔符(\u2029)会导致 JSON.parse 抛出语法错误异常。
ECMAScript优化了这个功能,不再报错。可正常显示。
JSON.stringify也做了改进,对于超出 Unicode 范围的转义序列,JSON.stringify() 会输出未知字符:JSON.stringify('\uDEAD'); // '"�"'
对Function.prototpye.toString()进行修正, 显示更加完善。在以前,返回的内容中 function 关键字和函数名之间的注释,以及函数名和参数列表左括号之间的空格,是不会被显示出来的。ES2019 现在会精确返回这些内容,函数如何定义的,这就会如何显示。
ES2019为数组新增两个函数,Array.prorptype.flat() 和 Array.prorptype.flatMap()。
flat() 用于对数组进行降维,它可以接收一个参数,用于指定降多少维,默认为 1。降维最多降到一维
const array = [1, [2, [3]]]
array.flat() // [1, 2, [3]]
array.flat(1) // [1, 2, [3]],默认降 1 维
array.flat(2) // [1, 2, 3]
array.flat(3) // [1, 2, 3],最多降到一维
flatMap() 允许在对数组进行降维之前,先进行一轮映射,用法和 map() 一样。然后再将映射的结果降低一个维度。可以说 arr.flatMap(fn) 等效于 arr.map(fn).flat(1)。但是根据 MDN的说法,flatMap() 在效率上略胜一筹,谁知道呢。
flatMap() 也可以等效为 reduce() 和 concat() 的组合,下面这个案例来自 MDN,但是……这不是一个 map 就能搞定的事么?
var arr1 = [1, 2, 3, 4];
arr1.flatMap(x => [x * 2]);
// 等价于
arr1.reduce((acc, x) => acc.concat([x * 2]), []);
// [2, 4, 6, 8]
ES2019 为字符串也新增了两个函数:trimStart() 和 trimEnd()。用过字符串trim()的人都知道了,这两个函数各自负责只去掉单边的多余空格。字符串的trim()是两边都去。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是 Object.entries() 的逆过程。Object.fromEntries(); 可以将数组转化为对象。
Symbol 是 ES2015引入的新的原始类型,通常在创建Symbol时我们会附加一段描述。过去,只有把这个Symbol转成String才能看到这段描述,而且外层还套了个 'Symbol()' 字样。ES2019 为 Symbol 新增了 description 属性,专门用于查看这段描述。
const sym = Symbol('The description');
String(sym) // 'Symbol(The description)'
sym.description // 'The description'
try...catch 的语法大家都很熟悉了,过去,catch 后面必须有一组括号,里面用一个变量(通常叫 e 或者 err)代表错误信息对象。现在这部分是可选的了,如果异常处理部分不需要错误信息,我们可以把它省略,像写 if...else 一样写 try...catch。
try {
throw new Error('Some Error')
} catch {
handleError() // 这里没有用到错误信息,可以省略 catch 后面的 (e)。
}
在之前JavaScript中内置的数组排序算法使用的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也就是说在每一次执行后,对于相同数据来说,它们的相对位置是不一致的。
比如以下这段代码:
var arr1 = [{a: 1, b: 2}, {a: 2, b: 2}, {a: 1, b: 3}, {a: 2, b: 4}, {a: 5, b: 3}];
arr1.sort((a, b) => a.a - b.a);
返回的结果第一次可能是这样的: [{a: 1, b: 2}, {a: 1, b: 3}...]
但是第二次就变成: [{a:1,b:3}, {a:1, b: 2}....]
这就是不稳定排序算法的一些弊端。那么在es2019中,JavaScript内部放弃了不稳定的快排算法,而选择使用Tim Sort这种稳定的排序算法。优化了这个功能。
ECMAScript2020
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将代码包含到更可重用的模块中。因为你将创建一个在许多不同地方使用的类,所以你可能不希望它内部的所有内容都是全局可用的。现在,通过在变量或函数前面添加一个简单的哈希符号,我们可以将它们完全保留为类内部使用
class Message {
#message = "Howdy"
greet() { console.log(this.#message) }
}
const greeting = new Message()
greeting.greet() // Howdy 内部可以访问
console.log(greeting.#message) // Private name #message is not defined 不能直接被访问
新增Promise.allSettled方法。
当我们处理多个Promise时,特别是当它们相互依赖时,记录每个Promise所发生的事情来调试错误是很有必要的。通过Promise.allSettled,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Promise,它只在所有传递给它的Promise都完成时返回一个数组,其中包含每个Promise的数据。
const p1 = new Promise((res, rej) => setTimeout(res, 1000));
const p2 = new Promise((res, rej) => setTimeout(rej, 1000));
Promise.allSettled([p1, p2]).then(data => console.log(data));
// [
// Object { status: "fulfilled", value: undefined},
// Object { status: "rejected", reason: undefined}
// ]
区别于Promise.all方法,Promise.all是当多个promise全部成功,或出现第一个失败就会结束。Promise.allSettled 是所有都执行完成,无论成功失败。
假设变量a不存在,我们希望给系统一个默认值,一般我们会使用 || 运算符。但是在javascript中空字符串,数字0,false都会执行 || 运算符,所以ECMAScript2020引入合并空运算符解决该问题,只允许在值为null或未定义时使用默认值。
const name = '';
console.log(name || 'yd'); // yd;
console.log(name ?? 'yd'); // '';
业务代码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a对象有个属性b, b也是一个对象有个属性c,
const a = {
b: {
c: 123,
}
}
我们需要访问c,经常会写成 a.b.c,但是如果b不存在时,就会出错。
ECMAScript2020定义可选链运算符解决该问题,通过在.之前添加一个?将键名变成可选
let person = {};
console.log(person?.profile?.age ?? 18); // 18
JavaScript可以处理的最大数字是2的53次方 - 1,我们可以在我们可以在 Number.MAX_SAFE_INTEGER 中看到, 更大的数字则无法处理,ECMAScript2020引入BigInt数据类型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把字母n放在末尾, 可以运算大数据。可以通过常规操作(例如算术运算符)进行加、减、乘、除、余数和幂等运算。它可以由数字和十六进制或二进制字符串构造。此外它还支持 AND、OR、NOT 和 XOR 之类的按位运算。唯一无效的位运算是零填充右移运算符。
const bigNum =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n;
console.log(bigNum * 2n); // 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n
const bigInt = BigInt(1);
console.log(bigInt); // 1n;
const bigInt2 = BigInt('2222222222222222222');
console.log(bigInt2); // 2222222222222222222n;
BigInt是一个大整数,不能存储小数。
动态导入import('./a.js').then
const a = 123;
export { a };
import('./a.js').then(data => {
console.log(data.a); // 123;
})
提供一种标准化方式访问全局对象,globalThis,在浏览器中window作为全局对象,在node中global作为全局对象,ECMAScript2020提供globalThis作为语言的全局对象,方便代码移植到不同环境中运行。
欢迎关注,更多内容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