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中国的哲学即出世又入世,出世和入世是对立的,但同时也是统一的。有入世的孔子,也有出世的庄子。“庄子在《逍遥游》中的故事里提出了一个独立的人(大鹏),超越有限而融入无限、享受到无限所给的绝对快乐。他因超越了有限,融入无限而‘无我’。”
朝生暮死的菌子只有小知,大椿却有大知,大鹏可以“扶摇而上九万里”,尘埃则只能“以息相吹也”。那么,大鹏便贵于尘埃么?菌子相对于大椿便是无知吗?我认为万物如果可以顺乎自己的道,顺应自然,做到无我,即逍遥。超越自我,把有限的自我,融入无限中去,才能有无限的快乐,此时,再无大小之争。
入世的孔子强调“仁”,它是一种绝对道德的规律。在《论语》中,“仁”是“品德完美”。在实践上即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己之所欲,施之于人”。那么做到“仁”简单吗?孔子曾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见,只要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心中“仁”的尺子,来衡量自己和别人,为人着想,足以“仁”矣。
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人们被裹挟在横流的物欲中,找不到自己的锚点,像蒲公英一般被吹起,飘飘荡荡地落下自己的一生。唯有哲学,能够使人们不再囿于现实世界中,免于与精神世界隔绝,从而达到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统一,获得更高的价值。
中国的哲学即出世又入世,出世和入世是对立的,但同时也是统一的。有入世的孔子,也有出世的庄子。“庄子在《逍遥游》中的故事里提出了一个独立的人(大鹏),超越有限而融入无限、享受到无限所给的绝对快乐。他因超越了有限,融入无限而‘无我’。”
朝生暮死的菌子只有小知,大椿却有大知,大鹏可以“扶摇而上九万里”,尘埃则只能“以息相吹也”。那么,大鹏便贵于尘埃么?菌子相对于大椿便是无知吗?我认为万物如果可以顺乎自己的道,顺应自然,做到无我,即逍遥。超越自我,把有限的自我,融入无限中去,才能有无限的快乐,此时,再无大小之争。
入世的孔子强调“仁”,它是一种绝对道德的规律。在《论语》中,“仁”是“品德完美”。在实践上即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己之所欲,施之于人”。那么做到“仁”简单吗?孔子曾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可见,只要每个人都按照自己心中“仁”的尺子,来衡量自己和别人,为人着想,足以“仁”矣。
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人们被裹挟在横流的物欲中,找不到自己的锚点,像蒲公英一般被吹起,飘飘荡荡地落下自己的一生。唯有哲学,能够使人们不再囿于现实世界中,免于与精神世界隔绝,从而达到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统一,获得更高的价值。
展开
评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