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 Coding
NEW
沸点
课程
直播
活动
AI刷题
APP
插件
搜索历史
清空
创作者中心
写文章
发沸点
写笔记
写代码
草稿箱
创作灵感
查看更多
会员
登录
注册
乐享qicheng
前端开发
·
2年前
关注
屏蔽作者: 乐享qicheng
举报
#新人报道#
如圖所示,右側是確認的請求參數,左側是彈窗。
需求:我想點確認按鈕時判斷:同一客户名称下,客户类别不能相同,否则不能提交。
我要怎么写才能更理想和更容易理解一点。
图二是自己简单判断的。
望大家多多给点意见。
展开
收起
查看大图
向左旋转
向右旋转
技术交流圈
等人赞过
分享
5
5
相关推荐
#新人报道#
下午TES 打G2,但是我要上班,难顶。。。
0 赞 ·
13 评论
#新人报道#
老周 21 年码农路:给年轻程序员的 3 个职业阶段忠告
1-3 年:别做 “框架工具人”
24 岁时,我背熟 SSH 框架面试话术进了外包。第一个银行对账项目,照搬框架写逻辑,上线前凌晨三点数据总少 10%。我翻两天源码没头绪,老张加一行@Transactional就解决:“框架是拐杖,得先会走。”
那天我才懂,1-3 年别追框架,要啃 Java 内存模型、数据库事务这些 “慢知识”。现在我总劝小林:“先搞懂 MySQL 索引,比多会个框架管用。”
3-5 年:别当 “被动螺丝钉”
28 岁成 “骨干”,专收拾烂摊子 —— 比如重构 PHP 写的 ERP 系统。本以为能升职,领导却让我去维护老系统,加薪 500 还轻松。老张点醒我:“你像螺丝钉,换台机器就没用,要选能成长的路。”
我辞职去初创公司带团队,第一次就栽了:拆完需求埋头写支付模块,上线前发现和同事的订单模块对接不上 —— 没同步业务逻辑,只甩了文档。熬夜改完我才明白,带团队是拼 “解决问题的拼图”,后来学项目管理,不过是懂人:让擅长优化的做调优,爱沟通的对接产品。
3-5 年是岔路口:深耕技术成架构师,带团队做经理,跨界学产品都行,但得主动选,别等公司钉死你。
5-10 年:别被 “经验绑架”
35 岁遇中年危机,95 后写 Go 更快、懂云原生,有小伙说我方案老:“用 K8s 多简单。” 我翻博客才发现,总说 “当年这么做”,却忘了 “现在为什么做”—— 比如执着单体应用稳定,没考虑业务要快迭代。
后来我放下架子学云原生,也把经验变价值:年轻人写微服务,我提醒 “调用链长要考虑降级”;选开源订单系统,我建议 “跨境要关税物流,改现有系统省三月”。他们说:“周哥知道避坑。”
这阶段别比速度,要比深度和预判力 —— 经验是财富,别成包袱。
心里话
45 岁的我还写代码。职业规划不是 “30 岁架构师” 的死路线,是指南针:1-3 年往 “深”,3-5 年往 “宽”,5-10 年往 “合”。别焦虑学什么,先想解决什么问题。
我改了十年前的注释:“已优化缓存,考虑事务与内存 —— 给后来者留干净的坑。” 愿你某天看旧代码,能笑着说:“当年没走弯路。”
6 赞 ·
4 评论
#新人报道#
今年行情为啥能这么差的
2 赞 ·
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