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问题描述
小F被神秘力量带入了一个魔幻世界,这里危机四伏。为了在异世界中生存,小F需要找到安全区。异世界可以被表示为一个大小为n x m的二维数组,每个格子的值代表该位置的危险程度。
小F的能力值为X,当某个格子的危险程度小于等于X时,这个格子是安全的。如果多个安全的格子相邻(上下左右连通),它们可以构成一个安全区。你需要帮助小F计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安全区。
测试样例
样例1:
输入:n = 3, m = 3, X = 4, a = [[2, 3, 3], [3, 3, 3], [3, 3, 3]]
输出:1
样例2:
输入:n = 2, m = 2, X = 5, a = [[6, 6], [6, 4]]
输出:1
样例3:
输入:n = 3, m = 3, X = 3, a = [[1, 2, 2], [2, 3, 3], [3, 4, 5]]
输出:1
题解:
一个原二维数组,新建一个visited数组记录是否经过,直接全部遍历,遇到安全值小于能力值且没经过的点就进入while循环。while循环通过队列实现安全区域的搜寻,通过maxnum记录安全区域的个数。
#青训营笔记创作活动#
2月11日 打卡day3
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讲解了电脑如何知道自己IP的过程。
电脑的IP可以手动设置,还可以通过DHCP自动分配。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通过DHCP,在联网之后可以自动获取到本机需要的IP地址,子网掩码还有路由器地址。
DHCP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1.DHCP Discover:在联网时,本机由于没有IP,也不知道DHCP服务器的IP地址是多少,所以根本不知道该向谁发起请求,于是索性选择广播,向本地网段内所有人发出消息,询问"谁能给个IP用用"。
2.DHCP Offer:不是DHCP服务器的机子会忽略你的广播消息,而DHCP服务器收到消息后,会在自己维护的一个IP池里拿出一个空闲IP,通过广播的形式给回你的电脑。
3.DHCP Request:你的电脑在拿到IP后,再次发起广播,就说"这个IP我要了"。
4.DHCP ACK:DHCP服务器此时再回复你一个ACK,意思是"ok的"。你就正式获得这个IP在一段时间(比如24小时)里的使用权了。后续只要IP租约不过期,就可以一直用这个IP进行通信了。
第一次联网要经过四个过程,如果曾经连过这个网,机器会记录你上次使用的IP,再次连接时优先使用原来的那个IP,因此只需要经历第三第四阶段。DHCP是应用层协议,考虑到需要支持广播功能,底层使用的是UDP协议,而不是TCP协议。DHCP分配下来的IP是有可能跟某台手动配置的IP地址重复的。DHCP得到IP之后还会发3次无偿ARP通告,在确认没有冲突后开始使用这个IP。
2月11日 打卡day3
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讲解了电脑如何知道自己IP的过程。
电脑的IP可以手动设置,还可以通过DHCP自动分配。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通过DHCP,在联网之后可以自动获取到本机需要的IP地址,子网掩码还有路由器地址。
DHCP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1.DHCP Discover:在联网时,本机由于没有IP,也不知道DHCP服务器的IP地址是多少,所以根本不知道该向谁发起请求,于是索性选择广播,向本地网段内所有人发出消息,询问"谁能给个IP用用"。
2.DHCP Offer:不是DHCP服务器的机子会忽略你的广播消息,而DHCP服务器收到消息后,会在自己维护的一个IP池里拿出一个空闲IP,通过广播的形式给回你的电脑。
3.DHCP Request:你的电脑在拿到IP后,再次发起广播,就说"这个IP我要了"。
4.DHCP ACK:DHCP服务器此时再回复你一个ACK,意思是"ok的"。你就正式获得这个IP在一段时间(比如24小时)里的使用权了。后续只要IP租约不过期,就可以一直用这个IP进行通信了。
第一次联网要经过四个过程,如果曾经连过这个网,机器会记录你上次使用的IP,再次连接时优先使用原来的那个IP,因此只需要经历第三第四阶段。DHCP是应用层协议,考虑到需要支持广播功能,底层使用的是UDP协议,而不是TCP协议。DHCP分配下来的IP是有可能跟某台手动配置的IP地址重复的。DHCP得到IP之后还会发3次无偿ARP通告,在确认没有冲突后开始使用这个IP。
展开
评论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