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力工的一生》
1995年
出生在北方小县城,家境普通,父母是工厂工人。父母唯一的愿望:孩子能靠知识跳出农门。
2013年(18岁)
高考失利,只能去大专读计算机。那时的他仍有梦想:写游戏、做软件,改变世界。
2016年(21岁)
背着行李箱去北京,在外包小公司写代码。月薪 4000,租地下室,和蟑螂共生。每天加班到深夜,老板说“年轻人就要拼”。
2018年(23岁)
终于进了一家二线互联网公司。月薪破万,他以为迎来了转折点。但加班熬夜成常态,连续 3 天没合眼,只为了项目上线。拿着工资,他买了人生第一部 iPhone,却依然不敢回家炫耀。
2020年(25岁)
疫情爆发,公司裁员,他被优化。一个月面试几十家公司,投出的简历几乎没有回应。存款不到三万,房租却像绞索,日日收紧。失业三个月,他第一次在出租屋里哭。
2021年(26岁)
进了大厂,但只是外包身份。工号特殊颜色,永远区别于正式员工。996,通宵是常态。一次项目延期,他被领导当众骂:“不行就走人”。那一刻,他彻底明白:自己只是一次性螺丝。
2023年(28岁)
尝试独立开发,做了几个小应用。上线后无人问津,下载量不到 1000。积蓄花光,信用卡欠款,陷入恶性循环。
2025年(30岁)
重返打工。长时间外卖+熬夜,胃出血住院。出院第二天,他就拎着病号服回到工位。老板说:“我们缺人,你要懂得感恩”。
2028年(33岁)
父亲病重,他却因为项目上线未能回家。等他赶回去,父亲已经离世。葬礼那天,他盯着手机里的未解决 Bug,泣不成声。
2030年(35岁)
“35岁门槛”逼近。面试屡屡受挫,简历被 HR 扫一眼就丢掉。年轻人更便宜,更能熬夜。他的职业生涯像被判了死刑。
2032年(37岁)
彻底失业。背着几台旧电脑回到老家,靠帮人修电脑、装宽带糊口。每月收入不及当年的十分之一。
2035年(40岁)
母亲年老体衰,他自己颈椎病、腰椎病、胃病缠身。去医院检查,医生摇头说:“长期久坐,身体被掏空了”。
2040年(45岁)
独自一人,孤苦无依。偶尔还会在深夜敲几行代码,屏幕微光映在布满皱纹的脸上。没人知道,那是他曾经全部的梦想。
2042年(47岁)
突发心梗,倒在破旧出租屋。直到两天后才被邻居发现。葬礼冷清,连墓碑上都没有刻上职业,只写着三个字:“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