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
《欧成效:养老只有一个解》文章的观点是解决养老问题,有且仅取决于一件事:生孩子。论点不一定同意。但论证过程较有意思。
作者首先对采用理财养老的办法进行反驳,得到引论:无论“理财”回报率多少,都不可能保障你的养老生活。
在真正的经济学中,几乎所有的人类财富,都是“现在时”。我们几乎没有任何商品,可以储存超过三年。这说明什么。很多人对“财富”的想法,是一种“存量思维”。好比说,我有30万存款,大米3元/斤,仓库里就有10万斤存在。物资和钞票一一对应。
真正情况呢,财富是一种“流量思维”。
好比一个浴缸,一头在蓄水,一头在放水。蓄水对应生产,物资增加;放水对应消费,物资减少。
人类几乎所有的财富,都是在二三年内生产的。如果人类停止生产,二三年之内,就会把财富消耗光。一旦“生产”断绝,储蓄也就没用了。
作者从宏观做了多个论证。而后转入微观视角。
宏观:所有物资,都是当代人生产的;微观:没有物资,M2/GDP通胀会极其严重。
如果没有人口,物价一定上涨,没有年轻人生产,(假如未来多年,生产全部是自动化,这个另说),牛奶鞋子衬衫,生产有多少,这是一个“总量”概念。如果蛋糕做不大,大家就要一起饿死。假如全部都是老人,白发苍苍,只消费不生产。中国所有库存超市,2-3年肯定吃完。
所以对于每个人,努力提高自己“理财”回报。养老金多一点,多切点蛋糕。微观上无可厚非。但是在国家,全民族的层面,解决“养老”问题。绝不可靠如此刀牍之吏。甚至整个“社保基金”的回报率,都是无足所谓的。
未来的养老质量,取决于生孩子。

二、记
重庆,飞机上考虑了很多,知乎好物确实是可以入手的一个副业。我的“王不留”号已经权重很高了。入手,搞。
我更喜欢写故事带货。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参考借鉴。锻炼锻炼自己的创意。文章在于精。写十篇不如攻一篇。

--王不留的三言两语20201117
展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