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AI Coding
NEW
沸点
课程
直播
活动
AI刷题
APP
插件
搜索历史
清空
创作者中心
写文章
发沸点
写笔记
写代码
草稿箱
创作灵感
查看更多
会员
登录
注册
业界观点
OneFlow一流科技
创建于2022-02-24
订阅专栏
对一部分人有所启发的内行观点。
等 2 人订阅
共20篇文章
创建于2022-02-24
订阅专栏
默认顺序
默认顺序
最早发布
最新发布
AI Scaling的神话
一种流行的观点是,我们应该期待当前的趋势继续保持下去,并且出现更多数量级,这最终可能会引领我们实现AGI。本文作者认为,这种观点来自于一系列神话和误解。
2023年AI十大展望:GPT-4领衔大模型变革,谷歌拉响警报,训练数据告急
本文作者Rob Toews发布了2023年AI发展的十大预测,整体来看,大部分预测都离不开“大模型”这个关键词,具体分析也有其道理。
DeepMind爆发史:决定AI高峰的“游戏玩家”|深度学习崛起十年
很少有人会否认,过去十年,AI领域最耀眼的明星组织当属DeepMind,没有之一。 那个震动世界的高光时刻发生在2016年3月的一天,AI选手AlphaG击败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的那一刻……
我,机器学习工程师,决定跑路了
在他诉苦后,江湖上大致有 ML“弃坑”派、MLOps“真香”派和技多不压身派给出了观点,有人劝他打消这种想法,这样做一定是疯了,也有劝他跳坑做自己感兴趣的软件工程的,另一部分人则建议使用 MLOps。
解读谷歌 Pathways 架构:向前一步是 OneFlow
一般来说,这样的论文立意宏大,难写。在论文里论证研发下一代架构的必要性也很难,必须要有理有据的证明。强如 Google Brain 这样的团队也只能说,尽管 TF v1 可以做到这个以及那个,但它有这
解读谷歌Pathways架构(一):Single-controller与Multi-controller
尤其当我们理解了 WHY 之后,可能会发现 Pathways 的设计和实现仍欠火候,如果可以更进一步,那恰恰是 OneFlow 早已实现的思路。
“远见者”特斯拉AI主管Karpathy|深度学习崛起十年
这也让他名声大噪,成为一名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网红”,不止于此,他还成长为一名AI领域顶尖的远见者和领导者。
与吴恩达创办Coursera后,她一头扎进数字生物学
“我觉得现在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时刻,能以一种可以彻底改变世界的方式将两种学科结合在一起。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我能做到的话,实现这一点几乎是道德上的当务之急。”
芯片设计“花招”已耍完?无指令集架构颠覆旧套路
3月初,苹果发布了M1 Ultra芯片,更是集成了高达1140亿个晶体管。显然,头部厂商都在推进现有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极限,但问题是,当这些“花招”用完后怎么办?
AlphaCode:程序员的另类“内卷”?
AlphaCode 取得的成绩意味着什么?它会抢走程序员的饭碗吗?在基础科学领域,AI 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该如何理解人类和 AI 的关系?
TVM:成为深度学习领域的“Linux”
我们希望创建一个简洁的抽象统一解决这些问题,希望用一个干净、统一的管理平台把所有的系统和硬件都清晰地抽象出来,以便能够部署模型,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目标硬件。
深度学习崛起十年:“开挂”的OpenAI革新者
作为一个AI前沿领域的探索者,纵览其职业生涯,Sutskever的每一次转向似乎都能恰到好处地挖到黄金。
可微硬件:AI将如何重振摩尔定律的良性循环
硬件有望在创新软件中延长其生命周期,软件可以利用硬件作为预构建和可定制的组件。希望双方都能加持彼此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循环,就像摩尔定律鼎盛时那样。
计算机架构的新黄金时代,GPU能否继续保持辉煌?
最终,GPU会卫冕其首选架构的宝座,以促进AI软件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成为计算机架构新的黄金时代的明星。
Tenstorrent虫洞分析:挑战英伟达的新玩家?
“本文作者在文末声称,Tenstorrent解决了英伟达还没有解决的横向扩展(scale out)问题。我并不同意这个观点。”
Simon Knowles:30年做成三家独角兽公司,AI芯片创业的底层逻辑
对于芯片这种重资产行业,尤其是去创业做这件事,可能更考验对长期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的判断,以及执行这些判断的信心和魄力。作为一位非常典型的连续创业者,Simon Knowles显然很有发言权。
GPU架构变迁之AI系统视角:从费米到安培
技术脉络的演进,总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透过某个技术出现的单点时刻,回溯其源起和演进路径,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后续的技术决策,而不是寄希望于灵光一现式的运气。
Ion Stoica:做成Spark和Ray两个明星项目的秘笈
从中我们可以通过第一手资料了解到发起Spark和Ray、成立创业公司、重视开源、拥抱云这一系列关键决策是怎么做的。通过这篇文章,希望朋友们能找到Spark和Ray成功的秘笈。
最理想的点到点通信库究竟是怎样的?
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一下,一个最理想的点到点通信库应该是什么样?如果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库,我们何不一起做一个这方面的开源项目?
如何超越数据并行和模型并行:从GShard谈起
我只介绍一些背景信息,以及从OneFlow里做过的类似工作来评价一下GShard还有哪些可改进的地方。只有把GShard放在上下文里去看,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它的好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