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 #古诗词鉴赏大会#
今天来一首汉乐府的《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是一首劝学诗。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此诗借物言理,托物言志。最打动读者的是结尾两句,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这首诗向人们揭示了一个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都遵循由盛到衰、由少到老、由生到死的客观规律。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时光短暂,转瞬即逝,所以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趁年轻努力工作、积极学习,莫让年华付诸流水。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展开87 - #古诗词鉴赏大会#
今天来一首北朝民歌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这首民歌生动地描绘了北方大草原的美好风光,反映了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诗歌紧紧抓住草原的特点来写,意境开阔,风格朴实雄厚。诗歌的语句自然流畅,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敕勒人民的豪情。
诗歌的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生动地描绘出了大草原的勃勃生机,也表达了敕勒族人民对家乡、对自己游牧生活的热爱。“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展开2111 - #古诗词鉴赏大会#
今天来一首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悲壮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因而成为历代传诵的名篇。
本诗中的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说的是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后两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说的是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陈子昂的时代,距燕昭王已很遥远,故感慨像燕昭王这样的贤君,我来不及见到:今后或许会有的明君,我如今也见不着;眼前唯见空旷的天宇和原野。天地是如此悠久绵远,但人生短暂,个人之于天地,是何等渺小!作者潸然泪下,是因为自己怀才不遇、明君难逢——短暂的一生难道就这样匆匆地、碌碌地过去么!全诗意境苍茫,倏忽而来,倏忽而去,留给人无穷回味。展开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