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17
赞了这篇沸点
赞了这篇文章
赞了这篇沸点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译: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但是,贮藏阴精的五脏,也可以因为五味太过而受到伤害。举例来说:过多地吃酸味的东西,会使肝气偏盛,从而克伤脾脏,使脾气衰竭;过多地吃咸味的东西,会使骨质受到损伤,也可出现肌肉消瘦萎缩,或者心气抑郁;过多地吃甘味的东西,可以引起心烦胸闷气喘,面色发黑,或者使肾气失去平衡;过多地吃苦味的东西,可以使脾气受伤而不濡润,胃气受伤而胀满;过多地吃辛味的东西,能使筋脉损伤而变得松弛无力,精神也会渐渐颓废萎靡。所以,应当慎重地调整饮食五味,使它不要过多、过少,而调配适当,这样就能使骨骼坚固正直,筋脉柔和灵便,气血充足流畅,肌肉丰满,皮肤致密,身体健康强壮。总之,只要严格地遵守养生保健的原则与方法,就可以享受自然所赋予的寿命。
译: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但是,贮藏阴精的五脏,也可以因为五味太过而受到伤害。举例来说:过多地吃酸味的东西,会使肝气偏盛,从而克伤脾脏,使脾气衰竭;过多地吃咸味的东西,会使骨质受到损伤,也可出现肌肉消瘦萎缩,或者心气抑郁;过多地吃甘味的东西,可以引起心烦胸闷气喘,面色发黑,或者使肾气失去平衡;过多地吃苦味的东西,可以使脾气受伤而不濡润,胃气受伤而胀满;过多地吃辛味的东西,能使筋脉损伤而变得松弛无力,精神也会渐渐颓废萎靡。所以,应当慎重地调整饮食五味,使它不要过多、过少,而调配适当,这样就能使骨骼坚固正直,筋脉柔和灵便,气血充足流畅,肌肉丰满,皮肤致密,身体健康强壮。总之,只要严格地遵守养生保健的原则与方法,就可以享受自然所赋予的寿命。
展开

11
13
赞了这篇沸点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译:秋季的七、八、九月,自然界呈现出一派丰收而平定的景象。秋风渐来,天高气爽,暑湿之气一 扫而光。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应该早睡早起,起床时间要比春季稍迟些,大体以与鸡活动的时间一致 为适宜。精神情绪要保持安定平静,藉以缓解秋凉之气对身体的束缚。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安定平静呢?这就要收敛自己的思绪,控制自己的心情,而不急不躁,平静自然,使秋季肃杀之气不能伤害身体,而使肺气保持通利调畅。这就是与秋季相适应的,可以保养人体“收”气的方法与原则。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肺气就会受到伤害,到了冬季还会发生完谷不化的腹泻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秋季的“收”,是冬季“藏”的基础,若秋天阳气应当收而未能很好地收,到冬天阳气应当藏也不能藏, 于是就会出现阳虚腹泻的病证。
冬季的十、十一、十二月,是万物生命现象潜藏的季节,自然界中的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很盛, 表现出风寒凛冽,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为了适应这个环境,人们也要减少活动,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应该早睡晚起,到太阳升起时再起床,才能 避免寒气侵袭。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平静,好像有所收获而不肯泄漏机密那样,保持平静而不露声色。还应当躲避寒气注意保暖,不要轻易使皮肤开泄而出汗,以免阳气散失。上面这些,就是适应冬 季“藏”气特点的养生方法和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法则,就会伤害肾脏,到了春天,还会发生痿病和厥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冬“藏”是 春“生”的基础,如果冬天没有很好地养“藏”, 到春天阳气应当生而不能生,就会发生痿和厥之类 的病证。
译:秋季的七、八、九月,自然界呈现出一派丰收而平定的景象。秋风渐来,天高气爽,暑湿之气一 扫而光。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应该早睡早起,起床时间要比春季稍迟些,大体以与鸡活动的时间一致 为适宜。精神情绪要保持安定平静,藉以缓解秋凉之气对身体的束缚。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安定平静呢?这就要收敛自己的思绪,控制自己的心情,而不急不躁,平静自然,使秋季肃杀之气不能伤害身体,而使肺气保持通利调畅。这就是与秋季相适应的,可以保养人体“收”气的方法与原则。如果违背了这个法则,肺气就会受到伤害,到了冬季还会发生完谷不化的腹泻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秋季的“收”,是冬季“藏”的基础,若秋天阳气应当收而未能很好地收,到冬天阳气应当藏也不能藏, 于是就会出现阳虚腹泻的病证。
冬季的十、十一、十二月,是万物生命现象潜藏的季节,自然界中的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很盛, 表现出风寒凛冽,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为了适应这个环境,人们也要减少活动,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应该早睡晚起,到太阳升起时再起床,才能 避免寒气侵袭。要使自己的思想情绪平静,好像有所收获而不肯泄漏机密那样,保持平静而不露声色。还应当躲避寒气注意保暖,不要轻易使皮肤开泄而出汗,以免阳气散失。上面这些,就是适应冬 季“藏”气特点的养生方法和原则。如果违反了这个法则,就会伤害肾脏,到了春天,还会发生痿病和厥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冬“藏”是 春“生”的基础,如果冬天没有很好地养“藏”, 到春天阳气应当生而不能生,就会发生痿和厥之类 的病证。
展开
6
10
赞了这篇沸点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 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 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译:黄帝说:我听说在远古时代,有精通养生保健规律和方法的人,他们能够始终保持真 精和真气的充盈,因而被称为“真人”。这种人能够掌握天地造化之机,把握阴阳变化的规律,吐故纳新,精神内守,形体肌肉保持协调如一,所以他们的寿命能够长久,且与天地同在,没有终结之 时,这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养生之道的结果。在中古时代,有一种在养生方面稍逊于“真人”的人,被称为“至人”。他们心性淳朴,全面掌握了养生之道,能够使体内的阴阳变化与宇宙间的阴阳变化协调一致,能够顺应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的演变,超凡脱俗,保全精神,神游于天地之间,视觉和听觉能达八方极远之处。他们可以延长寿命,形体不衰, 获得与真人相同的结果。其次,还有一种略逊于“至人”的,叫做“圣人”。他们安居于天地和气之中,顺从八风变化的规律,将自己的嗜好适应于世俗的习惯,无嗔无怒,他们的行为举止不脱离现实环境,穿着打扮也与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在外不让忙碌的事务劳伤身体,在内没有患得患失的思想纷扰,把安静乐观作为自己的任务,把悠然自得作为自己的功劳。这样,他们的形体也不易衰老, 精神也不易耗散,其寿命也可达到百岁。还有一种善于养生而德才兼备的人,称为“贤人”。他们能够效法于天地变化的规律,遵循日月运行有昼夜盈亏的道理,分辨星辰位置,顺从自然界阴阳变化、 四时寒暑变迁的规律,调养身体,以求得符合远古 时代的养生之道,他们的寿命也可以延长,但却有一定的极限。
译:黄帝说:我听说在远古时代,有精通养生保健规律和方法的人,他们能够始终保持真 精和真气的充盈,因而被称为“真人”。这种人能够掌握天地造化之机,把握阴阳变化的规律,吐故纳新,精神内守,形体肌肉保持协调如一,所以他们的寿命能够长久,且与天地同在,没有终结之 时,这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养生之道的结果。在中古时代,有一种在养生方面稍逊于“真人”的人,被称为“至人”。他们心性淳朴,全面掌握了养生之道,能够使体内的阴阳变化与宇宙间的阴阳变化协调一致,能够顺应春夏秋冬四时气候的演变,超凡脱俗,保全精神,神游于天地之间,视觉和听觉能达八方极远之处。他们可以延长寿命,形体不衰, 获得与真人相同的结果。其次,还有一种略逊于“至人”的,叫做“圣人”。他们安居于天地和气之中,顺从八风变化的规律,将自己的嗜好适应于世俗的习惯,无嗔无怒,他们的行为举止不脱离现实环境,穿着打扮也与其他人没什么两样,在外不让忙碌的事务劳伤身体,在内没有患得患失的思想纷扰,把安静乐观作为自己的任务,把悠然自得作为自己的功劳。这样,他们的形体也不易衰老, 精神也不易耗散,其寿命也可达到百岁。还有一种善于养生而德才兼备的人,称为“贤人”。他们能够效法于天地变化的规律,遵循日月运行有昼夜盈亏的道理,分辨星辰位置,顺从自然界阴阳变化、 四时寒暑变迁的规律,调养身体,以求得符合远古 时代的养生之道,他们的寿命也可以延长,但却有一定的极限。
展开
1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