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5
- Google的CEO皮柴刚开始是产品经理,负责谷歌工具栏,他的简历非常强悍,印度理工、斯坦福、沃顿商学院。产品经理这个岗位门槛应该高一点,不然整天胡思乱想Idea,想Idea很轻松啊,结果是产品做了一堆可有可无的功能,一将无能累死三军。1835
- 今日掘学
- I have a dream: 安安静静做一段时间掘金,把所有的业务都做好、把有问题的 Bug 都修了、把内容管理好、邀请更多的优质作者和团队
- I have a dream: 让开发者不要再被劣质文章洗脑、被错误的信息伤害、学习最合适的技术、找到更好的工作
- I have a dream: 让中国的开发者有自己的文化,成为一个让尊敬的职业、帮助开发者创造出最好的技术
- I have a dream: 让掘友们在这里慢慢长大,掘金成为中国第一社区时,女装直播一整天!展开54111 - 接上条,我理想中的开发流程模型:
1.原型评审,作用是让开发和设计理解做的是什么,哪些需求是重点,那些是过渡点。
2.设计评审,作用是产品确定是否和产品原型一致,开发明确业务流程,评审通过设计定稿后后台和前端评估开发周期,这里的开发周期是前端页面和后台接口的时长,不是总时长。
3.接口评审,前端和后台确认接口的合理性,扩展性,复用性,接口评审不需要全部接口评审通过,只需指出过于不合理之处。不然很容易出现为什么某端可以,其他端不行这种情况(ps:大多数情况是某端人员妥协了)。评审完前端和后台也可以评估出调试接口的周期。
4.经过上面几个环节测试人员也应该搞清楚了需求测试,功能测试,接口测试等相关点了,像测试和开发理解的需求不一致这种情况也会出现的少一点了。
ps:项目开发中做笔记真的很重要,现在这么多协作工作,在线文档想做到有迹可寻,有理可查真的很容易了,甚至于团队人员大规模离职,新的人员也能快速上手。
(其实以上其实全是废话,大多数公司还是需求全靠吼,设计全脑补,接口就是猜,测试测闪退)
展开评论1 - 大家好,我是任玉刚,Android 技术专家,《Android 开发艺术探索》作者,国内著名会议 QCon、GMTC、GDG Devfest 特邀讲师,GitHub followers 6.6k。
混过腾讯、百度和滴滴,热爱 Java、Android 和大前端技术,业余时间还打理了一个技术公众号「玉刚说」。
和很多人一样,我本科学校一般,但是我没有放弃,后来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研。在高手云集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没好好上课,但是我并不逃课,我在课堂上看编程书。读研的三年间,我读了很多书,如饥似渴,覆盖了 Web 前端、Java 后端、PHP 后端、C++ 和安全攻防。在校园期间,我最擅长的领域是 C++ 和 Java 后端,我用 C++ 写过很多小程序,用 Spring 框架撸了一个小网站。
工作第一年工作,我在 C++、Web 前端和 Android 中间来回转岗。
第二年,我来到北京,成为一个 Android 工程师,我的第一个任务是删除无用的 log。后来我奋发图强,在 Android上 取得了小小的成就,也出版了自己的书。我在技术和个人成长上思考很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希望可以和大家在掘金进行探讨。
我会在 2019.03.12 - 2019.03.14 期间挑选有价值的问题回答,大家可以问我 「Java」、「Android」、「大前端」、「个人成长」相关的问题。展开19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