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 一个老项目用的IonicV1(基于cordova和angular1),一直想把框架换掉,无奈人力不足。今天打算把它编译、发布放到Jenkins里,却再次被编译环境打败。基于nodejs的开源系统,组件的依赖关系太复杂了,不但Jenkins服务器没搞好,反而把自己开发机器弄出问题了,编译一大堆错误,真是让人崩溃。
nodejs和Python这种弱类型语言,依赖关系真是噩梦,而且框架总是对下不兼容,项目要升级框架困难重重。类似的,PHP的thinkphp、Vue也是对下不兼容。如果强类型语言,不兼容时IDE会明确报错,至少知道怎么改。
我完全想不通为什么这些语言和框架为什么能火起来,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绝对慎重慎重再慎重地选择开发框架,珍爱生命,远离弱类型语言。展开1点赞 - 以前写函数,我喜欢逻辑判断后直接return退出程序。这样函数里就不会嵌套一层又一层if。程序看起来就可能是:
function (){
if(a):
return;
if(b):
return;
while():
if(c):
return;
}
后来很多编程规范里要求一个函数只有一个出口,不建议出口太多。虽然不太懂为什么,但我还是按编程规范的建议改了自己的习惯。这样每个函数只在最后一行return。
现在经常回头修改优化以前程序,就发现了函数统一出口的好处,虽然if可能多套基层,但是逻辑非常清晰。以前的习惯,嵌套虽然少,但冷不丁程序从哪里跳出了函数,跟踪程序逻辑很费力。特别是程序从循环中直接return出了函数,跟踪逻辑真是头痛。
所以我觉得统一函数只有一个出口还是挺好的一个编程规范。展开赞过评论2 - DOM未来会不会消亡?HTML、DOM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成就了浏览器几十年的繁荣。不过有消息称谷歌正在试图用Canvas重构Google Docs。Canvas的像素级绘制这几年已经出现在许多系统中,包括Google地图这样大型复杂应用。
目前基于canvas的应用仍然不多,但是像谷歌这样浏览器巨头如果铁下心将Canvas、WebAssmebly,甚至WebGPU作为未来浏览器技术革新对象,其实现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只可怜现在的前端开发者,还没来得及老的时候,就要面对全新的开发技术了。
不过,另一方面有可能很多基础组件需要重新开发,也会提供很多新的市场机会出来。展开赞过11 - 最近华为欲研发自主浏览器内核的消息刷爆了网络。有些人觉得不以为然,摆出一堆冠冕堂皇的反对理由,无非是开源是什么意思,开源内核用着根本没问题,认为华为做浏览器如此云云,批评华为此举浪费钱毫无意义。
其实,华为可不缺聪明人,做这个决策必然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隐情。而最重要的是,开源不开源的解释权都归美国政府,阿帕奇基金会也需要遵守美国法律。尴尬不,那一堆开源协议能约束无数人,就是约束不了美国政府。他如果讲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软件都禁止华为使用,咋办,自主操作系统难道不要浏览器用了。
展开7点赞 - 国内大量企业、高校,不乏顶部名企、名校,热衷于写一些教程,特别是Python和JAVA,生怕讲得不够透别人看不懂。
我只想说,现在市面根本不缺这些编程语言的教程,中国到底缺少相信大家都知道的,那些简单的事情不需要这么牛的企业来干。评论点赞 - 可怜谷歌苹果等很多厂商投入巨大精力搞的浏览器,在手机上快要死翘翘了,现在各种APP搜索内容多,更要命的是浏览器搜索的体验也太差了,我百度搜索个简单东西,会蹦出一堆弹窗,都是要把我引到APP上去。
其实有几个APP内核不是用的webkit/ v8,吃着人家的饭,砸着人家的碗。展开赞过22 - 29余家国内操作系统生态厂商宣布成立OpenCloudOS社区,首批创始单位中有腾讯、北京初心、北京红旗、飞腾、浪潮、龙芯中科、OPPO等知名厂商。
这下好玩了,国产操作系统将迅速进入战国时代,而且用的武器基本都是Linux。
那么问题来了,未来的竞争中,差异化在于哪里呢?评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