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0
- 今年9月初定的未来一年目标
1、一年之内看完80~100本书,看完总结并写读后感(目前看了10本)
2、锻炼身体,每周坚持运动,明年体脂率目标12%(目前16%)
3、每周末有时间就多出去走走,看看不一样的人生
4、出去玩的时候多和人接触接触,锻炼自己的口才
干程序员七八年了,等这一年的计划完成之后,决定不干程序员了,开始一个新的人生篇章展开等人赞过215 - 比房贷更狠的陷阱
去年,中国有超1000万00后选择不买房、不买车,自以为看透了资本的套路。殊不知,资本已悄然转换游戏规则,布下三重全新陷阱,让这些年轻人成为新一轮被收割的目标。
第一重陷阱:被扭曲的“自由”观
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应是对自身时间和身体的完全支配。然而,资本巧妙置换了这一概念,将自由包装成“尽情娱乐、追求刺激、不受约束”的生活方式。于是,年轻人沉迷于剧本杀、密室逃脱、高价游戏皮肤等感官刺激中,投入大量时间、金钱与精力。
表面上是自由享乐,实则时间被碎片化、注意力被分散,再难有精力学习真本事、思考人生规划。资本借此让年轻人在追逐虚假自由的过程中,主动放弃了真正的自由——当你把所有时间用于享乐,也就失去了改变命运的契机。等幡然醒悟时,同龄人早已遥遥领先。
第二重陷阱:改头换面的“成功学”
年轻人普遍反感催婚催恋,却对“创业致富”兴致勃勃。资本抓住这一急于求成的心态,将旧式成功学重新包装,推出“跨境电商速成”“自媒体暴富训练营”等课程,营造“年少有为”的幻象。
被洗脑后,年轻人误以为掌握某个秘诀就能快速翻身,于是不断买课、参训,结果不仅未能成功,反而负债累累。更可怕的是,这种心态使人变得浮躁,丧失踏实积累的耐心,不愿从基础做起,总幻想一步登天,最终错失宝贵的成长积累期。
第三重陷阱:升级版的消费主义
传统消费主义直白劝你买房买车,如今则更隐蔽:它通过小额、高频、“合理”的消费,无声无息地掏空你的钱包。其中,“先用后付”最为典型——网购时稍不注意就开通此功能,连买瓶酱油都可分期。
表面是便利消费者,实为另一种“软性网贷”,旨在让人养成提前消费的习惯。一旦适应分期支付,消费欲望便悄然膨胀,误以为购买力提升,实则陷入隐性债务。加之“粉丝经济”等新玩法推波助澜,很多人自以为月消费仅几百,实际各类支出早已累积成千上万。
三重陷阱,环环相扣
扭曲的自由观夺走年轻人的时间与精力;伪成功学催生浮躁,使人急功近利;升级的消费主义则吞噬积累资本的能力。一旦同时落入这三个陷阱,年轻人便很难再有翻身之力。展开赞过评论1 - 世界和中国经济的演进都遵循着由“成长、繁荣、衰退、重生”四个阶段构成的周期性规律。我们过去所熟悉的、基于全球化红利和人口红利的“增长奇迹”周期已经见顶,进入衰退与出清阶段。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充满阵痛但孕育新机的“重生”阶段,即“大周期”。
在这个新周期里,过去的成功路径可能失效,依赖投机和杠杆的模式将难以为继。未来属于那些能看清趋势、回归核心价值创造(如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个人、企业和国家展开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