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 # 笔记 vs 脑图
突然有一个想法。
我觉得不是任何笔记软件出了问题,而是传统记笔记本身有维度的天花板。
把一个脑图降维成列表,就可以看到信息传递效率的对比。
传统笔记:一维,在一个直线上,通过权重(H1-H9)或者缩进(list tab),来表达概念的抽象->具体(演绎)
脑图:二维(也有三维的,但那个有点超越时代),在一个圆面上辐射知识,通过辐射半径来表达概念递进。
代码本身也是一种笔记,也是一维的,只不过是恰好可以编译而已。
但是一维也有 wormhole,就是 wiki 链接,代码的函数调用、类的依赖。展开等人赞过510 - #知识体系
我现在理解知识体系是两套东西,一套 mindmap,把知识领域层层分类,往下细分下去,细化到不可分解的 chunking
还有一套是 wiki,就是 mindmap 的一个映射,他和 mindmap 保持一致
但是区别是 wiki 是站在一个节点上,并且包含完整的阐述,只关联到他下一级或者相关的节点。而 mindmap 是一个鸟瞰图,能够跳出一个节点的高度,站在上帝视角看整个网络(但是相应也就看不清细节了)
另外,还有重要的是各种流程图(泳道图饼图甘特图鱼骨图时序图等等),它们应该是存在在 wiki 上的,也就是地面视角上的细枝末节。
如果单一用 mindmap,知识就没有细节,没法当第二大脑替你记录。
如果单一用 wiki(or other note-taking apps), 知识就陷入了单一节点的细节,或是简单的关联,缺少对大图景的认识。展开等人赞过1321 - 为下一个网速大爆发奇点铺垫,在超高网速面前个人硬件好坏变得没有意义。还在苦哈哈压缩硬件成本的御三家不知作何感想。我现在唯一的疑问是,这是超过了这个时代的产物吗?等人赞过2315
- 试用了一下 Swiftify,惊了,以后再不必手动从 Objective-C 转 Swift 了。算法真的解放了生产力。等人赞过评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