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徽章 26
- 大年初四的早上和老哥一起开车去县城里面买药,刚坐上车,小侄女就顶着一双昨晚被她妈妈揍完后,哭肿了的眼睛,噔噔的跑来,站在副驾外说道,爸爸我要吃淀粉肠,我怕她闹着要跟着一起去,便应付着说,知道了知道了,你快回去吧,她转身走了,不到两秒钟后,又跑回来说,我要番茄酱多多的那种淀粉肠,我继续应付道好好,知道了,番茄酱多多。
上路之后我开始跟老哥聊一些别的事情,当时天才刚刚亮起来,路边的树上挂满了雾凇,寒气笼罩的马路上,空无人烟,偶尔能看到一两个骑着三轮车不知道去干嘛的老人家,我不禁感叹能让小朋友起床的动机,还得是吃的,到了县城,路边出摊的店家很少,也没有看到淀粉肠的摊子,后面忙完了,在超市转了一圈,老哥拿了一个番茄酱,我问他买这个干嘛,他说要是买不到番茄酱多多的淀粉肠,我就给她做一个番茄酱多多的淀粉肠。
当时听到的时候是有点惊讶,让我会想起自己小时候,有时候父母赶集或者去城里,每次都会说你给我买点吃的,但是最后父母基本都不会买,她们会说我们去干正事的,哪里能记得你这件事,我们去都是很忙的,不要天天惦记那点吃的,后面次数多了,就很少会说你给我买点啥这种话,说了也不会被记住,反而会平添失望。
自己小时候曾经经历过这样一次次的失望,之后对于我哥这种对孩子的需求事事有回应的行为反而有点不习惯,会觉得有点感慨,又有点莫名的伤感,回去的路上经过了大集上有卖淀粉肠的,买了一根,特地跟店家说要多多的番茄酱,回去后小侄女早早的搬个个小板凳坐在门口,早上还肿着的眼睛消肿了许多,当我拿出番茄酱多多的淀粉肠的时候,她开心举着那根烤肠奔奔跳跳的跑回去,给她妈妈说,你看爸爸给我买的淀粉肠,你没有哦,那一瞬间真切的感觉到了,小朋友的心愿被满足了,也是真的会很开心,如果真的没有买,等在门口盼了两个小时的她也会很失望吧。
我问老哥如果你真的没买,她会怎么样,会生气吗,会哭吗,老哥说那倒不会,她会喊我狗屎爸爸。展开等人赞过1320 - 小同事要准备回老家上班了,他的房子到手了,已经可以装修了,作为同事算是见证了他选房,买房,拿到手这个过程,过程中看到了他的忐忑,也看到了他的欣喜,我好羡慕啊,说不上来在羡慕什么,但是每次听到他说房子的进度啥的,还是会觉得,好羡慕。
大约就是羡慕他那种,慢慢变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状态,作为跨行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他比我更热爱这个行业,也更热爱技术,在我摸鱼的时候他在学习,在我看小说,电视的时候,他也在学习,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在原地,他已经会很多东西了,每次都跟自己说要向他看齐,但是看着看着我就不想看了,我只想看手机。我有点emo了,我的话搭子无了。
不过还是祝他前程似锦,越来越好。展开等人赞过6839 - 刚才百度进入掘金的时候,我输入法第一个弹出的词条居然是绝境,才意识到我真的很久没有进入这个网站了,点开系统通知提示我可以生成年度海报了,界面上显示19年的4月,我注册了这个账号,19年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
下周公司就要开始放假了,真的要开始过年了,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倒不是因为团聚什么的,更多还是因为那段时间可以极大的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会有新衣服,会有很多平时吃不到的零食,在外打工的的姑姑和小舅会买一些我们本地没有的零食,会有压岁钱,我最喜欢的就是大年初一的时候,去学校的小店,一下子买十根辣条,然后霸气的递过去一元钱,那一瞬间仿佛自己就是奥特曼,我会发光,我不差钱。平时那个只能买一根辣条的我,老板你忘记吧,吃完辣条一般还要来一个二毛钱的面包,搭配一毛钱的塑料袋装的汽水,我们那叫雪宝不知道它商品名到底是啥。
大年初一开始我家门前的马路上就会有络绎不绝的拖拉机,拉着一车男女老少走亲戚,那会儿最喜欢的就是一堆人走亲戚了,好生热闹,带着一箱子方便面,一袋黑牛燕麦片(陈佩斯代言的那款),两桶挂面,两袋红糖,要是回娘家的还会自己包一些饺子,两瓶罐头,这些就是走亲戚的最高礼遇了,也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能看到很多只存在了大人口中的亲戚,对于大人们来说见面是要好好唠唠这一年的情况,对于小孩子来说,一群人在一起吃点零食,看看电视剧也是很快乐的,吃完饭就要进入压岁钱拉锯战,甲方说你拿着给孩子的,乙方说不要,我站在中间不吱声,心里想的是,你要真的放进我口袋了,我是不会拿出来的。一般要是需要坐车走的亲戚,都要吃两顿,中午一顿晚上一顿,晚上吃完饭后,一群人开着拖拉机铛铛铛的回去了,回去的时候路早就看不见了,车上有两个人负责拎着电瓶灯照着路,小孩子在车厢里继续吃着中午的时候拿的糖,这个时候还会算下今天都拿到了多少的压岁钱。
现在的我其实都不太能理解那会儿为什么那么喜欢一群人一起出去,会很喜欢去离自己家很远的地方,也会很羡慕暑假可以去外地生活的同学,那种未知的远方带着极致的诱惑,很好奇也很向往,有时候半路上还要下来推车,也许开心本来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吧,小孩子的情绪就像一个桶里面只装了一瓢水,稍微扔进去一点东西都会有很大的回响,成年后的情绪就像一只已经满了的桶,如果扔进去的物体不够大,会很快就掉出来了。
总有人喜欢过年,只不过不是我了。展开等人赞过4840 - 周日的时候,一个摸鱼群的里面的群友说他的狗因为意外去世了,此前他经常会在群里分享一些狗子的日常,买了新的笼子,带狗出去溜达,给狗子买东西等等,虽然没有在现实中见过那只名为豆包的汪星人,但是在他分享中,也算是在脑海中刻画出了这只狗子的画像。突然听到它去世了,不能说有多么的悲伤,但是那一刹那,十分惊讶,过于突然,前一天貌似还在群里看到他晒那只狗子的照片,第二天就是狗子去世了。
小时候农村家家户户都是要养狗的,在那个没有院子的年代,狗子绝对是一个家的带刀侍卫,其作用不亚于古代的御林军,要担负不要让陌生人靠近的责任,同时也要分辨出熟人,不可随意吠叫,还要对于主家的人迎来送往,陪家里的小孩子玩等等,小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宠物,只知道,家家户户都要有狗,狗子一定要有名字,大黄,小黑是最常见的,通常一个户可能会有好多大黄,豆豆,小黑。
之前家里有连续六七年养的狗不是病死了就是被偷了,以至于后面养狗都是小心翼翼的,会单独给狗买奶粉,甚至有时候会抱着狗睡觉。夏天狗子会跟人一起躺在席子上睡觉,还记得小时候有次家里有一个狗死了,我跟我哥哭的稀里哗啦的,早上还好好的,中午回来狗就已经没了,下午的时候,在外面的田里面,挖了一个洞,把狗放进去,外面堆成坟的样子,还把家里的椅子卸掉了一块板,仿照电视剧里面人去世后的样子,在牌子上写上xx之墓,xx于某日立。最后我哥还让我给狗子磕了几个头,我跪在坟前哭的是梨花带雨,昏天动地,回家之后还依旧哭了很久。跪的时间太久了,被村里在地里干活的人看见了,还去问我爸,你家那个娃在干嘛,跪在田里哭。
我还记得我爸回家后我跟他说我在跪狗子,然后他看我哭的那个眼神,就是哪来的傻子,一看,我家的,无奈中带着一丝丝的疲惫。但是当时真的很伤心,如今想来我哥让我给狗子磕头这件事,真的很狗。我并不觉得当年给狗磕头这件事有多么的傻或者说呆。感觉更像是一种告别,小狗不仅是一只狗,是陪了我很久的好朋友,是每天会送我上下学的小伙伴,也是我倾入的感情的一个终结吧。展开等人赞过3132 - 后面不会再写了,这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一开始的时候的确没有想到大家会喜欢看这种类型的,之前也发过很多次,基本上也就那样,可能是那段时间河南的收割机事件发酵的比较凶猛,蹭上了一点热度,后面发现大家喜欢看,看到自己写的故事能引起他人的一些共鸣,也有人虚夸几句文笔不错,内心的确虚荣感与满足感飙升,后面也有想过,把自己小时候经历的一些算是有记忆点的事情慢慢写下来,也算是带着大家一起回忆一下童年岁月。
但是后面写着写着就感觉,自己小时候不仅仅有快乐的童年,也有很多生离死别,人间悲剧,那些东西当时我没有感受到悲伤只是年纪真的太小了,写出来好像只会让大家在疲惫的生活里平添忧伤,没有写的必要了,大家在日常的生活里已经足够疲惫了,如果我写的东西不能成为糖,我也不希望它成为苦。
我的成长道路上几乎三分之二都是在农村度过的,我对农村真的太熟悉了,熟悉它的好也熟悉这背后的很多无奈,农村这两个字后面紧跟的一般都是贫穷,这是真实的,很多时候不写贫穷是因为写了也改变不了什么,为了无法改变的社会规则以及社会现象浪费笔墨,除了会多几个违规,对我个人来说没有意义了。小时候不懂很多事情,总觉得即便穷快乐也是真实的,长大后,很长时间被理想主义裹挟着也坚信内心富足,物质贫瘠又有何不可呢。再往后经历的越来越多,慢慢的回头看看,就会发现之所以快乐是因为眼前那双遮住苦难的手挡的太严实了,本来还想写一下我早早退学的邻居,因为没有钱做手术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最后留在了深圳的表姐,初入社会就不幸坠入深渊的表哥,被逼婚最后跳楼的哥哥等等,但是思虑再三后,还是算了。
掘金的定位终究是技术平台,即便我每次发的都是摸鱼板块,没有占主流的技术文章的流量,但是把这边当成村头广场,让大家看我在这伤春悲秋终究是不太好的。
糖多甜少,我生活中的糖基本都说完了,再往下可能就都是苦了,没有必要再写出来,让大家跟着酸涩一次。就这样了,可以开始取关了,后面不会再有小作文了。展开等人赞过8055 - 昨晚打电话回去跟老爸聊天聊到了最近村里的一些变化,以及集上新开的超市等等一些东西,老爸跟我说我们隔壁村的小张他媳妇生病了,现在回来办低保,在街上的超市上班,感觉很多尘封许久的记忆开始慢慢苏醒,我之前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就听我爸说过小张喜欢DB,家里面很穷,明明年纪轻轻的但是什么都不想干,不愿意下力气干活,他有两个儿子但是家里面基本上属于家徒四壁。因为这个他妻子也经常跟他闹,最严重的一次是半夜的时候,他妻子把家里做饭的液化气打开,搬到了他床边拧开了开关,然后走了,后面是他自己闻到了味道起来关掉的。当时就属于闹得很凶,也一直很好奇这样为啥还不离婚。
再往后就听说小张出去打工了,他妻子在家带着两个孩子念书,后面我们村小学来了一个年纪偏大的LS,不知道村子里面怎么就起了一些谣言吧,说小张的妻子跟那个LS关系不清楚,小张很生气回来把那个LS和自己的妻子都打了一顿,她就自己出去打工了,LS也被调走了,再后面就不经常听到她的消息了。这些年两个人也都没有再婚,具体有没有对象就不清楚了。
老爸跟我说,后面他两真的离婚了,小张就还是偶尔干活,偶尔DB的养活自己的两个孩子,他前妻就在外面打工,这次好像是他前妻生了很严重的病,也没有人说什么,就是他们又继续生活在了一起,小张带她去看病,帮着办低保之类的,他们有过一段满是抱怨和争吵最后以离婚为结局的婚姻,有过两个孩子,大的已经上班了,小的还在念书,有没有感情在这个时候好像也不那么重要了,毕竟在生死面前没有大事。
当年离婚的时候基本风评一致的认为,女方是对的,你跟着DG能过上什么好日子,现在这个局面又变成,她运气真好,遇到了个心善的前夫,放别人那,都离婚了我管你死活。我倒不觉得前后的风评是墙头草,只是基于事实的判断而已,跟着DG过不上好日子是事实,但是在生死关头,他前夫愿意伸手帮她也是事实,两者并不冲突,也没有人是错的。只能说好不好都是人生。
老爸还说我居然还记得她那个液化气罐的事情,印象实在太深了,在小时候那个男性主导的情况下,第一次见到这么决绝的反杀,真的是让他丈夫毫无办法。展开等人赞过2317 - 很多人都说我记忆力好,记得好多小时候的事情,客观来说很多都是一些记忆碎片,不是那么的完整,只是一段一段叠加在一起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已,比如我记得我们队最后面那个空房子曾经有个和我一般大的女生,她有一个奶奶,一个爸爸,我去她家玩的时候,她给过我糖葫芦吃,窗明几净的土房子,一个躺在白色帐子里面的老人家,空荡荡的屋子里面坐着一个扎着马尾的她,还有她奶奶那句让她给我拿糖葫芦,下一段就是,城里的来了一辆大客车,有人来推走了她的奶奶和爸爸,我和妈妈站在离她家屋子很远的地方,当那些人推着她奶奶和爸爸出来的时候,我妈在后面捂住了我的眼睛,当我扒开我妈的手的时候,那辆车已经走了,后面我再也没有见过她。当我成年后完整的说出这段故事的时候,我父母都很惊讶我居然还记得这件事。
再比如我记得一个很炎热的夏日的早晨,我爸给我一毛钱让我去外婆家找我妹妹一起去玩,我去的时候舅妈坐在桌子上吃饭,我坐在她对面,说我爸给了我一毛钱让我找妹妹上小店。她看着我说,我要是没了,你会不会哭,我记不得自己怎么回答的了,只是记得下午的时候,大舅家人很多很多,老爸老妈都在那边,很多人在哭,客厅里放着一个玻璃一样的平面柜子,我小学同学和她的弟弟妹妹都在哭,但是我很开心,因为我妈跟我说第二天不用去上学了,晚上的时候,老妈带着我去小店买了很多吃的,把我送回家,第二天又是很多人,一起去田里,我看到了钉子定在木头上的样子,看到了黄土覆盖在木头上的样子,看到披在上面的红布和殷红的盒子,后面很多片段都记不得了。长大后再回忆起来的时候才感觉到,小孩子会容易快乐,知道的少占很大原因。
我记得大舅每次喝多了,坐在我家里屋的床上拉着我的手跟我诉说这人生到底有多难,因为喝的太多了,有点结巴还有点大舌头。还记得小叔每次喝多了一句一句的诉说着当年没考上内心到底有多难受。当时的我只是会记住那个画面,我没法安慰他们,也没有办法共情,可能正是因为我不能理解,所以他们才愿意诉说。就像最近大热的那句,阳光明媚的岁月里,你停下来,回过身去,子弹正中眉心,那些亲人在酒醉后一句一句的诉说就像一场巨大的铺垫,少年时,当个故事,长大后开始明白,那是人生的伏笔。展开等人赞过3531 - 最近的确有点不知道写啥了,大家想看的和稍微感兴趣的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但是小时候我的活动范围都不能说是村子,应该说仅限于我家为圆心的方圆五里地,家里人赶集也很少带我去,一年只去一次县城,有时候带我去,有时候带我哥去,从来没有一次带两个娃一起去过,每次他们三都是起早早的去,等我醒来家里就我一个人了,虽然年纪还小,但是我知道,我那三位亲人不是消失了,是进城了,没有带我,后面有次我闹得太厉害了,就带我去了,但是我因为没有听我妈的话,在她去厕所的间隙跑去看别人摆摊,被永久的取消了进城的权利,本就狭小的生活圈子变得更小了,每次看到那些去城里过暑假的孩子,我羡慕的口水真的是从眼睛里面溢出来了,我也想进城。
我的生活就是大树上面荡秋千,水田里插秧,小菜园里被蚊子叮和小水池里钓龙虾,春天的时候,开始种草,点豆子,大人在前面走,小孩子在后面放豆子。夏天的时候,还要去田里插秧,经过一个中午高晒过的秧田,连水都是烫。那会儿还会有插秧队,就是一群人组合在一起,以团体的形式帮别人插秧,大约十年前的时候就是一百一天了吧,早上六点到,中午一个半小时休息的时间,下午六点上岸,以前是管一顿午饭就可以了。小时候我不会做饭的时候,家里会请亲戚来做饭,我跟我哥负责打下手,后面我会做饭了就是我做,想当年我也是在初中就是能一个人做出两桌人饭菜的人啊,如今的我连烧个毛豆都能烧糊掉,再往后请工人就变成一天两顿饭外加一顿下午茶,一天两三百吧,按我妈的说法就是工钱变多了,工人年纪变大了,但是待遇涨了,依旧是六点准时下田,一直到下午六点准时上岸,有的时候剩一点点没有栽完,那都是我的活了。
下午还要去监工,类似于占位了,最左边的人要确定好自己的宽度,下一个才能确定自己的宽度是多大,第一个人一般都是速度比较快的,她的速度决定了后面的人的速度,为了给后面人形成压力,我作为第一个就只占很小的宽度,然后快速的后移。现在想想感觉很有意思,但是那个没有防晒衣,防晒帽的年代里,我都要被晒糊了。有的时候遇到一些大神级选手,永远比你快,真的被逼的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下午的时候还会有一段下午茶,就是冰棍,饼干,方便面,小洋人饮料畅饮环节。每次找一次栽秧队我都感觉我要忙死了,但是不找,我就要在家栽一夏天的秧,后面上了大学放假时间是七月,完美的躲过了插秧季。我爸一度说是不是大学故意算好的时间,家里忙完了,你们放假了,学校躺完家里躺。展开等人赞过7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