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14
- 书名:《我们仨》- 杨绛
介绍: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一共是3个部分。尤其喜欢第3部分。
推荐语:
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得到的结果总是失去,相聚得来还须散。难道这短短几十年的在世真的就不需要去珍惜了么。
或许应该勿执我念,平平淡淡地走下去,不管前路是近是远,不管幸福快乐是短是长。
有一个家,有事可以做,能看到最亲近的人安然生活着就好了吧。展开69 - 我一向倡导的学习方式就是阅读官方文档,好的技术一定有好的文档。而阅读官方文档分成三个阶段: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通篇阅读。对要学的东西有一个宏观认识和理解。
理解,就是要明白一项技术的设计初衷、背后的哲学。学习任何一项技术、语言、框架之初,都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出现这个新东西?之前同类或类似的东西有什么不好吗?
这个东西带来哪些新思想和设计哲学,解决了之前哪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发明人对我们有什么建议,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个东西?
带着上面的问题去阅读文档。有不理解的部分不用怕,因为不可能第一遍读文档就理解全部。不理解的部分要记下来,便于今后返回来查阅。
很多人都不注意上面这些问题,而是上来就应用,人家用我就用,或者公司要求用,或者追时髦用。按照自己以前的经验和想法用别人按不同思想开发出来的技术,越用越难受,然后就得出结论:这个东西不成熟,坑很多。
2. 开始实践。只有实践才出真知。也只有实践才能对之前以为自己理解的部分又更深入的认识,也只有实践才能把之前不理解的部分想明白。有些概念必须在实际问题环境中才能看明白想清楚。这时候,遇到问题要返回去查阅文档相对应的部分。因为你在第一阶段已经对文档结构有了了解。
3.在用了一段时间后,认为自己已经算是“熟悉”了。在不忙的时候,回过头重新把文档再通读一遍。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会发现文档中的一些观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注意的,这种感觉就对了。
这篇文档就算是我在第 3 阶段之后的一篇总结,分享给大家。
via:zhuanlan.zhihu.com
展开评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