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27
- #漂流图书馆#
幸福感是一种感觉,也是无意识、有意思和行为的三重效应。弗洛伊德研究无意识对有意识的作用,也是人无法摆脱的本体阐释,罗素认为大部分的无意识都是由曾经高度情绪化的有意识的想法构成的,而这些有意识的想法现在被掩藏了起来。仅仅拥有有意识的信念还不够,因为有意识的自我催眠到了夜里就会失效,通过主动行为强化信念,使有意识作用于无意识,穿透意识层面的解决方法才能有大作为,避免停留在“听过道理无数,仍过不好这一生”的困境。 要写悲剧就必须感受悲剧,要获取幸福就必须感受幸福,必须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世界,不仅要用自己的头脑,而且要用自己的血肉,真正与周遭发生充满生机的联系,这比熟稔任何一种哲学都能守住内心的阵地。展开等人赞过612 - #漂流图书馆#
《非洲归来,不必远方》非洲归来,不必远方,该书是黄河清所写的游记,内容主要是他外派刚果一年多中的所见所闻。他的文笔幽默,平易近人,而且所写都是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法亲身经历的事情,所以阅读性非常高。故事都由外派公司在刚果当地的住所开始,围绕共事,各有特点的同事展开,进而带出当地的风土人情。 在结尾处,作者辞职回国,他的半个同事老梁来送他。在心灵交流的过程中,老梁说出了张三(化名)的故事,也是为什么他迟迟不愿回国的原因之一。 张三是个普通城市的普通人,三十岁生日那天他幡然醒悟,不甘于自己平凡的命运,踏上了去往非洲的道路,决心靠自己的两条腿骑遍这蛮荒大地,最后死在了那里。 有人问:“迷路的灵魂你到底在追寻什么?”。他回答:“我不想输给我平凡的命运”展开等人赞过评论9 - #漂流图书馆#
《六祖坛经》看这本书是记录六祖慧能禅师的日常说法教诲精要集合,有故事的连续性,有场景的问答,又紧紧围绕“自性明心”来阐述佛学的要义,无住、无相、无念,而又无边,凡事无求而又不求无,随性自在,洒脱自然! 这本书说法有着国人的思维逻辑,相对于《金刚经》要好懂许多,也许是因为佛学在中国传播一段时间后,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国式佛学”,更是容易理解和参悟! 这本书虽然并不能系统地阐述佛学的要义或者点滴的精髓,但也似乎感受到佛学的精妙所在,于我而言,似乎有些看淡了世事,收敛了内心,减少了焦虑,多了些随性!25出头之年,看些哲学和佛学类的书,还真的有些意思!展开等人赞过评论4 - #我的宝藏书籍#
奥尔特加·加塞特是近代西班牙最伟大的思想家,也是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的知识领导者之一。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称其为欧洲继尼采之后最伟大的哲学家。
每当有一个大众关注事件曝出来时,我总有一个习惯,就是观察一下自己对这个事件报道最初的情绪,例如是愤怒或是感动,义愤填膺还是热泪盈眶,情绪展现后,再试着去掉情绪,观察一下事件的时间轴和节奏进展,是不是我们看到的就是真实的,是不是看到的正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然后同时再去从事件本身的时间点,横向和纵向去寻找一些相互影响的重大事件或相关决定,基本上这样一轮下来,所谓的事件或事热点就会按照一个很常规的模式进行下去:导火索,起因,发展,爽点,转合,井喷,淡去,下一个话题的开始 。
待我们经历的事件多了,就逐渐固定了自己对热点的判断和思维方式,然后可以跳出来,看看大众关于这个事情是如何看待的,这时候你会发现一个特别鲜明的思维模式:屁股决定脑袋的定式,这也是大众的思维方式。
所有的事件对自己利益的影响,影响大的义愤填膺,影响小的漠不关心,当然还有一堆是无论是非的情绪发泄。这也就让我时刻自省,大众贪婪之时我要警惕,大众恐慌之时我要镇静,大众激进之时我要退避,大众狂欢之时我要隐匿。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把自己摘除于大众之外,身逢此世,自知水平有限,更多的时候还是提醒自己要如水一样: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若实在是无法保证不了时刻清醒,那就索性享受一回“难得糊涂”吧展开赞过12 - #原来这就是心理学#
今天给大家分享另一个心理学效应——自我选择效应,自我选择效应也很简单,用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人一旦选择了某条人生道路之后,那么就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而且在走下去的过程中会更加强化之前的决定,自我选择效应告诉我们当初做什么样的决定,多年以后就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当前生活状态是多年之前自己选择的,比如:我们选择得过且过的生活,那么多年以后,我们可能因为没有学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办法从事专业的工作,它有两个特征,一个是依赖性,依赖性指的是一旦进去某个行业,就会产生依赖性,如果让他转行,那么就需要考虑转行的成本了,相反不喜欢这一行则可以随时离开,因为依赖性没有那么强烈,第二个特征就是自我强化,选择了某条道路后,会逐渐强化自己之前的选择,一步一步直到完成自己的目标,当我们在判断和决策的时候,只有在多种选择方案中取舍,才能避免陷入选择效应的误区。展开等人赞过26
个人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