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得徽章 0
赞了这篇沸点
8
21
赞了这篇沸点
jsDelivr 是一个完全免费的国际 CDN 服务,提供 npm、GitHub、WordPress 和其它服务的镜像,支持 HTTP2,而且全球的连接速度都很快,对中国大陆地区有优化
GitHub 地址:
github.com
GitHub 地址:
评论
98
赞了这篇沸点
frp:一个可用于内网穿透的高性能的反向代理应用,支持 tcp、udp、http、https 协议。有时想要让其他人(外网)通过域名访问或者测试我们在本地搭建的 web 服务,但是由于本地机器没有公网 IP,无法将域名解析到本地的机器,通过 frp 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例如:微信公众号开发、slack bot 开发
评论
66
赞了这篇沸点
评论
41
赞了这篇沸点
Docsify - 一个神奇的文档网站生成工具
你可以用它来快速生成一个文档网站。
不同于 GitBook、Vuepress,它不会生成将 .md 转成 .html 文件,所有转换工作都是在运行时进行。而不是像其他工具那样在本地生成好 html 再部署上去。
你可以用它来快速生成一个文档网站。
不同于 GitBook、Vuepress,它不会生成将 .md 转成 .html 文件,所有转换工作都是在运行时进行。而不是像其他工具那样在本地生成好 html 再部署上去。
评论
52
赞了这篇沸点
1
26
赞了这篇沸点
赞了这篇沸点
Touch UI是一套基于vue.js打造的移动端UI框架,包含近百种组件,几乎囊括了开发移动应用的所有细节。包含100多种组件,拿来即用。开发者在开发移动应用时,能够专注于业务,真正实现组件拿来即用,像搭积木一样开发移动应用。
官网:
www.touchui.io
Github:
github.com
官网:
Github:
展开
36
279
赞了这篇沸点
评论
61
赞了这篇沸点
赞了这篇沸点
CodeSandbox 好强大的在线IDE,不需要构建,可以在线编辑运行React. Vue. Angular等项目,经常写demo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

codesandbox.io
Tips: 发现在动态里点击话题可以查看全部沸点~😋
Tips: 发现在动态里点击话题可以查看全部沸点~😋
展开
评论
77
赞了这篇沸点
幕布,管理你的大脑。
幕布是一款思维管理工具,用更高效的方式和清晰的结构来记录笔记、管理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头脑风暴。
幕布是一款思维管理工具,用更高效的方式和清晰的结构来记录笔记、管理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头脑风暴。
评论
2
赞了这篇沸点
Bincat:一款支持 IDA 的静态二进制代码分析工具, 能够进行污点分析以及类型重构。 曾获 2017 年度 IDA PRO 插件大赛一等奖。GitHub 地址:
github.com 参考来源:
weibo.com
评论
6
赞了这篇沸点
3
60
赞了这篇沸点
很自然而然的就看完了CrashCourse的[computer science]系列,几乎是一气呵成。
40集,每一集12min左右。将整个计算机科学描述得恰到好处的清楚。从底层硬件到目前看似最火的AI,以及未来的计算机。其中有大量的生动鲜活的例子,再一次让我领略计算机科学的魅力。
其实学到的不是那些不成体系的零零散散的知识,而是全系列多次提到的思考模型——层层抽象。通过抽象,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隐藏掉不必要的细节,突出重点。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
附上bilibili链接:
www.bilibili.com
40集,每一集12min左右。将整个计算机科学描述得恰到好处的清楚。从底层硬件到目前看似最火的AI,以及未来的计算机。其中有大量的生动鲜活的例子,再一次让我领略计算机科学的魅力。
其实学到的不是那些不成体系的零零散散的知识,而是全系列多次提到的思考模型——层层抽象。通过抽象,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隐藏掉不必要的细节,突出重点。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
附上bilibili链接:
展开
15
125
赞了这篇沸点
【码云开源项目推荐丨掌上点餐系统 XF】本项目(简称 XF)是由 uni-app 开发的一个掌上点餐系统。本项目是一套代码多端通用,支持编译封装成 h5 app 安卓端/苹果端,微信小程序等终端运行程序。组件开发模式,复用性强,采用 mvvm 组件开发模式,只要了解过 vue 和微信小程序的编程模式,即可看懂程序代码。
2
10
赞了这篇沸点
赞了这篇沸点
网络请求方法需要考虑:语义、协议、公共参数、数据格式、编码解码、异步、跨域、cookie、异常处理、数据上报、progess/loading、abort、timeout、安全(风控、加密等)、登录态校验、同构等等。
其中最困难的就是协议,因为其它的基本都可以靠前端自行解决,而协议是前端与服务端对数据格式的一套约定,这种约定往往很难统一标准。比如最简单的一些规则:更适合用 get 就不要 post,get 参数从 query 里取,post 参数从 data 里取……常常都不是统一的,更何况返回的数据格式用什么表示正常,用什么表示异常,用什么表示“正常的异常”,可能就更难统一了。之所以“约定大于配置”是一条黄金定律,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好并且往往没做到。
一种理想的返回格式:
{
code: 0 // 0 表示正常;负数表示异常;正数表示正常的异常
message:'' // 可以透传展示给用户的提示信息
data: {} // json 格式的数据,异常情况最好返回 '' 或 null
error: '' // 服务端捕获的错误信息
}
其中最困难的就是协议,因为其它的基本都可以靠前端自行解决,而协议是前端与服务端对数据格式的一套约定,这种约定往往很难统一标准。比如最简单的一些规则:更适合用 get 就不要 post,get 参数从 query 里取,post 参数从 data 里取……常常都不是统一的,更何况返回的数据格式用什么表示正常,用什么表示异常,用什么表示“正常的异常”,可能就更难统一了。之所以“约定大于配置”是一条黄金定律,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好并且往往没做到。
一种理想的返回格式:
{
code: 0 // 0 表示正常;负数表示异常;正数表示正常的异常
message:'' // 可以透传展示给用户的提示信息
data: {} // json 格式的数据,异常情况最好返回 '' 或 null
error: '' // 服务端捕获的错误信息
}
展开
4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