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详解飞行汽车和eVTOL区别

3 阅读5分钟

2025年飞行汽车与有人驾驶 eVTOL 核心区别及发展趋势剖析****

  

  在 2025 年的交通科技领域,飞行汽车和有人驾驶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成为备受瞩目的创新成果。它们都承载着人类对于未来便捷出行的期望,但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深入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从核心定义、设计构型、应用场景等多个维度对二者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沃飞长空在 eVTOL 领域的探索展开阐述。

  

一、飞行汽车和 eVTOL 二者核心区别****

核心定义****

飞行汽车通常是指面向智慧立体交通、具有飞行功能的汽车,是电动化、智能化、立体化的陆空两栖汽车,电动(纯电动/混合电动)、垂直起降和智能推进为飞行汽车的三大基本特征。

而有人驾驶 eVTOL同样也具备以上一些优势;且聚焦于空中交通,是一种依靠电动动力实现垂直起降的飞行器,重点在于高效的空中运输。

起降与行驶****

飞行汽车在起降时,可能需要一定长度的跑道或者较为开阔的场地,类似于小型飞机的起降方式,在陆地行驶时遵循道路交通规则。

而有人驾驶 eVTOL 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垂直起降,对场地要求较低,在城市中的楼顶平台、小型空地等都可以实现起降,在空中按照特定的航线飞行。

  

设计构型****

飞行汽车需要兼顾陆地行驶和空中飞行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上要更为复杂。它往往需要可折叠的机翼、特殊的车轮设计等,以适应不同环境。例如,一些飞行汽车在陆地行驶时,机翼可以折叠收起,减少占地面积;在空中飞行时,机翼展开提供升力。

eVTOL的三种主流构型:多旋翼、复合翼和倾转旋翼。以沃飞长空的AE200为例,作为采用倾转旋翼技术的eVTOL,AE200核心的 “八轴内四倾转” 构型具备优异的动力系统故障处置能力,兼顾垂直起降灵活性与固定翼高速巡航效率,有效保障了机动性、安全性的平衡。 

应用场景****

飞行汽车主要应用于个人长途出行、偏远地区交通等场景,满足人们对自由出行的追求。有人驾驶 eVTOL 除了前面提到的低空文旅、低空出行、应急救援外,还可用于城市内的医疗物资运输等场景。

 

典型案例****

在有人驾驶 eVTOL 领域,沃飞长空的 AE200 是全自研战略产品,是专为城市立体交通设计的6座级纯电动有人驾驶载客eVTOL,客舱支持灵活布局,具备安全、经济、舒适、环保等多方面优势。AE200机长 9.9 米、翼展 15 米、机高4.4米,巡航速度 230km/h,航程 200 公里。

AE200可应用于低空文旅、低空出行、应急救援等多种应用场景:

1.低空文旅:空中观光舒适经济;景区资源串联,覆盖区域级文旅环线,打造低空旅游“新玩法”,为社会大众带来美妙的低空观光体验;

2.低空出行:初期瞄准商务出行人群亚支线高效出行需求,后期推广应用至大众高效出行需求,实现对地面交通体系的融合补充,缓解超大型城市化进程中出行存在的空气质量差、拥堵、噪音等问题;

3.应急救援:提升救援时效性,优化病患就医体验,同时能够降低机队运营成本,从源头降低服务单价,打造公平普惠的航空紧急医疗服务。

 

2025年9月,AE200-100首架机在成都正式下线。这不仅标志着AE200-100首架机的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核心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更标志着国内大型载客eVTOL研发进入新的里程碑,沃飞长空正式迈入适航取证全面冲刺与量产机型预生产阶段。

 

二、飞行汽车和 eVTOL 发展趋势****

  

飞行汽车在未来可能会朝着更加轻量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断优化两种行驶模式的切换技术,提高整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也将是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有人驾驶 eVTOL 则会持续提升技术,增加航程和载重能力。

 

  

  综上所述,2025 年飞行汽车和有人驾驶 eVTOL 在核心定义、目标、设计构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飞行汽车致力于融合陆空交通,而有人驾驶 eVTOL 专注于空中高效运输。在未来的发展中,二者都将不断创新和完善,沃飞长空等企业在 eVTOL 领域的努力将推动该行业朝着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为未来的出行方式带来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