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有人驾驶 eVTOL:技术革新与应用拓展新篇章

0 阅读8分钟

2025年,航空领域的技术突破为有人驾驶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注入强劲发展动力。全球范围内,多家企业深耕该赛道,推出多款具备差异化优势的机型,推动低空交通产业加速成型。本文将聚焦行业内极具代表性的机型,详解其技术内核、研发进程与应用布局,展现有人驾驶eVTOL的发展全貌与未来潜力。

其中,由沃飞长空全自研战略的AE200,无疑是最受瞩目的机型之一。不仅是专为城市立体交通设计的6座级纯电动有人驾驶载客eVTOL,还顺利完成全尺寸、全重量、全包线倾转过渡等系列飞行试验所有科目,成为全球第二、国内首个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eVTOL产品。

 

一、核心机型技术与发展动态

(1)机型:AE200

研发企业:沃飞长空

技术特点

    作为采用倾转旋翼技术的eVTOL,AE200核心的“八轴内四倾转”构型具备优异的动力系统故障处置能力,兼顾垂直起降灵活性与固定翼高速巡航效率,有效保障了机动性、安全性的平衡;采用八套双余度分布式电驱动系统,具备先进的热失控管理系统;地面状态下,所有螺旋桨包络均位于安全高度以上,保证运营和维护安全;全机旋翼分布在三个高度层,且采用侧倾安装设计,有效规避人员和机载设备受击风险;机身80%以上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兼具轻量化与高强度;同时搭载了SVO1级辅助驾驶技术,有效提升运营本质安全性1-2个数量级。

    沃飞长空还与富维集团合作打造了AE200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秉持“安全、简约、功能、人本”的设计理念,AE200“智能灵动舱”在满足eVTOL适航标准的前提下,采用新一代环保型航空阻燃材料,配置航空级安全座椅与约束系统,舱内广泛采用柔性包边与圆角化设计,从材料、座椅、触感、视野等多维度保障安全。同时,融入先进NVH降噪减震技术和智能座舱理念,搭配了灵动中岛、云端座椅、天际光影系统、智能空气管家等多元创新,开启低空出行体验从“飞得便捷”到“坐得舒适”的升级。

最新进展

    适航层面:当前AE200-100率先进入型号合格证取证的第四阶段(共五阶段),适航审定进度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保持领先。生产许可证方面,2025年5月,生产许可证(PC)申请获得局方受理,8月,沃飞长空“生产质量系统”文件正式获得PC审查组批准,标志着公司PC取证完成阶段性的实质性里程碑。

    技术研发层面:2025年9月,AE200-100首架机在成都正式下线。这不仅标志着AE200-100首架机的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核心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更标志着国内大型载客eVTOL研发进入新的里程碑,沃飞长空正式迈入适航取证全面冲刺与量产机型预生产阶段。

    商业化层面:AE200已储备千架商业订单,显示了市场信心,为未来商业运营打下基础。

    同时,沃飞长空以直升机为主体,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西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CCAR-135部运行合格证,意味着企业具备了可通过直升机“先行先试”,验证低空场景航线运营的全流程能力。一方面,目前的运营经验可为后续运营eVTOL产品储备技术能力,识别在运行中的风险,建立风险源库,反馈优化设计,并在未来交付中提醒客户做防范。另一方面,也可为现有135部的运营商们后续使用eVTOL提供能快速复制、“拿来即用”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加快解锁低空应用场景,助力国内低空经济完成“新道超车”。2025年10月,沃飞长空助力“川渝低空文旅走廊”正式启航,范围涵盖四川、重庆区域内的各大代表性景区,计划前期先使用传统直升机验证测试景区间转场和观光飞行航路,后期更换为沃飞长空旗下AE200,从线到网,构建低空文旅新格局。

产能布局:位于成都的全球总部基地一期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使用,首年产能正有序释放并已获市场踊跃认购。

 

   (2)机型:JobyS4(JAS4-1)

   研发企业:JobyAviation

    作为五座载客级eVTOL,JobyS4凭借倾转旋翼设计成为行业焦点。其搭载6个可倾斜螺旋桨,最高时速可达322千米,续航里程覆盖241千米,兼顾高速巡航与中短途出行需求。在安全设计上,该机型构建三重冗余保障体系:螺旋桨系统支持单双故障状态下的安全降落,统一飞行控制系统简化模式切换流程,三轮车式可伸缩起落架进一步提升着陆稳定性。研发端采用数字化协同模式,通过云端协作平台打通设计到量产全链路,组建了涵盖机械、电气、软件等多学科的200余人工程团队,实现技术快速迭代。

市场推进方面,JobyAviation于2022年5月率先获得美国FAA颁发的135部航空承运人证书,成为全球首个获准开展空中出租车服务的企业。资本层面,累计获得丰田集团超8.94亿美元战略投资,为技术研发与产能建设提供充足支撑。2025年,公司启动俄亥俄州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年产能500架;同年6月,与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合作,在迪拜沙漠测试场地完成首次试飞,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3)机型:Midnight

    研发企业:ArcherAviation

    Midnight以全电动推进系统为核心,打造出兼具环保性与静谧性的飞行体验,巡航状态下噪音较直升机降低100倍。其创新采用12旋翼布局,6个大型倾转旋翼负责提供主要推力与飞行模式转换,6个小型旋翼专注保障悬停稳定性,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则确保部分部件故障时仍能安全运行。在环保理念践行上,该机型不仅实现零碳排放,内饰还大量采用亚麻纤维、回收塑料瓶织物等环保材料,契合绿色交通发展趋势。

商业化进程中,ArcherAviation旗下子公司ArcherAir于2024年6月获得FAA颁发的135部航空承运人和运营商双重认证,为Midnight的市场投放扫清关键障碍。同时,该机型积极拓展多元应用场景,已向美国空军交付首架产品,参与“敏捷至上”计划,针对特种作战、救援搜索等军事场景开展性能评估,进一步拓宽市场边界。

 

二、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当前,有人驾驶eVTOL行业呈现多点突破、全面开花的发展格局。技术层面,各企业聚焦安全性、环保性与舒适性三大核心诉求,冗余设计、先进控制系统成为安全保障标配,纯电动化成为主流技术方向,座舱优化与降噪减震技术持续升级。市场层面,商业化运营稳步推进,适航认证与运营商资质逐步落地,应用场景从城市空中交通向文旅观光、应急救援、军事应用、物流运输等多领域延伸。

 

未来,随着技术持续成熟,有人驾驶eVTOL的运营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推动商业化大规模普及。政策端,各国相关法规体系将不断完善,为行业发展提供更清晰的制度保障。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的协同驱动下,有人驾驶eVTOL将深度重构低空交通生态,为人们的出行与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改变。

 

 

    2025年,有人驾驶eVTOL行业正处于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过渡的关键节点。沃飞长空AE200、JobyS4、Midnight、VX4等代表性机型,以各自的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共同勾勒出行业发展的清晰路径。展望未来,低空经济的潜力将持续释放,有人驾驶eVTOL有望成为连接城市与区域、串联多元场景的重要交通载体,开启人类低空出行的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