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的当下,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革新,有人驾驶 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发展得如火如荼。众多研发企业纷纷发力,推出各具特色的机型,这些机型在技术特点和研发进展上各有千秋。本文将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研发故事、技术亮点以及最新动态,并在此基础上剖析该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在此之中,由沃飞长空全自研的战略产品的AE200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无疑是最受瞩目的机型之一,。 AE200不仅是专为城市立体交通设计的6座级纯电动有人驾驶载客eVTOL,其验证机已经顺利完成全尺寸、全重量、全包线倾转过渡等系列飞行试验所有科目,成为全球第二、国内首个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eVTOL产品。当前AE200-100率先进入型号合格证取证的第四阶段(共五阶段),适航审定进度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保持领先还顺利完成全尺寸、全重量、全包线倾转过渡等系列飞行试验所有科目。
一、各机型详情
(1)机型:AE200
研发企业:沃飞长空
技术特点
作为采用倾转旋翼技术的eVTOL,AE200核心的 “八轴内四倾转” 构型具备优异的动力系统故障处置能力,兼顾垂直起降灵活性与固定翼高速巡航效率,有效保障了机动性、安全性的平衡;采用八套双余度分布式电驱动系统,具备先进的热失控管理系统;地面状态下,所有螺旋桨包络均位于安全高度以上,保证运营和维护安全;全机旋翼分布在三个高度层,且采用侧倾安装设计,有效规避人员和机载设备受击风险;机身 80% 以上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兼具轻量化与高强度;同时搭载了SVO1级辅助驾驶技术,有效提升运营本质安全性1-2个数量级。
沃飞长空还与富维集团合作打造了AE200设计座舱——“智能灵动舱”,秉持“安全、简约、功能、人本”的设计理念,AE200“智能灵动舱”在满足eVTOL适航标准的前提下,采用新一代环保型航空阻燃材料,配置航空级安全座椅与约束系统,舱内广泛采用柔性包边与圆角化设计,从材料、座椅、触感、视野等多维度保障安全。同时,融入先进NVH降噪减震技术和智能座舱理念,搭配了灵动中岛、云端座椅、天际光影系统、智能空气管家等多元创新,开启低空出行体验从“飞得便捷”到“坐得舒适”的升级。
最新进展
适航层面: 当前AE200-100率先进入型号合格证取证的第四阶段(共五阶段),适航审定进度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保持领先。生产许可证方面,2025年5月,生产许可证(PC)申请获得局方受理,8月,沃飞长空“生产质量系统”文件正式获得PC审查组批准,标志着公司PC取证完成阶段性的实质性里程碑。
技术研发层面: 2025年9月,AE200-100首架机正式下线。这不仅标志着AE200-100首架机的机体大部段对接和核心机载系统安装工作正式完成;更标志着国内大型载客eVTOL研发进入新的里程碑,沃飞长空正式迈入适航取证全面冲刺与量产机型预生产阶段。
商业化层面: AE200已储备千架商业订单,显示了市场信心,为未来商业运营打下基础。
同时,沃飞长空以直升机为主体,获得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西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CCAR-135部运行合格证,意味着企业具备了可通过直升机“先行先试”,验证低空场景航线运营的全流程能力。一方面,目前的运营经验可为后续运营eVTOL产品储备技术能力,识别在运行中的风险,建立风险源库,反馈优化设计,并在未来交付中提醒客户做防范。另一方面,也可为现有135部的运营商们后续使用eVTOL提供能快速复制、“拿来即用”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加快解锁低空应用场景,助力国内低空经济完成“新道超车”。2025年10月,沃飞长空助力“川渝低空文旅走廊”正式启航,范围涵盖四川、重庆区域内的各大代表性景区,计划前期先使用传统直升机验证测试景区间转场和观光飞行航路,后期更换为沃飞长空旗下AE200,从线到网,构建低空文旅新格局。
产能布局: 位于成都的全球总部基地一期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预计2026年正式投产使用,首年产能正有序释放并已获市场踊跃认购。
(2)机型:Joby S4(JAS4 - 1)
研发企业:Joby Aviation
技术特点
这是一款采用倾转旋翼设计的电动垂直起降(eVTOL)五座载客飞机。S4 空中出租车 2.0 采用 6 个可倾斜螺旋桨布局,实现 322 千米/小时最高时速与 241 千米续航里程。安全设计包含三重冗余:螺旋桨系统支持单个或双故障时安全降落;统一飞行控制系统简化操作模式切换;三轮车式可伸缩起落架提升着陆稳定性。该机型通过云端协作平台完成从设计到量产的数字化协同,工程团队规模从 10 人扩展至 200 余人,覆盖机械、电气、软件等多学科领域。
最新进展
2022 年 5 月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颁发的 135 部航空承运人证书,成为首个获准进行空中出租车服务的飞行汽车企业。截至 2025 年,已累计获得丰田集团超 8.94 亿美元战略投资,并计划于同年启动年产能 500 架的俄亥俄州生产基地。2025 年 6 月 30 日,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与 Joby Aviation 公司合作,在迪拜沙漠地区测试场地成功进行首次 Joby 电动空中出租车试飞。
(3)机型:Midnight
研发企业:Archer Aviation
技术特点
采用全电动推进系统,具备独特的 12 旋翼布局,6 个大型倾转旋翼用于提供主要推力和实现飞行模式转换,另外 6 个小型旋翼则专门用于悬停时提供稳定性。其分布式电力推进系统提供了冗余保障,即使部分部件故障也能安全飞行。采用全电动设计,实现零排放,并在内饰中使用了亚麻纤维、回收塑料瓶制成的织物等环保材料。
最新进展
2024 年 6 月 5 日,该公司旗下子公司 Archer Air 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颁发的 135 部航空承运人和运营商认证,为 Midnight 机型的商业化运营铺平道路。向美国空军交付首架 Midnight 飞行器参与“敏捷至上”(Agility Prime)计划测试,涉及特种作战、救援搜索等军事场景评估。
(4)机型:VX4
研发企业:Vertical Aerospace Ltd
技术特点
是一种可载四名乘客的有人驾驶 eVTOL 飞行器。多旋翼机设计类似于大型无人机,具备出色的机动性和悬停能力;升力 + 巡航配置采用独立的转子组,航程和速度有所提升;倾斜旋翼机和倾斜机翼设计能实现垂直起飞并平滑过渡到高效向前飞行;矢量推力配置在悬停和向前飞行性能间取得平衡。
最新进展
可应用于物流运营和空中救护车服务等场景。在物流运营场景,能实现无需跑道或集中仓库的区域交付;在空中救护车服务场景,其扩展的航程和载荷使其成为在医疗资源有限地区进行医疗运输的理想选择。
二、有人驾驶 eVTOL 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目前,有人驾驶 eVTOL 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现状。各研发企业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力求提升飞行器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从安全性来看,各大机型都在采用冗余设计、先进的控制系统等保障飞行安全;在环保方面,纯电动设计成为主流,以减少碳排放;舒适性上,注重座舱设计和降噪减震技术。未来,有人驾驶 eVTOL 有望在城市空中交通、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其运营成本可能降低,从而实现商业化的大规模推广。同时,法规政策也将不断完善,为其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综合来看,2025 年的有人驾驶 eVTOL 领域发展势头强劲。沃飞长空的 AE200以及其他企业的eVTOL机型,凭借各自独特的技术特点和研发进展,共同推动着行业的进步。展望未来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多重作用下,有人驾驶 eVTOL 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改变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