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到底怎么选,哪家最容易上手?

7 阅读5分钟

随着大模型热度高居不下,似乎现在不管是什么技术、什么产品都必须要与“大模型”三个字捆绑,才能赢得消费者垂青,而这种近乎“魔幻”的局面,连AI细分市场也不例外,各大厂商争相攀上大模型的“高枝”,生怕自己比市场落后一步。与此同时,在大模型的强势风头之下,以往一些号称已经迎来“元年”的技术,比如RPA、元宇宙则稍显黯淡。

虽说大多产品都要披着大模型的外壳才敢亮在甲方面前,但归根结底技术落地不能光靠“蹭热度”,还得要看硬实力,更何况只有大模型也根本落不了地。于是企业也学乖了,还是把目光投向真正能让大模型落地的工具,讲究一个技术融合,这时候,又换RPA重新登场了。

纵观RPA市场,可以看到在AI的冲击下早已大洗牌,连IDC也要将报告改为《中国RPA+AI解决方案市场》便可见一斑。在19年以UiPath为首的外资厂商已哑火,连风头正盛、大步扩张的来也也收起了锋芒,反倒是像影刀、金智维这样专注于垂直领域的“老实人”一直在闷声发大财。

值得留意的是,如同AI Agent市场一样,现如今的RPA市场也很流行分为“企业级RPA”和“个人版RPA”。今天就从这两个分类简单盘点一下,国内RPA厂商都有什么优势之处。

一、什么是企业级RPA,什么是个人版RPA****

企业级和个人版这个概念好理解,不就一个面向企业,一个面向个人嘛。现在主打企业级的厂商不多,主要的代表是金智维。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大部分的企业都想两手抓,啥市场全都吃下,很少会像金智维这样,从始至终都标榜自己专注于企业级RPA。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金融企业就够金智维吃饱了。

调侃归调侃,企业级RPA和个人版RPA除了是用户之间的差异,在技术上差异也很大。毕竟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一个是自己用,就算错了大不了重新做。而企业级就不同了,一旦错了就是严重的生产事故。所以企业级RPA在安全性上,优势远高于个人版RPA。

但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推理,安全、难度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专业门槛高,难操作啊!因此像金智维这样的企业级RPA,一般都是技术人员在用,而且还需要经过培训、定期维护,对小白比较不友好。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也有疑问了,那是不是我是企业用的,就一定要用企业级RPA呢?当然不!我们就拿电商行业来说。

1.jpg 二、企业级RPA和个人版RPA都用在什么地方

目前大部分的电商用户都在使用影刀和艺赛旗的RPA,这种轻量级已经满足了大部分自动化场景,比如处理订单、计算工资、客户回复。而这种轻量级的RPA在安装上也相当简单,按照教程一步步下载即用就可以。虽然目前还做不到说新手一看就懂,但起码能做到一学就会,无论是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大大省下来。

就这点而言,就算不是电商行业的,只要是你小企业,都建议考虑一下轻量版RPA。当然啦还是那句老话,如果你的企业涉及重要数据、保密信息,就还是出门左转回去企业级RPA的怀抱吧。

2.jpg

三、企业级RPA和个人版RPA怎么选?****

我个人建议如果企业选RPA的话,首选那些在垂直行业有优势的厂商。比如说金融、政务首选金智维,电商首选影刀、艺赛旗一样,当一个厂商在领域摸爬打滚久了,自然会比别家更懂垂直行业的门道,在前期部署的时候,也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给出适合的建议,而不是一味地卖场景卖货。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他们会更有经验,一旦有突发情况,不管是处理的速度还是方式都会比其他人更强一点。

个人版的话就好说了,只要你搜索RPA,几乎每家都有,就连专注于企业级RPA市场的金智维,也不愿意放弃这块蛋糕,推出了轻量版的RPA-lite。现在还有一个厂商叫八爪鱼的,也算是RPA赛道里的弯道超车。

总体来说,其实2025年的RPA厂商格局跟前两年差距越发扩大,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很多大企业都慢慢集中在像金智维这样的老牌厂商手里,剩下的蛋糕是越来越少了。2025年RPA厂商你还看好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专业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