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的“价值洼地”?深度剖析Google I/O 2025后的谷歌困境与突围

79 阅读9分钟

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Google I/O 2025 已在北京时间5月21号凌晨正式开启,今年几乎就是一场AI的独角戏,谷歌展示了从底层模型(Gemini)、硬件基础设施(第七代TPU “Ironwood”)到上层应用和服务的全方位进化。

关于发布会的细节,已经有铺天盖地的文章,不再过多阐述。这篇文章主要想聊一聊,作为谷歌的一个迷你股东,我对谷歌在当前的AI浪潮中所面临的多重挑战及突围方向的一些思考。

”价值洼地“的根源:谷歌为何让市场不放心?

尽管手握重兵,谷歌的估值在科技七巨头中却长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我们先来看一组2024年七巨头的财务对比数据:

从数据可以看出,谷歌的市盈率是七巨头中最低的,20都不到,尽管其营收和利润增长都比较强劲,处于第一梯队,谷歌也是首个净利润超过千亿的巨头,但估值溢价却并不明显。这背后,是市场对谷歌核心商业模式面临AI冲击的深度忧虑。那谷歌的核心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呢? 财报仍然是最真实和直观的分析材料。我们继续基于最新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来分析它的业务构成,从而来理解市场的这份担忧。

从财报的拆解可以看出,Google Services是核心的收入来源,其中搜索广告收入507亿美元,占谷歌总营收的56.2%,占Google Services总收入的65.6%,仍是最大的单一收入来源。 而广告收入的保持或稳健增长却强依赖谷歌搜索在互联网上的绝对流量霸主地位。截至2025年4月的统计,谷歌搜索在全球市场份额仍高达89.7%。然而,AI正在悄然改变用户的搜索习惯。

以知名的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 AI为例,它的月查询量已超4亿次,在AI搜索市场已占据6.2%的份额,大家开始慢慢习惯于从AI处获得直接、整合性的答案。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像ChatGPT、Grok等AI聊天机器人也分流了大量信息查询需求。前一段时间,苹果高管在反垄断案庭审中也透露,AI的出现首次导致Safari浏览器搜索量下滑,从而引发了谷歌当天股价大跌。市场开始担心生成式AI可能导致谷歌搜索的用户流失。分析师估计,若将AI聊天机器人的使用考虑在内,谷歌的有效搜索市场可能在五年内从传统的约90%大幅下降至50%以下

作为应对,谷歌搜索也推出了自己的 ”AI 模式“ ,基于谷歌强大的Gemini模型底座,结合"query fan-out"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将用户体验从目前的”一系列蓝色链接“转变为对话式、直接获取答案的模式。这是谷歌针对AI聊天机器人威胁传统搜索的直接回应。

注解:这里解释一下 "query fan-out" 技术,其实核心思想就是分解与并行处理,当用户输入一个查询时,尤其是比较复杂或开放式的,AI系统会识别出其中可能包含的多个子主题或意图。然后,系统会针对这些子主题生成一系列更具体的子查询并行搜索,最后还是由AI系统综合与提炼所有子查询返回的结果,生成一个结构化的、易于理解的答案。

然而,这种转变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谷歌目前以搜索广告作为主要营收来源的情况下,AI模式提供的直接、综合性的答案,可能大幅减少用户点击传统搜索结果和广告的次数,这与谷歌现有的广告商业模式产生了直接的冲突。AlixPartners曾做过研究后预测,当”AI模式“整合到现有的搜索结果中时,付费广告的点击率将从21%显著下降至10%,AI搜索结果越准确和全面,传统广告展示和点击的次数就越小。

作为搜索时代的王者,谷歌既要投入巨资研发颠覆性的AI技术,又要顾及年营收几千万美元的庞大广告业务,这种既要”自我革命“又要”保护家业“的矛盾,是典型的“创新者的窘境”。

此外,谷歌还在美国和欧盟面临多项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例如,美国法院此前认定其在搜索和广告领域存在非法垄断行为,最终判决可能导致谷歌被迫剥离Chrome浏览器。欧盟则通过《数字市场法案》来遏制谷歌的发展,例如不允许其利用自己的生态系统捆绑AI功能,这些反垄断行为一旦落实,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谷歌的业务结构。

总而言之,AI新搜索范式入口的碎片化严重威胁了谷歌搜索的传统搜索霸主地位,而谷歌为了自保增加的"AI搜索模式"又与自家营收大头的广告商业模式产生冲突,再叠加持续不断地反垄断调查诉讼案,让谷歌这家科技巨头的估值长期在七巨头中垫底。

重重困境下,谷歌的突围之策

面对重重挑战,谷歌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开始尝试构建以AI为中心的新护城河。I/O 2025 发布的一系列产品能力也展示了其清晰的突围路径。

策略一:以Gemini为核心,全面AI化产品体验

  • Gemini模型的持续进化:新版Gemini 2.5 Pro 不仅在学术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更在WebDev Arena和LMArena排行榜上均位列第一,这巩固了其在核心能力上的业界领先地位。而Gemini 2.5 Flash作为Pro的轻量版本,也实现了能力极速提升的同时节省20% ~ 30%的token使用量,这意味着谷歌的AI模型在保持强大能力的同时,运行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利于在广泛场景中应用。
  • AI融入谷歌全家桶: 谷歌有庞大的产品生态(持续的反垄断调查也带来高度的不确定性),如Chrome、Android、Workspace、YouTube、Maps等,以Gemini模型为底座,谷歌开始逐步在这些产品中深度集成AI功能,提升用户粘性,尝试挖掘新的价值点。

策略二:探索AI时代的商业化新路径

  • AI搜索中的广告整合: 为了解决AI搜索和目前广告模式冲突的问题,谷歌已经开始尝试将广告直接嵌入到AI生成的结果中,投资公司New Street Research预测,AI搜索的嵌入广告将在今年为谷歌贡献1%的搜索广告收入,到2027年将增长至6% ~ 7%。新的广告方式到底能否填补甚至超越传统广告收入可能的下降,这对谷歌有不小的考验。
  • 订阅服务增值: Google One等订阅服务已捆绑了Google的高级会员模式Gemini Advanced(目前已经成为了我日常使用的主力AI模型),看今年一季度的财报,Google One的订阅付费用户已超过2.7亿,同步增长18.7%的“谷歌订阅、平台和设备”部门收入也证明了其潜力。
  • AI赋能下的Google Cloud: AI为Google Cloud带来了差异化优势,它的Vertex AI平台上的Gemini使用量已增长了40倍,吸引了大量企业客户。这一点在财报上也有体现,根据今年一季度财报,Google Cloud营收达到122.60亿美元,同比增长28.05% ,增速领跑主要业务。更重要的是,其营业利润达到22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9.4%大幅提升至 17.8% 。Google Cloud看起来是谷歌AI战略非常重要的支柱。再加上谷歌在I/O 2025 上介绍的自研第七代TPU "Ironwood"能显著提升模型性能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的优势,谷歌的软硬结合能让其相比于其它厂商在推动AI技术规模化的路径中有更大的优势。

前瞻性视角的思考

基于以上对谷歌目前的困境和突围方向的分析,我也做了一些前瞻性视角的思考来预测谷歌后续的发展,可以从情景化的角度来展开:

  • 情景一:AI 赋能下的成功重塑。谷歌成功地将 AI 整合到其整个产品组合中,创造出极其牛逼的 AI 原生产品,找到了新的商业化模式,并成功应对了监管挑战,从而保持了其作为领先科技巨头的地位。
  • 情景二:创新者的困境——为传统所累。谷歌为了保护其传统的搜索和广告业务而采取的措施,减缓了其采用真正颠覆性 AI 模型的速度,使得更灵活的竞争对手获得了显著的领先优势。其护城河的侵蚀速度超过了其构建新护城河的速度。
  • 情景三:监管重塑格局。反垄断行动从根本上改变了谷歌的结构或商业行为(比如各种强制业务分拆),从而彻底改变了其竞争地位和执行 AI 战略的能力。

情景一的实现难度较大,需要谷歌在创新、商业化和合规之间取得比较好的平衡,也是我最希望谷歌能实现的情景。情景二和情景三的风险真实存在,尤其是在 AI 技术快速迭代和监管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就考验谷歌的智慧。

总而言之,谷歌正处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但又蕴含巨大机遇的转型期。其能否成功驾驭 AI 时代的浪潮,不仅取决于其技术实力,更考验它的战略远见、组织韧性以及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的智慧。未来几年将是决定谷歌能否在 AI 时代延续其辉煌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