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31年全球电动自行车中置电机市场规模将为11.7亿美元

55 阅读9分钟

电动自行车中置电机是安装在车架中间牙盘位置的驱动装置,通过直接驱动牙盘实现动力输出。其核心价值体现在:

性能优势:

平衡性:重量集中于车架重心附近,显著降低骑行时的颠簸感,尤其适合越野场景。

效率优化:支持机械变速器调速,爬坡效率较轮毂电机提升20%-30%,人力骑行阻力降低15%。

技术壁垒:同轴中置电机和平行轴中置电机的设计复杂度较高,导致入门级产品价格较轮毂电机高30%-50%。

环保属性:零直接排放特性符合全球碳中和目标(如欧盟绿色协议要求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红利推动市场渗透。

市场定位:

技术分层:

低于250W:占全球市场65%份额,主要用于城市通勤、共享单车,满足欧盟EN15194标准。

高于250W:占35%份额,应用于山地越野、货运电动自行车,受美国E-BIKE法案(Class 3车型功率限制)影响显著。

应用场景:

前装市场(整车配套):占70%份额,受车企供应链绑定影响,头部企业(如Bosch、Yamaha)市占率超60%。

后装市场(改装升级):占30%份额,由本地化服务商主导,中国企业(如八方、安乃达)通过性价比优势切入。

 

 二、全球市场格局与增长引擎

市场规模与增速

当前规模:根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销售额达9.68亿美元,预计2031年增至11.7亿美元,CAGR为4.0%(2025-2031),增速低于电动自行车整体市场(6.8%),但高端市场(>250W)CAGR或达6.2%。

区域分化:

欧洲:2024年份额40%(德国占15%、法国占10%),受补贴政策驱动(如法国每辆补贴500欧元),2031年份额或稳定在38%。

北美:2024年份额25%(美国占20%),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2031年份额或降至22%。

亚太:2024年份额28%(中国占18%、印度占5%),受东南亚城市化加速(雅加达、曼谷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年增25%)推动,2031年份额或升至32%。

中东及非洲:2024年份额7%(海湾国家占4%),受石油经济转型(如阿联酋2030年绿色出行计划)驱动,2031年份额或升至10%。

消费端结构

功率需求:

低于250W:2024年份额65%,受益共享出行(Lime、Bird采购量占全球20%),2031年份额或降至60%。

高于250W:2024年份额35%,受山地运动(如德国、奥地利户外骑行渗透率超40%)驱动,2031年份额或升至40%。

应用领域:

前装市场:2024年份额70%,受整车厂技术绑定(如Bosch与Specialized独家合作)影响,2031年份额或降至65%。

后装市场:2024年份额30%,受益东南亚、拉美改装需求爆发(越南改装率从2023年的5%升至2024年的12%),2031年份额或升至35%。

三、供应链结构与上下游博弈

上游:核心零部件与供应商

电机组件:

磁钢:钕铁硼永磁体成本占比超30%,中国供应商(如中科三环、宁波韵升)占全球60%份额,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毛利率。

控制器:FOC算法芯片成本占比15%,英飞凌、TI垄断高端市场,中国企业依赖进口。

电池协同:

锂离子电池:与中置电机集成度提升(如八方M620系统支持72V/40Ah电池),续航里程增加40%。

固态电池:2028年或实现商业化,充电时间缩短至15分钟,推动高端电机需求。

包装与物流:

轻量化设计:电机重量从2020年的3.5kg降至2024年的2.8kg,物流成本降低18%。

中游:全球竞争格局

头部企业垄断:

Bosch(德国):2024年全球份额25%,技术领先(扭矩传感器精度±1.5%),毛利率超45%。

Yamaha(日本):2024年份额18%,绑定雅马哈、Brompton等整车厂,客户粘性高。

Shimano(日本):2024年份额15%,主攻山地车市场,价格溢价超30%。

中国企业梯队:

第一梯队:八方电气(2024年份额10%)、安乃达(份额8%),聚焦中端市场,价格较国际龙头低20%-25%。

第二梯队:苏州万佳、深圳鑫汇科,合计份额约5%,通过ODM模式服务共享出行平台。

下游:整车厂与消费者需求

头部客户集中度高:Specialized、Trek、Giant三大客户占全球采购量的50%,要求供应商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如防水等级IP67、耐温范围-20℃至60℃)。

新兴需求崛起:东南亚消费者偏好高性价比(<500美元)产品,欧洲消费者愿为智能功能(如GPS追踪、防盗报警)支付30%溢价。

四、政策环境与合规挑战

全球政策影响

美国关税政策:对华电动自行车电机加征25%关税,倒逼中国企业通过墨西哥设厂(如八方2024年在蒙特雷建厂)规避关税。

欧盟EN15194标准:2025年起强制要求电机过载保护、电磁兼容性测试,中国企业研发成本增加15%-20%。

中国“双碳”政策:2025年前实现中置电机国产化率超70%,企业获研发补贴比例提升至35%,增值税即征即退比例提高至70%。

区域政策机遇

东南亚:越南、泰国提供5年免税期,吸引中国企业(如安乃达)投资建厂,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40%。

中东及非洲:阿联酋、沙特推动电动自行车替代燃油摩托车,中国企业通过“产能合作+本地化服务”切入,2025年订单量预计增长60%。

五、技术趋势与产品创新

技术迭代方向

高效电机设计:轴向磁通电机效率从2024年的88%提升至2031年的92%,重量降低20%。

智能互联:集成物联网模块(如八方M800系统支持蓝牙5.3、OTA升级),故障诊断响应时间缩短至1分钟内。

模块化集成:电机、控制器、电池一体化设计(如Brose Drive S Mag),空间占用减少30%,安装效率提升50%。

产品创新案例

Bosch:2024年推出Performance Line CX智能电机,支持自动扭矩补偿,爬坡效率提升25%,单价溢价超50%。

八方电气:2023年发布M820系统,适配72V/50Ah电池,续航里程达200km,进入VanMoof供应链。

六、中国企业出海战略与路径

市场多元化布局

东南亚:依托越南、泰国整车厂扩产(2024年新增产能80万辆/年),中国企业出口额同比增长30%,市占率提升至12%。

中东及非洲:通过与阿联酋G42集团、沙特NEOM新城合作,2025年订单量预计增长50%。

技术突围与品牌升级

高端设备突破:八方电气研发的M820系统良率从2024年的98.5%提升至2025年的99.2%,性能对标Bosch,2024年进入Trek供应链。

服务生态构建:安乃达推出“电机+电池+APP”一体化解决方案,客户粘性提升30%,复购率超55%。

轻量化出海路径

渠道合作:与德国Continental、日本Bridgestone建立技术联盟,共享本地化服务网络。

支付优化:针对东南亚客户推出“本地货币结算+信用保险”模式,降低汇率风险,订单转化率提升15%。

七、未来发展趋势与行业前景

短期趋势(2025-2027)

技术迭代加速:轴向磁通电机在高端市场渗透率将提升至20%,推动单价溢价超30%。

区域分化加剧:北美市场因关税风险,份额下滑至20%;亚太市场占比提升至35%。

供应链本地化:中国企业海外工厂产能占比将从2024年的12%提升至2027年的25%。

长期预测(2028-2031)

市场规模:全球CAGR为4.0%,2031年达11.7亿美元;中国企业出口额占比将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031年的20%。

技术垄断打破:中国企业高端电机良率将从2024年的99%提升至2031年的99.5%,高端市场份额突破12%。

新兴市场崛起:中东及非洲市场CAGR超7%,成为全球增长最快区域。

《2025年全球及中国电动自行车中置电机企业出海开展业务规划及策略研究报告》报告中,QYResearch研究全球与中国市场电动自行车中置电机的产能、产量、销量、销售额、价格及未来趋势。重点分析全球与中国市场的主要厂商产品特点、产品规格、价格、销量、销售收入及全球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商的市场份额。历史数据为2020至2024年,预测数据为2025至2031年。